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範兄好!”周赫煊抱拳道。
範伯楷連忙說:“不敢不敢,周神仙是洪門大哥,我在你面前只是小輩子。周神仙帶這麼多貨來是做生意的?有啥子需要幫忙就說一聲。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周赫煊笑道:“這都是一些米麵油鹽和書籍藥品,捐給遷來李莊的學術機構。我還運了一批電線過來,準備給李莊通電,到時希望各位父老能夠幫忙。”羅伯希喜道:“通電就太好了,周先生為我們李莊做了件大好事啊!”
“這位是?”周赫煊問。
羅南陔立即介紹:“這是我侄子羅伯希,以前當過軍中參謀,現在已經退伍了。”周赫煊對羅伯希說:“通電事宜,還請羅老弟組織人手。”
“一定一定。”羅伯希連忙回禮。
羅南陔拉著周赫煊的手說:“周先生,請移駕到鎮上,讓李莊子弟都見識一下先生的風采。”他又轉身對範伯楷說,“範兄弟,周先生運來的貨就給你了,都搬到倉庫裡放好。”
“給我就是,”範伯楷猛拍膛,隨即大喊,“兄弟夥都來幫把手,周神仙捐的東西,少了一樣老子要你們的腦袋!”就在當地袍哥幫忙搬貨的時候,羅南陔帶著眾人簇擁周赫煊進鎮子,沿途還有人鳴鑼開道:“周神仙來囉,閒人退散!周神仙來囉……”這不喊不要緊,一聽是周神仙駕到,全鎮百姓紛紛出門看稀奇,男女老少對著周赫煊指指點點。
金嶽霖一直不上話,此時連忙追上去:“誒,誒,明誠兄,你先點磺胺給我。”第974章【白】“我們太平時代的事業(考古),現時談不到別的了,在極省儉的法子下維護它不死,待戰後再恢復算最為得體的辦法。個人生活已甚苦,但尚不至苦到不堪。我是女人,當然立刻變成純淨的糟糠的典型,租到兩間屋子烹調,課子、洗衣、鋪,每如在走馬燈中過去。中間來幾次空襲警報,生活也就飽滿到萬分。”這段話是抗戰期間,林徽因和沈從文談起考古(主要為考察古建築)時所說的。
林徽因得的是肺結核病,歷史上,她住在李莊的六年幾乎都在臥。即便如此,她還拖著病體幫梁思成和金嶽霖查閱資料,甚至《中國建築史》一書有部分內容直接就是林徽因執筆的。
而梁思成也不輕鬆,他從昆明出發的時候染破傷風,治癒後又前往重慶為營造學社籌集經費,一路奔波辛勞終於在李莊跟病重的子匯合。到李莊以後,梁思成又犯了背上的疾病,不能躺也不能坐,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只能站著做研究。
事實上,夫倆在離開昆明之前就生活窘迫了。梁思成寫信給費正清索要美國雜誌,而林徽因寫信給費梅索要一些舊衣服,談到這種情況,梁思成在信中自嘲道:“看來我們已實實在在淪為乞丐了。”網上黑林徽因是綠茶的朋友,不知道是否真瞭解她一生的事蹟。只她在抗戰前後的表現,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即便沒有抗戰,一個弱女子拖著病體,數年如一的翻山越嶺考察古建築,沒有大毅力本堅持不下來。
留芬飯館。
梁思成攙扶著林徽因進來,道:“明誠兄,多謝你的幫助。”
“一點小忙而已,”周赫煊責怪道,“思成兄,你前段時間去重慶籌款的時候,為什麼不來找我?怎麼說我也算是任公的門生弟子。”梁思成苦笑著解釋:“我在重慶籌錢的時候,你還在美國沒有回來,就不好意思去周公館打擾嫂子們。”周赫煊又問林徽因:“林先生覺好些了嗎?”林徽因說:“服用磺胺以後退燒很快,現在額頭只有點微燙了。”周赫煊道:“現在磺胺屬於政府管控物資,我這個藥廠老闆也拿不出太多。我打算每個季度給同濟醫學院捐一批,你需要用藥時就去同濟大學拿,他們會特別為你留一份。”金嶽霖連連說:“這樣就好,這樣就好。”這個年代,肺結核還沒有什麼特效藥,磺胺已經算是最有效的藥品,至少林徽因不用再硬扛疾病好幾年。
就在四人說話之際,突然有人哈哈笑著走進飯館:“明誠,你這個財神爺終於來了!”周赫煊回頭一看,起身抱拳道:“濟之先生,孟和兄,孟真兄,好久不見。”李濟、陶孟和、傅斯年三人並肩而來,看樣子他們關係還不錯。但過兩年李濟和傅斯年就要鬧得很不愉快了,都是錢搞出來的,部門之間為了搶有限的經費,這二人差點沒打起來。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李莊很常見,有無數反目成仇的例子。童第周之所以離開李莊,就是被同濟大學的生物系主任給走的,這些學者們也非個個都是聖人。
爭吵、謾罵、言蜚語、友誼破裂……在李莊的每個角落瀰漫著。林徽因在文章裡嘆:“我很懷疑,是不是人們在一個孤島上,靠著十分菲薄的供應生活,最終就會以這種小孩子的方式互相打起來。”周赫煊和李濟是老人,當年在清華園就經常見面聊天,李濟甚至還參與過給小靈均起名字。兩人還同去山東考古過,當時周赫煊在現場順了一片殘缺的“蛋殼陶”。
至於陶孟和與傅斯年,周赫煊只在林徽因家的客廳裡見過一次,算是點頭之。
陸陸續續的,飯館裡又來了一些人,都是同濟大學的人,分別有周均時、黃榕增、丁文淵、魏特、史圖博、豔克蘭、史梯瓦特、陳一荻等等。從魏特到陳一荻這些人都是外教,以德國人和波蘭人為主,說的是清一德語,不會德語的同濟學生本沒法上課。
順便一提,陳一荻這個德國女博士的丈夫,正是我國著名醫學家陳雨蒼。如今陳雨蒼還在上海法租界做著地下工作,專門為延安和上海傳遞情報。陳雨蒼還沒等到建國就去世了,而陳一荻則一直留在新中國任教。
留芬飯館的老闆端著白上桌,笑道:“各位先生,這是我親自切的裹腳。”魏特這個老外不會說中文,只朝著老闆瘋狂拍大腿。
老闆立即心領神會,樂道:“明白,你是要紅燒蹄髈。”魏特眉開眼笑,豎起大拇指說:“轟騷滴,轟騷滴!”周赫煊笑著用德語說:“魏特先生看來經常來這裡吃飯啊。”魏特道:“這家飯店的紅燒蹄髈好吃,非常好吃,是我吃過最美妙的食物。”陶孟和說:“最好吃的還是裹腳,肥而不膩,口齒留香。我攢下的那些工資,都貢獻給老闆了,現在都變成了窮光蛋。不過嘛,就是裹腳的名字太俗,有傷大雅。”周赫煊笑著回頭對老闆說:“乾脆改名叫李莊白吧。”
“這名字好,”老闆也是妙人,飛快跑去拿來紙筆,“請周先生賜名題字。”周赫煊揮筆寫字的時候,李濟哈哈大笑:“老闆的生意做得好。”一陣歡笑之後,周赫煊對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說:“周校長,我從重慶搞來了一批電線,還請你們組織工學院的學生負責搭線安裝。這是個大工程,需要從敘府(宜賓)牽線過來,本地的袍哥會已經答應幫忙立電線杆子了。”周均時說:“周先生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你不知道,醫學院上解剖課還得挑晴天,不然學生本看不清作。特別是工學院,現在只能上些基礎課,都是沒電給鬧的。”周赫煊又說:“另外,我還運來了一些紙張、肥皂、牙粉、油墨、大米、食鹽、藥品和油印機,捐贈給同大、中研院、中博院、金陵研究所和營造學社。這些物資都在碼頭倉庫裡,你們自己商量著分配。”眾人大喜,一個個都動得不行。
李莊那是什麼都缺,比如營造學社的資料文件,梁思成只能寫在最糙的黃紙上。而其他機構要印資料,也是清一選擇“石印”——通過石板和酸膠進行印刷。
在大家的眼中,周赫煊是真成了財神爺。
第975章【散財】(裡番)月亮田。
金嶽霖指著院側的一排竹籬笆,得意道:“明誠你看,那就是我修的雞舍。蚯蚓池也快好了,再過些時候就能用來科學養雞。不是我吹牛,整個西南聯大的老師裡面,論養雞的技術,我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佩服。”周赫煊好笑道。
金嶽霖說:“過幾天我就去敘府些雞仔回來,那裡有個科學養雞示範場。”周赫煊問:“你不回西南聯大教書了?”
“請了兩個月的假,有代課老師。”金嶽霖道。
周赫煊頗為慨,金嶽霖已經達到了情聖級別,他養雞都是為了給林徽因補身子。
“周先生,吃飯了!”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站在門口喊道。
這老太太是林長民的繼室,出生於殷實小作坊主家庭,不會讀書寫字,又不會針線女紅,且還從小嬌生慣養,脾氣很大。除了林徽因以外,她生下的兒女全夭折了,自然不得書香世家的婆婆喜歡。
後來林長民又娶了個上海女子,何雪媛便被打入冷宮,脾氣更加古怪。連親生女兒林徽因都跟她無法,母女倆動輒就會吵架。
這不,即便面對周赫煊這個客人,老太太都臉冷冰冰的,她只有在對待外孫和外孫女時才有笑容。
營造學社的成員都在,由於飯桌坐不下,梁思成的學生們便把辦公桌抬出來。桌上有新炒的一盤菜和一盤蔬菜,剩下全是昨天周赫煊宴請時的殘羹,那些剩菜被林徽因和同濟的兩個教授分別端了回去。
飯也是陳米煮的,顏已經有點發黑。
梁思成有些不好意思,笑著招呼道:“明誠兄,飯食寒酸,你不要介意。”
“是我讓你們破費了。”周赫煊說。
老太太雖然臉冷冰冰的不待見人,卻刻意把新炒的兩盤菜都擺在周赫煊面前。她自己倒了些剩菜的湯水拌在飯裡,一言不發的默默嚥,似乎不想和任何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