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4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完了課之後,王教授正準備往實驗樓走去。

這時,一位穿著西裝的男人,帶著一名助手,向他了上來。

看著這位陌生的男人,又看了眼他身後的助手,王海峰皺了皺眉,問道。

“你是?”那個穿著西裝的男人臉上帶著友好的笑容,伸手遞出了手上的名片。

“您好,我是《科學報》的記者,您可以稱呼我小李。”

“科學報的?”王海峰皺著眉頭,“你找我有什麼事兒?”小李態度恭敬地說道:“是這樣的,我從很多地方瞭解到,您是電池材料領域的大牛,所以想採訪您一些關於電池方面的事情,不知道您現在是否有時間?”原本王海峰是不打算接受採訪的,但聽到“大牛”這個詞,他心中不有些飄飄然,便隨口說道。

“我很忙,最多隻能給你十分鐘的時間,有什麼問題的話,你就直接問吧。”

“好的,王教授。”那個小李臉上頓時出燦爛的笑容,用眼神示意身後的助手記筆記,同時取出錄音筆打開,開始提問道,“關於前段時間刊登在《JACS》上的那篇由斯坦利教授撰寫的論文,請問您有什麼看法?”王海峰侃侃而談道:“目前學術界尚未作出定論,不過這篇論文的作者畢竟是斯坦利教授,以他的學術聲譽而言,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小李繼續問道:“那您覺得,這個籠狀碳分子和此前陸教授研究出的HCS-1材料相比,哪個更具有工業應用前景呢?”

“HCS-1?”王海峰呵地嗤笑了一聲,搖頭道,“兩者本不具備可比。如果將前者一盞燈,那麼後者大概也就相當於螢火蟲的尾巴,非要說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這麼大。”說到這裡,王海峰便想笑。

上頭那麼重視那個二十來歲的教授,結果又如何呢?

還不是被人家搶先了。

小李詫異道:“這樣的比喻……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王海峰不緊不慢地說道:“一點也不誇張,我說的反倒是有些保守了。你是外行,對材料學這個行業可能不太瞭解。事實上我們這個領域,雖然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出的研究成果誕生,但這些研究成果中,具備工業應用前景的甚至不到百分之十。那個HCS-1材料,算是一個階段的成果,從學術角度來看是一個好成果。但對於工業界而言,這技術本一文不值。你看有人對他的專利興趣嗎?本沒有。”小李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可是你怎麼確定,斯坦利教授研究團隊得到的那個籠狀碳分子,就一定具備工業應用前景呢?是通過論文上的數據嗎?”

“重點自然不是論文,而是埃克森美孚的態度。那種國際上的能源巨頭,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這技術顯然是假不了。”臉上一副過來人的表情,王海峰用慨的語氣,繼續說道,“不得不說啊,這空心碳球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向,不只是陸教授的團隊在研究,國內很多研究團隊也在做這個方向,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認為,陸教授高調地發表看好空心炭球的言論,並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哪怕你真的看好,留著自個兒知道不就行了?也許人家本來沒有往這個方向研究的想法,被你這麼一說,別人覺得有道理,說不準就照著你的想法去做了。”

“但是我也能理解,畢竟是年輕人,年輕氣盛了點。等他再大個一二十歲,或許能學會什麼叫穩重。”說這話的時候,王教授一臉惋惜的表情。

就彷彿這場之所以打輸了,一半的鍋都是因為陸舟這個“豬隊友”,把話說得太明白了。

然而事實上,他這話說的卻是有些誅心了。

在那次研討會之前,選擇空心炭球作為研究方向的團隊並不多,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遠遠談不上熱門。

包括王海峰他自己,雖然很早之前就在做碳硫複合材料,但一開始他設計實驗的思路,走的也本不是空心碳球這一條。

更何況,將研討會上的內容公佈出去,和陸舟更是沒有一點關係,是上面決定的。

不過這嘴是長在他身上的,想怎麼說,自然也是由他自己做主。

小李眼睛一亮,從王海峰的語氣中嗅到了新聞的味道,立刻追問道:“那您對陸教授的評價是?”王海峰笑了笑,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悠悠點評道:“是個科研將才,去任何一家研究所,都能大有作為,但缺乏大局觀,難堪重任。”小李:“為什麼這麼說?”王教授呵呵笑了聲:“你看那個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這都近億美元的資金砸進去了,有砸出個水花來嗎?”這話雖然有些酸溜溜的,但他說著的時候卻沒有絲毫不好意思。

畢竟HCS-1那有限的應用前景,可不是他信口開河,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記者面前裝了一個大,王海峰此刻的心情就像是三伏天裡吃了冰,只覺得渾身說不出的舒服。

哼著小曲回到了實驗室,他搖搖晃晃的坐在辦公椅上。

這時,他新聘的助教,拿著一本剛寄到的期刊,在進入實驗室之後,徑直向他這邊走了過來。

“教授,這是新到的《科學》,您之前吩咐過我,在收到這本期刊的第一時間就給你送來。那我……就先放這兒了。”

“嗯,放這兒吧,”忽然,王海峰注意到,這助教臉上的表情有些不對勁,不由微微皺了皺眉,“你怎麼了?”

“沒,沒什麼。”將手中的期刊放在了桌子上,那助教訕訕笑了笑,什麼也不肯說,將期刊送過來之後便匆匆走掉了。

從那聲音中嗅出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王海峰皺著眉頭,卻也沒說,只是伸手拿起了那本嶄新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