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過幾天楊旭還要去一趟水木那邊,能爭取到的盟友越多自然是越好。
停頓了片刻,楊旭繼續說道:“對了,還有一件事,昨天晚上寶盛集團那邊發來了郵件,他們已經對SG—1的工業生產方案制定了一套草案。”聽到這句話,陸舟的臉上頓時出了興趣的神。
企業方面,華國航空下屬單位寶盛集團是他們的主要合作對象,負責解決SG—1材料的工業化生產問題。
雙方在各自的優勢上進行互補,並且簽了合作研究協議。研究院這邊負責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寶盛集團那邊負責解決設計上的問題,同時負責落實具體的生產工作。
現在,寶盛集團已經完成了生產方案的草案。
對於陸舟而言,這大概是他這些天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已經完成了?一會兒發我郵箱裡。”楊旭點頭道:“已經發了。另外,為完成生產線的最後設計,他們那邊需要我們派幾名研究人員過去幫忙。”陸舟思索了片刻,開口說道:“那就派幾個人過去吧,在人選上你斟酌下,儘量不要耽誤我們這邊的進度就行。”
“好的。”楊旭點頭,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目送著楊旭的背影,陸舟接著看向了放在桌角的曆。
距離年關越來越近了。
看來他這邊,也得加緊了……
第482章半米長的導線二月,金陵飄起了雪,馬上便是新年了。
這些天來,陸舟幾乎是住進了實驗室裡。
雖然是買了房子,卻沒回去住過幾次,實在是有些可惜。
不過好在新年的前幾天,手邊的研究工作終於是完成了,而這也令他長出了一口氣。
其實這些工作並不一定非要趕在新年前完成。
不過能在這時候完成這項成果,多少還是能為他的德國之行增添一些籌碼。
無論如何,為了展開後續的研究,一臺仿星器都是必須的。
措辭禮貌地編輯了一封郵件,寄給了遠在德國的克雷伯教授,陸舟換上了自己的外套,離開了研究所。
從研究所出來之後,他呼了一口外面的新鮮空氣,在回家之前,順路去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工地那邊轉了一圈。
寒冷絲毫沒有凍結工人們的熱情,和項目剛開張的時候一樣,此刻工地上正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幾乎是每次路過這裡,陸舟都能受到它與上一次的不同。
在十倍人力物力的支援下,工程進度以天為單位,正以眼可見的速度推進著。
恰好正在現場巡視,注意到了從車上下來的陸舟,戴團長大步星地走了過來,笑著和他打了個招呼。
“什麼風把你吹來了?”陸舟:“正準備回家,剛好路過這邊,就順路來這裡轉了圈。馬上要過年了,辛苦你們了。”戴團長不在意地說道:“沒事,這點辛苦算個啥?”工程不驗收,不開誓師大會。
今年的年飯,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過在工地外面吃。
與陸舟寒暄了幾句,看向了不遠處那棟在建的研究所,戴團長眯著眼睛,有些神往的說了句:“你說咱國家要是用上了可控核聚變的電,每年能省多少錢在能源上?”
“我拿的不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恐怕沒法給你一個準確的數字。”開了個玩笑,陸舟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等真的到了那天,我們國家的電氣行業將來飛躍式的發展。”雖然陸舟對經濟學沒有研究,但直覺告訴他,這其中的價值不是用貨幣能夠衡量的。
戴團長:“飛躍?像改開那會兒?”陸舟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不好說,也沒準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啊……
這聽起來,還真是一個遙遠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