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3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天,也就是週六,報收9900萬,差點破億!

原本以為第四天票房會再創驚喜,有點可惜,週報收7200萬…

首週末3.3億。

據瞄眼數據給出的分析,最終票房應該會在8億以上…

可惜,差評滿滿!

《私人定製》非常沒有誠意的!

哪怕馮曉剛自己也很少提這部電影。

什麼是誠意?誠意是姜聞在拿出100%功力拍了一部《太陽照常升起》,票房慘敗後,又再起爐灶拿出100%功力出《讓子彈飛》,群眾終於懂了,情願把在《鬼子》、《陽光》、《太陽》欠他的票房都還給他;誠意是李安都大師成那樣了還要花1.2億美元製作《少年派》,光是一隻老虎的CG就做了六個月;誠意甚至可以是陳愷哥,哪怕在《無極》裡被饅頭噎個半死,也要拿出拍《霸王別姬》的勁頭拍出半部佳作《梅蘭芳》。

而《私人定製》呢?

馮曉剛還是馮曉剛,汪朔還是汪朔,葛大爺依舊是葛大爺。

資金比以前足、技術比以前先進。

但是這個作品卻是個殘次品:創意是抄襲自己的,段子是抄襲網上的,故事是拼貼的,老本也吃《甲方乙方》的…

平心而論,這部電影從內容上講還是有它犀利深刻的地方,展示出了諷刺的膽量與力度,總體上講也算是一部有情懷和擔當的電影。

就像馮曉剛自己說的:就電影的完整來說,我給它打5分;就娛樂來說,我給它打6分,就對現實的批判來說,我給它打9分。

馮曉剛大概是再也回不去了。

你是導演,不是教授,賀歲檔扯什麼批判

還有一點,《私人定製》中的很多段子,早都在網絡上傳播多時,還能給觀眾帶來新鮮的愉悅麼?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當年馮導的電影就有著一種蓬的藝術力量,它不斷在創造行語、引領和充實民眾的神生活;而現在,時勢異也,位置換了。

創造能力一旦大打折扣,其核心競爭力在網絡時代被大大消解,便是自然的了。

這年頭想完全放鬆的看一部喜劇電影,怎麼就這麼難?

對了,《私人訂製》首映當天,華藝股票跌停………《私人訂製》對馮曉剛的打擊大的!

你要說他是隨便拍的,這部電影的拍攝週期也有接近兩個月,耗資八千萬——葛大爺和馮導兩人拿了4000萬。

13年《私人訂製》上映,馮曉剛一直到16年才拿出了《我不是潘金蓮》,中間還跑去演了一部《老炮兒》…

首先,馮曉剛肯定不是佛系導演,電影拍出來就完事了,觀眾愛看不看!

他是很在乎觀眾評價的,否則他也不會說什麼‘拍電影就是為人民服務’,甭管這句是真是假,至少他說了!

其次,馮曉剛是屬於被觀眾一步步推上位置的。

屬於觀眾緣極好的導演之一,如果不是觀眾緣賊好,《私人訂製》能刷到7億票房?

在《私人訂製》被一堆人吐槽的時候,馮曉剛忍不住罵到:“豆瓣上的都是裝大尾巴狼,還講什麼鏡頭蒙太奇,你知道什麼是蒙太奇嗎?還說我沒跟上觀眾的步伐,我還真不能走,我一走觀眾就更跟不上了。”更是連發七條微博抨擊影評人‘裝什麼大尾巴狼?你們就是!’攻擊豆瓣,攻擊影評人是不合時宜的!

我們很多觀眾已經習慣了看電影之前跑到網上搜索一下,寫寫影評,順手給個分數。

藉助平臺,我們可以抒發自己的觀影體驗,彼此觀影心得,分享觀點,這就是俗稱的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