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7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坐在酒店的會議室裡,陸舟一邊在A4紙上打著草稿,一邊用閒聊的口吻,對同樣坐在旁邊埋頭幹活的嚴師兄說道。

“上千個署名……一想到我即將完成的論文上,會被掛上一千多個名字,甚至一大半的名字還會排在我的前面,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就會減少不止一點半點。”

“幫CERN幹活是這樣的,這裡就是這麼一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地方,所以我不推薦你來這裡。雖然我們的工作同樣偉大,但諾貝爾獎不可能發給見證歷史的每一個人……”嚴師兄打了個哈欠,將筆放下伸了個懶,“晚上去打檯球不?”陸舟想了想,搖頭道:“不了吧,我找格雷爾教授有點事,一會兒要去一趟R2樓的辦公室。”上次在現場參觀的時候,格雷爾教授向他承諾過,等實驗結束後,會時間幫他把測試通道時收集到的那些數據整理出來。

就在剛才,他收到了格雷爾的郵件,表示數據已經整理出來,讓他帶著U盤去一趟辦公室。

雖然去拷數據用不了太久,但陸舟準備利用晚上的休閒時間,把這段數據好好研究下。

畢竟白天得忙盧院士的項目,能利用起來的也只有雙休和晚上。

嚴師兄一眼便看穿了陸舟的想法:“別告訴我是上次那件事。”陸舟:“被你猜中了。”嚴師兄一幅被打敗了的表情,嘆了口氣說:“好吧,我佩服你的執著……雖然我想說的是,你這是在做無用功。”陸舟笑了笑說:“是不是無用功的,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沒辦法,他人就是這樣,搞數學的時候是如此,搞物理的時候也是一樣。

對於出現在750GeV的特徵峰,直到現在他依然很興趣。

雖然嚴師兄和格雷爾教授均表示,那個扁平的突起並不能稱為特徵峰,很大概率可能只是一個雙光子信號,甚至連碰撞都不一定發生。因為它攜帶的能量實在是太誇張了,甚至是希格斯粒子的五倍!

然而陸舟並不這麼認為。

750GeV這個數字或許看上去確實“重”了點,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其中就不存在某種可能

鑽研任何學科的前沿領域都需要想象力,而這個疑似特徵峰的凸起,在陸舟看來,已經具備了想象的空間。

哪怕在兩位主攻量子動力學的專家看來,這種現象有違“常識”,毫無研究價值。但物理學的常識,對陸舟這種數學出生的科研人員並不適用。

量子動力學靠什麼發展起來的?

不就是靠著顛覆“常識”嗎?

就算錯了也無所謂,權當是一次沒有失敗成本的嘗試了。

吃過晚飯後,陸舟順路去了一趟R2樓,格雷爾教授正好在辦公室裡等他。

“你要的數據都在這U盤裡面,包括CMS探測器上收集到的數據,我也幫你要了一份。不過說實話,這數據本沒什麼用,我們對1TeV能區的碰撞只做了不到一個小時,這點東西除了檢驗各個探測器的靈度之外,本得不出任何有用的實驗結果。”陸舟:“謝謝……我只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不管有沒有用我都想試著研究下。”

“好奇心嗎?”格雷爾教授笑了笑,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那我就祝你好運了。”第170章完善理論數據已經到手,該如何處理成了問題。

從量子動力學的理論入手,缺乏理論的支撐。

然而從統計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樣本的數量又太少,本得不出什麼有用的結論。

對著這足足有10個G的數據分析了五個晚上,陸舟終於得出一個結論。

想要確認這個異常的凸起究竟是不是特徵峰,歸結底還是得在強子對撞機上跑幾圈。以現在的數據量,積累的那些事例連3sigma的置信度都不到,甚至談不上一個物理學中的“跡象”,更不要說“發現”了。

閉門造車了五個晚上之後,陸舟拿著這五天來的研究成果和數據找到了盧院士。

單憑他一個人是不可能說服CERN的,畢竟自己的身份只是一個實習生,份量還是太輕了。

向盧院士講明瞭自己的觀點之後,陸舟本以為這位老先生不說認同自己的意見,至少也會對這一發現卻,卻沒想到得到了否定的答覆。

“強子對撞機不可能因為你的一個突發奇想而開動,你要尋找750GeV的粒子,對撞能量至少得開到1.2TeV以上,甚至是2TeV。這筆開銷不是一個小數字,更何況LHC的程表排的很滿,CERN還有做不完的實驗要做,誰都想驗證自己的理論正確,但經費是有限的。”陸舟沒有就此放棄,試圖說服道:“可是教授,自‘後標準模型時代’以來,我們還沒有發現過哪個新的粒子,您不覺得這可能成為一個契機嗎?”是的,無論是四夸克態還是現在發現的五夸克態粒子,都是此前已經被觀測到的粒子,只不過置信度低於5sigma而已,在學術界被稱為“跡象”,無法被確定為“發現”。

如果出現在750GeV的信號被確認存在一個新粒子,對於物理學來說意味著什麼陸舟不清楚,因為他也不知道會出現在那裡的粒子究竟是什麼。

但對於他個人而言,他可以肯定,這個發現一旦被確定是真的,至少也是一個諾貝爾獎。

“說句心裡話,我不是很看好,”聽到陸舟的話,盧院士搖頭道,“750GeV太重了,從量子動力學的角度來講,這脫離了理論基礎。”陸舟強調道:“但我們在ATLAS、CMS探測器上都觀察到了這個信號!你認為這只是巧合?”

“是的,你說的對,他不一定是巧合,”盧院士點了點頭,指了指紙上的數據,“但你有沒有想過,它可能只是個膠子聚合時產生的雙光子信號?”陸舟點頭:“您說得對,確實存在這種可能,但正是因此,我才需要用實驗去證明我的猜測是正確的!”看著自己的學生越說越動的樣子,盧院士笑了笑,停頓了片刻,嘆了口氣說道:“我很理解你心中的動,但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而且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想幫你去檢驗這個結果,但很可惜,我們並非CERN的成員國,只是合作國,無論是我還是水木大學的老高,在這兒都不太說得上話。而上京的BES,這個實驗做不了。”陸舟陷入了沉默。

正如老先生所說的,強子對撞機是別人的,肯定是優先做自己的研究。除非你能拿出確鑿的證據,不說直接說服CERN的負責人,至少得讓他們對你的理論產生興趣。

然而這又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如果不針對這一能區進行實驗,本就不會有證據出現。除非等別人做1TeV以上的對撞實驗,然後從別人的數據中再去尋找這些邊角料……

可是,這得等到什麼時候去?

而且到時候就算髮現了這些東西,多半也與自己無關了。

畢竟他不可能常駐在CERN,一直盯著別人的實驗,他還要回去完成學業,還要去普林斯頓讀博。

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陸舟趟在了上,仰天看著手中這篇論文發呆。

忽然,他輕輕咳嗽了聲,低聲問道。

“系統,750GeV到底有沒有粒子存在?”系統沒有回應。

是因為物理等級不夠嗎?

還是因為,這種問題也算是方向的提問?而據他以前的經驗,但凡是涉及到方向的問題,都不在系統的答疑區間之內。

MMP,越來越覺得這積分沒用了。

深呼了一口氣,陸舟從上坐了起來。

現在放棄還太早了點,更何況他本身就不是會輕易放棄的人。

其實,機會還是有的。

CERN不可能為他一個實習生啟動強子對撞機,因為他的份量不夠。

既然如此的話,那就找一個份量足夠的人,替他去說服CERN的負責人就好了!

最近這段時間,這麼多理論物理學界的大牛聚集在這裡,有這個份量的人還是很多的。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人會一直呆到月底,等CERN召開歐洲核子研究會議,報告五夸克態粒子研究結果之後,才會逐漸從這裡撤離。

而現在陸舟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趕在月底之前,完善自己的理論。……完善理論,這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並沒有那麼容易。

如果要將這個物理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他必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當樣本的情況足夠多時,出現在750GeV能區的凸起,一定會形成一個特徵峰。

聽起來這似乎只是一個統計學上的問題,但在樣本缺乏的情況下,想單純的運用統計學的工具去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需要更多的證據。

然後再從這些證據中去分析新的結論。

“……這是12年至13年LHC尋找希格斯粒子時ATLAS、CMS探測器上收集到的實驗數據,不過你應該知道,希格斯粒子只有125GeV,我們在尋找這東西的時候並沒有將碰撞能量做的那麼大。”辦公室裡,格雷爾教授將U盤扔到了陸舟手上。

接過了U盤,陸舟誠懇說道:“沒事,已經很謝了!”思來想去,他能拜託的似乎也只有這位了。

雖然兩人認識沒多久,但這位格雷爾教授和他在格上意外的合得來。雖然並不看好陸舟研究的內容,但這位教授並沒有勸阻他,反而幫助他收集了不少有價值的數據。

雖然這些文件並不是什麼機密內容,但也沒完全公開面向大眾。在CERN內部沒有一個認識的人的話,以一個實習生的身份想搞到這些數據,確實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