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尤其是負極材料的相關技術,如果這塊電池真的是鋰空氣電池的話,哪怕造不出一個一模一樣的來,光是把這塊電池中如何保護鋰負極材料的技術給逆向出來,都足夠全世界的手機廠商們瘋狂了。
“要是有辦法鑑定下這負極材料就好了。”陸舟臉上的表情有些犯了難。
逆向工程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想對材料進行逆向,最基本的,他得用原子收光譜儀鑑定出材料中各元素含量,然後再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樣品表面的結構,再通過透電鏡對樣品內部細結構進行分析等等。
最後,還有經過大量的實驗,去儘可能地將材料還原。
且不說他有沒有做這些實驗的經驗,光是實驗需要用到的儀器,就動輒上千萬,這可不是借個數碼顯微鏡那麼簡單的事情。更不要說實驗中消耗掉的那些材料,也都是要花錢的。
歸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和人合作搞逆向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李榮恩教授,肯定能把這個項目給跑下來,並且也有那個實力做逆向。
然而,不說是否信得過這個問題,就算信得過,不是自己的實驗室,出了成果多半也是項目負責人的。
最後看了眼這塊兒電池殘骸,陸舟依依不捨地將它放回了半透明的全息屏幕中,心中嘆了口氣。
好想有個自己的實驗室啊。
在解決研究經費這個問題之前,只能先把這樣品留著了。
無論有錢沒錢,生活還是得繼續的。
殘骸的事情暫且放在一邊,陸舟繼續看向了任務欄。
深呼了一口氣,默唸了一聲歐皇附體,他伸手點了上去。
【任務1:知識就是金錢說明:文明的發展與能源技術的發展不可分割,掌握了電池,便掌握了通往新時代的鑰匙。
要求:解析“殘骸1”中的技術,產生至少一項技術專利,並通過專利獲得至少一千萬RMB的利潤。
獎勵:10000材料學經驗,積分500點。獎機會(85%垃圾,12%樣品,3%圖紙)】【任務2:歷史的見證者說明:標準模型的建立,已經為我們預言了一百年後的世界,而現在我們所需要做的,便是將理論在實驗中還原。
要求:加入LHCb華國組,參與對五夸克項目的研究。
獎勵:1-???物理學經驗(由參與度決定)。積分500點。獎機會(100%樣品)】【任務3:創造歷史說明:物理學不一定要到天上去尋求,也不一定要到原子核中才有深刻的東西。發展凝聚態物理,才能讓我們的工具更堅硬,發動機更強勁,開拓更遠的疆域。用理論物理的絕望,點燃凝聚態物理興盛的火花吧!
要求:炸燬LHC強子對撞機。
獎勵:1-???物理學經驗(由裝置損毀程度決定)。積分500點。獎機會(100%圖紙)】陸舟:……
這系統乾脆改名叫黑科技作死系統得了。
有時候,從這破系統佈置的任務,真是有夠神分裂的。
直接無視了任務3的選項。
在任務1和任務2之間,陸舟略微猶豫了下。
出於第一覺,他是想選任務1的。但麻煩的是,現在的他還不具備做逆向工程的能力和資金,要是選了這個任務,怕是得拖到很久以後才能完成了。
至於任務2。
盧院士好像說過,如果他能夠通過四月底的考試,就帶他去瑞士見見世面,但卻並沒有說過,要讓他加入LHCb華國研究組。
怎麼辦呢?
猶豫了下,陸舟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任務2。
見證歷史的機會就在眼前。
如果僅僅在旁邊看著,也未免也太可惜了點。
第155章院士的考驗時間過的很快。
四月二十號,盧院士從滬上返回金大開會,會議結束之後,讓陸舟去了一趟辦公室。
陸舟一進門,老人便看過來,笑著問道。
“準備的怎麼樣了?”陸舟:“差不多了吧……還望教授手下留情。”盧院士:“差不多了?那行吧,我就隨便考你兩道題好了。”說著,他拉開屜,從裡面出來一張a4紙,放在了桌子上面。
“筆在這兒,拿過去寫寫?”陸舟接過了紙筆,看了眼上面的題目,眉頭狠狠搐了下。
說好的兩道題,紙上分明寫著三道題。
而且說好的隨便考考,在哪一道題都不像是容易的樣子……
盧院士笑著問:“怎麼,看不懂?”
“怎麼會,”陸舟笑了笑,看向題目,臉上浮現出思索的表情,“就是看上去,有點不太容易。”盧院士笑了笑沒說話,翹起了二郎腿,等待著他動筆。
不太容易?
這要是容易了,那考得還有什麼意思?
怎麼說他也是個院士,院士帶的研究生,能和普通教授帶的研究生一樣嗎?
這些題目本來就不是給研究生做的,而是他招博士生的時候,拿去考察那些面試者的專業知識水平的。
三道題能做出來兩道,那便是合格了,三道題要是能做出來三道,那就可以說是優秀了。
他自己帶的四名博士生,都是能做出來三道題的水平。雖然考查的題目不相同,但層次卻是差不多的。
就在盧院士等待著陸舟動筆的時候,陸舟已經迅速將三道題都過了一遍,然後看向了第一題,也是對他來說最容易的一道題。
第一題,考察的是群論。
不過,考察的卻不是數學上的群論,而是群論在量子力學中的應用。
由於“群論”這個數學分支是早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就由數學家獨立創造的,不像“微積分”那樣是由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共同創立的。因此、群論對於物理工作者來說是“舶來品”,學起來困難,用起來不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