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謝孟堯決定換個方向,老是聊票房,沒什麼意思,他覺得電影不應該用票房數據這麼簡單的分析。
“你是說《失戀33天》,對!二月份的時候接下的這個戲,本子是我寫的,導演是老徐,我差不多月底就會進組。”許輝點了點頭。
“老徐?徐靜蕾嗎?”
“嗯,是她。”聽到這,謝孟堯突然想到了年初許輝跟章子怡撕事件,貌似也是二月份發生的,出於記者的,直覺告訴他,這兩件事肯定有關係!
他很想問一下,但又不知道該怎麼開口,總不能直接問‘是因為你跟章子怡撕,所以,你猜找了徐靜蕾出面嗎?’“我的目標是跟華語電影圈所有有才華的、有演技的電影人合作一次,雖然這次很遺憾沒能跟子怡姐合作,但是我相信靜蕾姐導演的作品也會很不錯!”許輝一本正經的補充了一句。
呵呵,信你才有鬼!
謝孟堯默默揭過這個話題:“能說說最近的變化嗎?觀眾對你好奇的,好像這幾天你都沒怎麼公開面。”
“變化?”許輝想了想,回答道:“變化很大,最直接的就是我的電話每天響個不停,很多之前都不認識的人很熱情的邀請我參加什麼活動之類的,開出的價碼很高!包括不少投資人找我,想投資我的電影或者讓我演戲,片酬高到離譜,我去年參演了《風聲》,當時的片酬是50萬,你知道他們給我開出的片酬是多少嗎?”沒等謝孟堯說話,許輝接著道:“單獨主演,他們願意給600萬的片酬,如果自導自演,他們說1500萬!”
“當然,我全都給推了!”
“為什麼呢?”
“這是不對的,這不符合演員或者導演對於作品創作的要求!”許輝的語氣變得有些動:“表演和導演一樣,歸結底需要生活化,一旦我真的接受了,那我就成了金錢的奴隸,肯定沒有辦法做到自然,也沒有辦法在向之前那樣平心靜氣的完成一部作品。”
“可是,你現在已經達到頂峰了,《那些年》的票房創下了國產電影…”
“總票房連一億美元都沒到,談不上創造歷史,《英雄》全球票房2.37億美元,比起前輩們,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許輝擺了擺手,一臉的謙虛。
這個是真心的,馮曉剛的《唐山大地震》、姜溫的《讓子彈飛》,這兩部電影明年就上,很快《那些年》的記錄就作古了,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我之前在北大演講的時候說過,國內電影市場正來飛速發展時期,再過兩年,你就會發現原來5億票房的電影真的有很多!”你怎麼敢斷定市場在飛速發展?誰給你的勇氣做出這種判斷?
謝孟堯看了眼許輝,愣是把這個問題憋在心裡,繼續問:“您是拍商業電影的,這點在國內導演裡很罕見,有人說中國的電影第六代比第五代要差了好一截,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嗎?”你就乾脆直接點,問許輝對所謂的第六代有什麼看法得了!
第二卷第五十四章地位變化中國導演普遍按照年代劃分。
有個前提,科班出身,也就是正規的電影學院出身,其他的野路子出道,不算在第五代、第六代行列。
比方說馮曉剛,如果單純按照年齡來說,人家確實應該算做第五代導演,可惜他是野路子出身,本不是什麼學院派。
所以,剛出道時候的馮曉剛憋屈的。
作品雖然賣的很好,票房不差,可惜,得不到業內的認可。
廢話,業內要是承認你了,豈不是說我們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學院派比不上你這麼個學美術的!
許輝也一樣,他也不是學院出身,業內對他的本人包括作品的評價也不高,尤其是許輝公開表示文藝片阻礙了國內電影的健康發展之後,業內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反對他的勢力。
當然,現在許輝正是風得意的時候,雖然人品方面有待商榷,可是作品賣得好,口碑也好,沒得黑,很多人眼巴巴等著他倒黴呢!
謝孟堯顯然是知道什麼,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問題,有點搞事的想法。
“我不太喜歡看國產電影,尤其是比較沉悶的類型…”許輝顯然知道這是個陷阱,他又不傻,擺明是個坑,他還往裡跳?
“那您喜歡看一些什麼類型的電影呢?”
“一些老港片、好萊塢電影!”許輝撓了撓頭:“就是大眾喜歡的電影,我的審美很大眾化!”這是在批評第六代導演都是審美有問題的一群人嗎?
“你提到了審美?”
“對,我覺得對於一個導演來說,審美真的太重要了,一個扭曲三觀的導演,拍出來的東西肯定不適合大眾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