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更不要說,他還上過這位老前輩的物理課。
師徒見面,一番敘舊。
看著昔教過的學生,盧院士滿意地點了點頭,用閒聊的口吻笑著說:“再過兩年,該評院士了吧。”楊志廣謙虛的笑了笑:“還不清楚,一切服從組織安排。”
“那行吧,等組織安排,我也不多打聽了。咱金大數學系沒出過太多厲害的角,80年代畢業的那一批算你一個,10年後的這一批,也就你面前這位師弟了,”盧院士是拍了拍陸舟的肩膀,笑著說,“你們兩個就好好加油吧,國家的未來,就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一直沒機會上話的嚴師兄湊了過來,終於找準機會了句嘴。
“老闆,我呢?”
“你?”盧院士斜了他一眼,“你……先加著油吧。”嚴師兄:“……?”本來是很嚴肅的話題,但那表情實在太喜,陸舟一個沒忍住,差點笑出聲來。……時間很快到了九點,大會的開幕式正式開始。
走上萬眾矚目的講臺,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王詩成院士發表了開幕致辭。
緊接著國際數學聯盟主席森重文,秘書長赫爾吉·霍頓、華人數學家邱成桐等國際數學界大佬分別上臺,為華國數學學會八十週年的生獻上“祝壽”的賀詞。
從抗戰到建國,從風雨飄搖到大國崛起,八十年來,這些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學者們住過防空,也睡過牛棚,歷經坎坷顛簸,終於一路走到了今天。
已經卸任的第九屆理事會理事長聞蘭院士,用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做結束語,在一片掌聲中,宣佈了本次大會的開幕。
開幕式的最後,便是大會的重頭戲,華羅庚數學獎和陳省身數學獎的頒發!
前者針對五十歲以上的老教授,後者主要針對五十歲以下的年輕學者,每屆評選兩人。
十萬元的獎金雖然不多,聊表心意,但意義卻格外重大。
尤其是陳省身數學獎,甚至被看做是國內的菲爾茨獎。
華羅庚獎的得主是華科院的林院士和四川大學劉院士,分別獎勵他們在計算數學方面以及拓撲學與模糊數學處理方面的傑出貢獻,可以說是眾望所歸,沒有懸念。
很快,到了最動人心的時刻。
在一片掌聲中,講臺上的邱成桐,笑著和王詩成院士握了握手,從他的手中接過了話筒。
面向年輕學者的陳省身數學獎,將由這位老先生來頒發。
掌聲漸漸平息。
老先生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說道。
“第一位獲獎人是華科院數學研究所的楊志廣教授。其主要科研成果為對波動散問題的完美匹配層方法(PML)的系統研究,以及對高頻Helmholtz方程的波源轉移區域分裂算法,並且為工程界著名的Peaceman機井模型建立了數學基礎……”
“至於第二位獲獎人是……”將演講稿翻到了下一頁,邱老先生推了推眼鏡,笑著說道。
“陸舟!”第196章充滿爭議的獲獎者“第二位獲獎人……陸舟!”聽到這個名字,全場安靜了一會兒。
對於這個名字,沒有人到陌生。
但在這裡聽到這個名字,幾乎所有人的人臉上都出了詫異,以及驚訝。
因為,這個名字的主人,實在是太年輕了,才剛剛21歲,甚至還不到會場內所有人平均年齡的一半!
而學術圈,是個講資歷的地方。
沒有人懷疑他的學術資本。
但資歷不夠,安上這份榮耀,還是難以服眾的!
邱老先生推了推眼鏡,用平穩的語氣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