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彈頭深深地潛入了巖體中。
接著如同奇蹟般的一幕發生了!
彈頭尾部猛地爆開,炸出一串氣泡的同時,如撐傘般打開了一張半徑約十米的圓弧形頂蓋。頂蓋緩緩地下降,扣在了那平整的海底巖體上。
遠遠地望上去,就好像是由一個大圓筒,用石墨烯管連接著兩個倒扣在海底的碗。
“採礦模塊已經部署完畢,請部署運輸模塊。”彬彬有禮的電子音再次響起,將江晨從科技的震撼中拉了回來。
所謂運輸模塊,其實就是四石墨烯導軌,和一個橢圓體的升降器。由於這些東西體積較大,所以江晨沒有攜帶在潛水器中。畢竟有著儲物空間這種東西,將物體帶到海底實在是在輕鬆不過的事了。
將水滴一號下錨,江晨立刻返回了末世那邊,來到了別墅的後院中。此刻這裡正存放著他的海豚-10和一大堆從第六街區工廠中走出的石墨烯導軌。
在七千多米的深海環境中,一般的材料很難承受住這種水壓,所以高強度的石墨烯材料便派上了用場。
將這些材料扔到儲物空間後,江晨再次返回了水滴一號內。
手貼在了艙門上,意識沉入儲物空間中,很快,那數十捆著的石墨烯導軌便投放到了艙外。
接著江晨又如法炮製地在現世和末世往返了幾次,將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投在了水滴之外。
下令水滴一號起錨,接著江晨便命令智能系統開始施工,將那些石墨烯導軌和固定浮標,按照內存中的圖紙拼接在採礦模塊的上方。
剩下的事已經無需他親手作了,看著那5小時的施工時間,江晨打了個哈欠,回到了生活艙中。
所有的作都能
給人工智能來做。
身為艦長的他只需要回到生活艙中睡一覺,等待施工完成後,便可返航。
第462章未來人礦業投產7000米長的軌道,在海中就好似一尾海藻,隨著洋緩緩地搖曳。
500米長的石墨烯軌道,兩端由鈦合金環銜接。而14分段軌道,組成了這道從7000米下的深海通往淺海的階梯。
整套軌道造價500萬亞晶,幾乎相當於NAC一個月的食品貿易總額。
整套設備中,造價最高的便是那15鈦合金環。其不但起著固定石墨烯軌道的作用,同時可像潛艇那樣自如控制所處水深。並且
據洋
方向,那鈦合金環還可通過四個角度的葉片引擎,做相反方向的運動,以防止龐大的
汐力撕裂整個石墨烯軌道。
當水滴的機械臂將那6米長,直徑2米的橢圓體“升降梯”放置在底部軌道之後,整套海底採礦裝置便算是徹底部署完成了。
水下的兩個盤將海相沉積岩絞碎,然後通過石墨烯軟管將碎裂巖塊運送到“圓筒”中。圓筒經過初步選礦,對巖塊進行二次碎裂。硬度較差的沉積岩被壓成碎末,通過篩網直接吹入海中。而硬度較大的錳結核則能夠通過篩選,被送往頂部的“升降梯”。
當升降梯填滿礦物之後,分段石墨烯導軌次第通電。整個橢圓體就像電磁炮的炮彈一樣,被石墨烯導軌加速送往淺海區域。
等礦物被送達深度在100米左右的淺海時,這時候用現世的設備也能夠進行打撈了。
待命在海上平臺的工作人員,只需要據海下傳來的信號,確認有礦物送上來後,派出打撈船,用潛水員和拖網將送至100米深度的礦物撈起來便可。
等海上平臺的礦物積累到一定數量,再用運礦船將其拉往安加島的錳結核煉廠中進行提煉,屆時生產的新國的鐵、錳、鉬將不再需要依賴進口,自行生產也能滿足安加島的工業需求。
忙完這一切之後,江晨又在海底部署了兩個由3D打印製作的洋發電機組,為整套採礦設施供電。
算上水滴一號,整套設施的造價已經突破700萬亞晶。
雖然有些昂貴是無疑的,但江晨相信這投資肯定是值得。
別的不說,哪怕是以第六街區的市場價,1公斤鉬礦的價格差不多就有10亞晶,只要開採了700噸鉬礦,這本錢差不多就回來了。
而這海底的錳結核礦的儲量,何止是以百萬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