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了,電影不能盈利的話,評級會下調,下次就申請不到那麼多了。”李旭這時繼續說道,“我之前說過,會找數學家制作一個比較緻的模型,用來評估各位的成績。”到這裡停頓了下,等他們消化完了,他才有道:“還有別的事情嗎?如果沒有了,那就這樣吧,更改電視臺臺標什麼的,我已經跟何伯父溝通過了,他會和你們討論的。”說到這裡停頓了下,他隨即又強調道:“何伯父是我特意請來幫忙打理電視臺的,我希望你們能用心輔佐,不要讓他為難。”

“不用如此,大家都是人,黃經理也做了好幾年電視臺總經理,應該是我仰仗他們才是。”何佐芝當即說道,一副和和氣氣的老好人模樣。

“不敢不敢,何老先生創辦電臺的時候,我們都還沒入行呢。”黃錫照當即放低姿態,連著刺頭兒麥當雄也是如此。

如此又客氣了一番,黃錫照他們才一一退場,偌大會議室裡就剩李旭和何佐芝兩個人了。

“剛才你稍微有些過了,阿旭。”何佐芝這麼說了句。

“沒關係,反正我不會經常呆在香港,我也只是喜歡電視劇和電影,乾脆幫您將白臉唱好了。”李旭微笑著回應。

“有心了,”何佐芝也不多說什麼,拍了拍他肩膀,“我會幫你看好這家電視臺的。”

“那就麻煩何伯父了。”李旭點頭說道。

不干涉電視臺運營,但不代表放棄控制權,李旭沒興趣做管理工作,也不會長時間呆在香港,所以在保留所有管理層的同時,找一個合適的人來擔任董事會主席就是必須的。

首先,這個人必須要有運營電視臺的經驗;其次,必須有能力也有手段;再次,不能有什麼基,換句話權力要來自於李旭這個大股東的支持。

何佐芝就是個很好的人選,他創立過澳門綠邨電臺、香港商業電臺以及佳藝電視臺,也是有經驗有能力有手段——儘管他是一副和和氣氣的模樣,還在佳藝電視臺倒閉時,自掏包遣散員工,但要是以為他是大善人那就大錯特錯。

說實話,古今中外,哪個大善人不是剝削起家的?

除此之外,他爺爺是荷蘭裔猶太人,何家也都是混血,他本人也在加州伯克利大學畢業,所以倒是和李家有那麼千絲萬縷的關係。

再加上前兩個電臺依然好端端存在著,偏偏他的心血佳藝電視臺,成立不過兩年就倒閉了,而且期間也被掣肘得厲害,否則不至於一年後就賣掉了所有股份。

要說何佐芝甘心如此,怎麼可能嘛,於是找人牽線搭橋後,靜極思動的他也就答應了李旭的請求。

“終於開始了。”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李旭雙手在褲帶裡,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的景

五臺山這邊的街景其實沒什麼好看,遠不如怡和大廈的海景,但是終於以“李旭”的身份將手伸過來,還是值得慶賀的,很讓人期待接下來的變化。

當然,他很清楚,即使今天自己在會議上放了一番炮,依然會有人自行其是。

很正常,利令智昏嘛,英資們知道他的背景,港資上層也會很快知道,但這些人不知道啊。他們只知道他年輕有錢,跟何家有些關係,能請動何佐芝來擔任董事會主席,其他的,拿錢出來就行,所有事情給他們就行了,反正你也不缺錢,是吧?

李旭並不在意,不作死就不會死,反正話已經說出去了,到時候別怪他沒打招呼。再說了,在不是自己的地盤上,殺幾隻雞來儆猴也是有必要的。

就在這時,咚咚的敲門聲響了起來,然後兩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

“您好,李先生。”兩人拘謹的說道。

“我是沈志明,是電視臺的編劇。”稍微年長的那個自我介紹道。

“我叫黃偉國,也是電視臺的編劇。”稍微年輕的那個跟著說道。

“你們好,沈先生,黃先生,”李旭微微一笑,“請坐。”然後他走到辦公桌前,將一個文件夾拿了起來,遞到了坐下來的兩人面前:“黃總經理應該給你們說過了吧?”

“是的,李先生。”接過去的沈志明當即點頭。

“很好,”李旭微笑著說道,“大綱連同人物設定都在這裡,一共20集,五天內搞定。”

“20集?五天?!”沈志明一下睜大了眼睛。

“四倍薪水。”李旭直接說道。

辦公室裡一片安靜,李旭抱著胳膊靠在桌上,似笑非笑,沈志明和黃偉國你看我我看你,好像覺得自己出現了幻聽。

“李……李先生,”最後還是沈志明壯著膽子開口了,“您是說……月薪還是……”

“完成劇本了,我會讓麥先生他們找個人過來進行評估,然後在那個價格上乘以四,”李旭這麼說道,“當然,劇本必須要在我這裡通過才行。”沈志明不由嚥了口口水,和黃偉國對視了一眼後,他才又小心的說道:“李先生,您審查的時間,算不算在5天內啊。”

“當然算,”李旭聳了聳肩,“大綱在文件,主要角也設定了一部分,而且,你們可以在完成了一部分之後就拿來給我看嘛。”此言一出,沈志明和黃偉國都出了尷尬的神,好吧,他們稍微有些緊張。

“另外,我允許你們請外援,不過利益分配記得要先談好。”李旭隨即又加一句,然後提高了聲音:“好了,你們還是先看看大綱吧。”兩個編劇這才反應過來,有些慌張的打開文件夾,翻看起其中的資料。

文件並不多,除了大綱外,就是一些人物設定,然後就是還有兩張男女主角的素描。也不能說是素描,應該是比較寫實的漫畫人物,倒是讓人對男女主角有了直觀的認識。

兩個編劇花了幾分鐘看完了這些,又低聲討論了片刻,最後一起看向了李旭。

“李先生,這個……”沈志明斟酌著詞句,“霍元甲似乎是清末的人物,但您這張圖畫的卻是民國的打扮啊。”

“藝術嘛,總要允許合理誇張不是?”李旭笑了笑,“要按歷史的話,也沒有趙倩男這個人物啊。”既然他都這麼說了,兩個編劇也沒再吭聲。

“那麼,決定了嗎?”李旭當即又問。

“是的,李先生,我們……”在和黃偉國換了個眼神後,沈志明咬咬牙,“我們接下這個劇本了。”

“很好,”李旭點了點頭,“我期待你們的好消息。”他拿出的這個大綱,自然是原本就應該在今年9月上映的《大俠霍元甲》了,這部電視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拯救了另一個時空處在混亂狀態的麗的電視臺。

那個時空裡,麗的呼聲集團在81年初將電視臺賣給了澳洲一家財團,然而澳洲財團壓不懂香港的實際情況,胡亂指揮,在內部引發對立情緒,最後導致黃錫照、麥當雄、蕭若元一大批人出走,原本有望追上甚至超過tvb的勢頭也就戛然而止。

如果沒有徐小明監製的《大俠霍元甲》扳回一些局面,麗的電視臺當年的收視率,不知道要難看到什麼地步去。

不過重點不在這裡,重點在於,這部電視劇只要出來了,士丹利又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他們動作慢的話,李旭就設置自己投資公司的辦事處——於是他就可以拿著這個北上推銷,順便拉拉關係。

然後呢,投資或者說贊助一下《西遊記》啦,賣點人情給CCTV啦,等把關係打牢了,再加上一些砝碼,比如87年的晶圓線,比如渣打銀行的擔保等等。

到90年的時候,大概能將那個本子遞到板凳面前吧?再不行,92年南巡的時候也是可以的啊。

至於會不會通過,哎,大不了在劇本最後給他洗地唄,好萊塢的洗地水準絕對一等一!

想想看,一個矮小的背影,雙手後背的背對著鏡頭,著川音說:“我們遺棄這樣的英雄,還有忽視那些為國捐軀的子弟兵,同樣真實和悲哀……”哦哦,光是想想就讓人興奮啊!

那電影都不知道在他腦袋裡轉了多少次,移植過來絕對沒問題,舊金山外面有魔鬼島,上海外面也有崇明島啊。

甚至演員都選好了,“曹”、“王暉”、“張牧之”

…哎,不對,“張麻子”太了,“王起明”要好一點,再加個曾江,基本就齊活了。

至於花這麼大力氣去製作一部電影會不會顯得……那又怎樣?好玩就行了啊!就是要燒錢砸錢,製作得足夠良,然後讓大陸那幫所謂的幾代幾代導演的渣渣們,以後數十年都活著那部電影的陰影下面!

當然了,要做到這點,還需要很多準備工作,至少“張皓軒”的導演名頭得先打出去。

所以,等過幾天還得以張皓軒的身份過來晃悠,畢竟也是小股東,這點已經跟何佐芝說過了,他會幫著照看一二的。

之所以沒跟黃錫照他們說,自然是為了更好的讓人願者上鉤,他們不敢違抗“李旭”,受了氣沒準就要在“張皓軒”這裡找麻煩,那個時候收拾他們,理由正當得很。

而等這麼一收拾,少不得有人會猜測,這“張皓軒”跟“李旭”到底是什麼關係,真的只是朋友嗎?

想想都覺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