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7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自動忽略吳作人的搶戲,他說:“不管有什麼理由,都不能破壞文物。”

“迂腐之極!”張大千不屑道。

夏鼐指著張大千的鼻子質問:“你敢說,你在其中就沒有私心?”張大千昂首笑道:“我非聖人,怎能沒有私心?我的私心和中國畫壇的公心是站在一起的,我不僅是為自己研究晉唐畫藝,也是為全中國所有畫家研究它!屆時,國畫家在面對西洋畫家的時候,就不用再低頭掩面。我們可以說,中國畫是全世界最好的畫!”

“你別把自己想得太偉大,”夏鼐諷刺道,“如果所有的國畫家都贊成為了研究繪畫技巧而破壞文物,那我將替他們到羞恥!”張大千憤斥責道:“你不是畫家,你懂個!研究發掘敦煌壁畫,就等於是國畫屆的一場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也不能破壞文物,你是中國畫壇之恥!”夏鼐毫不示弱。

周赫煊見兩人快打起來了,連忙制止:“好了,好了,都稍安勿躁,聽我講幾句。”

“你說。”張大千沒好氣道。

周赫煊問:“張先生,你是否贊成保護文物?”張大千道:“我當然贊成。”周赫煊又問:“敦煌壁畫是不是文物?”張大千急了:“話不能這樣說……”周赫煊打斷道:“你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我再問一遍,敦煌壁畫是不是文物?”張大千閉眼道:“是。”周赫煊繼續問:“你在臨摹壁畫的時候,有沒有破壞到它?請不要解釋,只需回答,有,或者沒有。”

“有!”張大千把臉調開。

周赫煊又說:“一切中國文物,都是全體中國人共有的財富,個人是不能隨意去發掘破壞的。我想問,張先生你有沒有政府的批文?”張大千辯解道:“髯翁(于右任)是支持我……”

“你有沒有政府批文,有,或者沒有!”周赫煊突然喝道。

張大千言又止,沉默幾秒突然說:“沒有。”周赫煊起身大喝:“你沒有政府批文,有什麼資格剝掉敦煌壁畫!別跟我扯什麼保護文物、研究藝術,還扯到國家民族的高度。是不是我宣稱一聲,我要研究復原汝窯的制瓷工藝,就可以把故宮的國寶偷出來研究?甚至是砸壞了研究它的分子結構?張大千,我告訴你,你的行為是犯法的!我以一箇中國公民的身份,勒令你馬上停止自己的惡劣行為,否則我將盡一個公民的義務,協助政府把你捉拿歸案!永振,國楨,把這人綁起來送回重慶受審!”這一連串話說出來,眾人目瞪口呆,孫永振和朱國楨則左右按住張大千的肩膀。

“我……你……汙衊!”張大千氣急敗壞,說話哆嗦道:“我……我這就回重慶,讓教育部給我開批文!”第986章【甩鍋】張大千當天就離開莫高窟,只帶著兒子和侄子,由幾個士兵護送去瓜州。他打算髮電報給老朋友于右任,請于右任去教育部來批文,然後再派人送到敦煌這邊,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

周赫煊也只帶著孫永振前往瓜州,而且還親自開車趕路——張大千坐副駕駛位,孫永振和幾個士兵坐在車斗裡。

張大千剛開始不願說話,後來實在憋得慌,主動開口道:“教育部批文很快就會送來,到時候你別攔著我。”周赫煊說:“張先生,我在窟裡看到那些明代壁畫,人物的皮膚都變黑了。你把晉唐壁畫暴出來,再過幾十年,那些彩鮮豔的唐畫也會變成黑。你猜未來的遊客會怎麼想?他們肯定會以為,敦煌壁畫就是那個顏,中國人的壁畫毫無可言。”張大千冷笑道:“還幾十年後,誰想得了那麼遠的事情?你看清朝到現在也才30年,敦煌壁畫被破壞成什麼樣子了!我要是不趕快臨摹下來,幾十年後敦煌壁畫還存不存在都是個問題。”周赫煊道:“考古發掘需要國家支持,現在正是民族危亡之際,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張大千搶著說:“所以我才自己出錢發掘保護!你以為我花那麼多錢買顏料僱人,是吃飽了撐得慌嗎?”周赫煊慨道:“張先生,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亂世是很不幸的。對於古老的文物和藝術,最好是能保住它不被破壞,至於更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應該留給未來的子孫後代。我很喜歡林徽因先生對沈從文說的那段關於考古的話,她說:‘我們太平時代的事業,現時談不到別的了,在極省儉的法子下維護它不死,待戰後再恢復算最為得體的辦法。’對於敦煌壁畫,也應該是維護它不死,而不是以極端手段進行研究。”

“話不投機半句多。”張大千直接把眼睛閉上不說話了。

兩人來到瓜州電報局,周赫煊微笑道:“張先生請!”張大千也不客氣,對發報員說:“致電重慶最高國防委員會於右任:髯翁臺鑒,現壁畫研究已步正軌,因遭周明誠及中博院阻攔,須求教育部批文一份,務必託人早送至敦煌。弟大千敬上。”發報員聽說是給最高國防委員會致電,連忙噼裡啪啦一通作。

張大千讓出位置冷笑:“周先生請吧。”周赫煊對發報員說:“致電重慶《大公報》,就發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A,署名周赫煊。”

于右任剛剛在大西北轉了一圈回重慶,他在遊覽成吉思汗陵的時候,還即興做了一首愛國散曲《天淨沙·謁成陵》:“興隆山畔高歌,曾瞻無敵金戈。遺詔焚香讀過,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不得不說,于右任這首散曲寫得讓人拍案叫絕,直把馮玉祥的詩詞甩出幾個銀河系。

張大千直接把電報發到最高國防委員會,擱古代就是八百里加急,電報內容一個小時不到就送去于右任家中。但周赫煊那邊的速度也不慢啊,因為《大公報》有自己的電訊室,分分鐘把老闆發來的電報送去周公館。

于右任正在和老朋友喝茶聊天,耽擱了好幾個鐘頭才去找陳立夫。他面子大,一路都不用通報,直接就找上陳立夫本人。

陳立夫連忙起身接,熱情笑問:“什麼風把髯翁吹來了?”

“西北風,”于右任說,“張大鬍子在敦煌考察壁畫,需要開一份考古批文,麻煩教育部通融通融。”陳立夫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他從屜裡拿出一封信,遞給於右任道:“髯翁,不是我不肯幫忙,你先看看這個。”周赫煊在離開重慶之前,就寫好了三封信,據不同情況讓崔慧茀給不同的人,最壞的打算是直接告狀到老蔣跟前。

給陳立夫的那封信很簡單,先是強調了一番敦煌壁畫的寶貴,又指責張大千肆意破壞文物。信的結尾,周赫煊隱隱威脅陳立夫,說一旦教育部批准張大千發掘敦煌壁畫,那麼他將專門寫本書紀錄此事,一切惡劣後果都將由教育部承擔,說白了就是讓陳立夫來背罵名。

周赫煊是什麼人?

國際知名大學者啊,而且還是正經的史學泰斗。

如果周赫煊專門寫書痛批敦煌文物被破壞,那後續影響難以想象,說不定百年後都還有人戳陳立夫的脊樑骨。

于右任把信讀完,臉陰沉道:“一派胡言!”陳立夫勸道:“髯翁,你最好也別摻和進去。否則周赫煊一怒之下,把你也寫進書裡,您老的一生清譽就毀了啊。”于右任皺起眉頭,嘀咕道:“明誠到底想幹什麼?簡直莫名其妙。”不用說,于右任和張大千的思維模式一模一樣,他們都是站在藝術家的角度看問題。

陳立夫和稀泥道:“你們都沒錯,就是立場不同。我覺得吧,敦煌壁畫一事太過重大,不如讓中博院組織專業考察團去調研,綜合各方意見再下定論。”于右任哭笑不得:“你這是在拉偏架啊。中博院明擺著是反對發掘敦煌壁畫的,他們怎麼可能同意?”反正陳立夫絕對不願背鍋,就算是沒有周赫煊,歷史上他也讓中博院組織了西北考察團。只不過中博院的考察團成員不硬氣,更不敢像周赫煊那樣動綁人,導致此事不了了之,張大千也賴在莫高窟死活不走。

讓教育部下達正規批文?

呵呵,陳立夫才沒那麼傻,好處沒有還個一身騷。

于右任也沒辦法了,厚著臉皮說:“你先給開個條子吧,組織考察團的事情以後再說。”陳立夫的姿態越放越低,拉著于右任道:“髯翁,論年齡您是長輩,論資歷您是前輩,於情於理我都不該拒絕您的要求。但這件事比較複雜,我代表的是教育部,不能因個人偏好而做出決定。如果您有私事找我幫忙,那我肯定是不會推辭的,還請髯翁包涵!”一套太極拳打得於右任無話可說,他搖頭道:“罷了罷了,我也不為難你。告辭!”見於右任出了房門,陳立夫才嘀咕冷笑:“什麼亂七八糟的,費我時間。”第987章【挖坑】“老漢兒(父親),髯公回電了!”張心智拿著電報衝進旅店客房,臉難看道:“事情沒成。”張大千一直留在瓜州等消息,此時連忙奪過電報紙,內容只有八個字:“茲事體大,不易辦理。”

“咋個辦?”張心智問。

“涼拌!”張大千鬱悶無比。

張軼凡在旁邊焦急地說:“叔叔你買物資、請工人,已經在莫高窟花了上千兩黃金,難不成就這樣灰溜溜離開?”張心智出主意道:“依我看,不如跟周赫煊打個商量,先答應他只臨摹宋明壁畫,更裡面的晉唐壁畫以後再說。他總不可能一直留在敦煌守著嘛,等他一走,莫高窟還不是我們說了算?”張大千思忖點頭:“只能這樣了。”三人在隔壁客房找到周赫煊,很快說明來意。

周赫煊笑嘻嘻道:“既然張先生答應保護文物,那我自然贊成。不如這樣,我們先定一個章程出來,再依章程辦事,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