第46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陸教授啊,實在是太謝你了!”
“單就今天一上午的時間,我們至少拿到了2億美元的訂單。”
“這一杯,我說什麼也得敬你!”即便已經過去了數個小時,孫經理依然忘不了,上午曹工在展示他們的SG—1導線技術的時候,那些外國專家們臉上的表情是如何的震驚,如何的詫異,以及如何的不敢相信。
身為寶盛集團的經理,再沒有什麼事情能比看著自己經營的企業走在世界的前面,更加地令人動了……
和孫經理碰了下杯,陸舟笑了笑,客氣地說道。
“不必謝我,這是你們應得的回報。”2億美元的訂單已經很多了,以現在的匯率換算,得接近14億RMB了。
按照現在SG—1導線的成本,陸舟略的估算了下,價值2億美元的導線,至少能夠裝備三臺中小型仿星器聚變裝置的外場線圈。
如果是託卡馬克的話,這方面的需求可能會稍微少一點。
不過因為他對託卡馬克瞭解的不多,所以沒法估算一個準確的數字。
“哪裡的話,沒有你們的技術,單憑我們自己可走不到今天這一步。”一口乾掉了杯子裡的白酒,孫經理紅光滿面地說道,“以後陸教授若是有什麼好的建議,還望不吝賜教!”第508章碳基片的展望材料研發的投資是個大坑,但那也得看投在誰身上。
從SG—1導線中嚐到了甜頭,孫經理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緊抱著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大腿不放手了。
而對於陸舟來說,孫經理願意請教他,他也很樂意指點他們。
往大了說,可以幫助華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對他而言也是有利可圖的。
就拿SG—1材料來說,寶盛集團生產的每一釐米SG—1導線,都包含了專利成本。這筆收入雖然不像鋰電池帶給他的那般豐厚,但也相當的可觀了。
思索了片刻之後,陸舟用閒聊的口吻說道:“關於你們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也不太好說什麼。不過既然你們已經在碳基材料的生產上建立了優勢,為什麼不考慮將這一優勢擴大?”聽到這句話,孫經理臉上立刻出了重視的表情。
“哦?陸教授有何高見?”
“談不上什麼高見,”陸舟笑了笑,停了片刻之後,繼續開口說道,“只是我聽說,最近加州大學有個研究團隊,通過一種有意思的方法,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了只有1個納米寬度、50個納米長度的石墨烯納米帶。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引起了IBM的興趣,被業界廣泛看好用於次世代碳基片的生產。”眾所周知,5納米是硅基晶體管的物理極限,一旦晶體管尺寸低於5納米,電子的行為將受限於量子不確定的影響,產生量子隧穿效應,穿過他們原本不可能穿過的“牆壁”。在這樣的情況下,硅基晶體管將變得不再可靠,片製程工藝的升級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為了面對這一挑戰,尋找新的材料取代傳統的硅材,生產尺寸更小、能更佳的電子器件,幾乎是工業界與學術界的共識。
而據已知的研究成果,目前被認為可行的幾條技術路線中,已經存在著納米碳管、二硫化鉬、黑磷、石墨烯、二硒化鎢等選擇。
因為自己是研究碳納米材料的,陸舟自然是更看好石墨烯這條技術路線。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已經觀測到莫特絕緣體的情況下,石墨烯也確實有作為半導體材料被應用到電子器件中的潛力。
片啊……
聽到陸舟這麼說,孫經理不有些頭疼。
雖說這大腿夠的,但總是往坑裡跳,也讓人夠傷腦筋的。
“陸教授……該不會是建議我們往片這個大坑裡面跳吧?”看到孫經理臉上為難的表情,陸舟哈哈笑了笑說,“你們又不是電子企業,讓你們去開發片肯定是不現實的,我只是覺得,既然我們已經完成了幾千納米寬度的石墨烯材料的生產,為什麼不試著挑戰下幾個納米寬度的石墨烯納米帶?我知道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但我覺得咱們完全有這個能力做出來。”陸舟倒不完全只是說說而已。
在飛機上和巴旺迪教授閒聊的時候,他便有了這方面的打算。
當然了,現在的研究肯定還是以可控核聚變為主。
更何況就算他對碳基片這種黑科技興趣,金陵高等研究院也沒這方面的人才。
還是等到可控核聚變項目結束之後,在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