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文學還沒談呢,周赫煊先就自罰一杯,接著又被眾人狂灌五杯。這特麼本就不是一個文學俱樂部,而是飲酒俱樂部!
這群直男基督徒喝酒開玩笑以後,都沒再提什麼飛面神教,因為他們知道辯論不出結果。
托爾金打著酒嗝問:“夥計們,都把自己的新作拿出來吧。”劉易斯的軍官弟弟沃倫起身道:“我最近寫了一首詩,是表現倫敦大轟炸的。”
“快念念!”醫生漢弗萊捧場道。
沃倫情澎湃地大聲朗誦:“倫敦上空,盤旋著食腐的禿鷲,他們是上帝的棄兒、魔鬼的使徒……”一首英文長詩大概念了五分鐘,水平算中等吧,距離經典還差一個銀河系那麼遠。周赫煊非常懷疑,沃倫能夠加入“淡墨社”,純粹是沾了他哥哥劉易斯的光。
沃倫滿懷期待地問:“大家覺怎麼樣?”中古英語專家科格希爾說:“有兩處明顯的語法錯誤,而且第二節的押韻也是個問題。”跟一幫大佬做朋友很心累的,沃倫只能虛心求教,跟孫子一樣聽得連連點頭認錯。
雨果·戴森突然放下啤酒杯,問托爾金:“你的《新霍比特人》呢?我可是專門從伯克郡坐火車過來聽你講故事的。”托爾金滿飲啤酒說:“最近心情不好,家裡水管爆了,《新霍比特人》已經停筆。”
“停筆?”雨果·戴森頓時怒了,“你去年說天能寫完最終章,夏天又說冬天能寫完,到了秋天又說停筆了!你家的水管修好沒?我幫你修,但必須把《新霍比特人》的最新章節寫出來!”托爾金遺憾道:“很抱歉,我最近卡殼了,完全沒有靈。”雨果·戴森黑著臉說:“朋友,我想殺了你!”托爾金攤手道:“那你就永遠別想看到《新霍比特人》的結局。”查爾斯·威廉姆斯連忙出來轉移話題,問劉易斯:“你的《漫遊金星》呢?”劉易斯此時還沒開始創作魔幻作品《納尼亞傳奇》,而是在寫科幻作品《太空三部曲》的第二部。他可不像托爾金那個拖延症患者,當即拿起自己帶來的稿件,一邊喝酒一邊朗讀自己的新稿。
這是“淡墨社”的傳統,成員們的新作在發表之前,都要在酒館裡朗讀並讓朋友評價,包括《魔戒》也是如此。
“啪啪啪啪!”眾人鼓掌,表示對《漫遊金星》的新章節非常滿意,並各種讚揚和吹捧。
劉易斯適當的表示了謙虛,笑著說:“當今的科幻小說家,我最佩服的就是周先生,他那部《銀河英雄傳說》簡直就是偉大的現實寓言作品。”恐怕原作者田中芳樹,也想不到魔幻大師劉易斯會如此推崇《銀河英雄傳說》。
這部小說雖然被後世很多讀者詬病為YY小白文,但放在二戰前寫出來,那就顯得非常有意思了。裡面各種影希特勒,還討論了法西斯、民主和戰爭,並在探討“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中取教訓”等反戰問題,另外還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宗教哲學話題。
大家圍繞著科幻文學吹了好半天牛,話題漸漸轉移到奇幻文學上。先是討論同樣誕生於牛津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接著又探討如何在魔幻世界表現基督教義。
托爾金和劉易斯、威廉姆斯產生了爭議,前者認為不該在魔幻作品中直接出現基督教和上帝,只需要闡述核心教義思想即可。而後兩者則認為上帝無處不在,不應該架空一個沒有上帝存在的魔幻世界。
接著三人又開始打賭,並約定各自寫出不同的魔幻小說。
托爾金說完回頭問周赫煊:“周先生,你的《神女》非常彩,有很多宗教神話傳說。有沒有想過,以後直接創造一個魔幻世界,寫一部偉大的魔幻作品?”周赫煊樂道:“可以啊。我現在就能動筆,等戰爭勝利後拿出來發表。嗯,名字就叫《冰與火之歌》。”第952章【周赫煊的寫作風格】周赫煊版本的《銀河英雄傳說》,其實在30萬字以後就改得一塌糊塗了。所以他寫得非常慢,而且很有可能全書超過500萬字還沒法完本,反正周赫煊自己覺是越寫越坑。
田中芳樹的原版本屬於“太空歌劇式長篇架空歷史小說”,拋除一堆冗雜的定語,它就是一本“歌劇式小說”,也可以叫“英雄騎士小說”。所以,《銀河英雄傳說》裡面的主角地位崇高,甚至可以扭轉歷史的方向,就像諸葛亮之於《三國演義》。
最開始的時候,周赫煊只是照抄原文,可抄著抄著就覺得沒意思了。
自從穿越以來,周赫煊經歷了軍閥混戰、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寇入侵、全民抗戰,也結識了蔣介石、汪兆銘、張作霖、張學良、馮玉祥、閻錫山、劉湘等一系列軍閥政客。他深個人在歷史洪當中的渺小,信奉的是“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改變世界”。
所以在周赫煊筆下,整部《銀河英雄傳說》的基調就變了,有些從騎士小說演變成歷史小說的味道。
當然,宇宙世界的整體框架和歷史事件沒變,依舊按照原作者田中芳樹的設計而進行。但細節卻豐滿了許多,加入各種政治、宗教、文化、科技背景,許多重要配角也被周赫煊展開來著重描寫。
周赫煊的這種寫法,有些類似於托爾金創作《魔戒》,儘量避免假大空,營造一個真實的世界。包括某個星球的美食烹飪習慣,平民在特殊政體下的生活常態,戰爭雙方如何互攀科技,彼此政客怎麼互拖後腿等等。
如此一來,周赫煊漸漸覺把控不住。他已經連載了80多萬字,“諸神的黃昏之戰”都還沒開始,鬼知道得寫到何年何月。
估計在二戰結束之前,周赫煊版本的《銀河英雄傳說》不可能完結。
田中芳樹最令人詬病的戰爭描寫,也被周赫煊補齊了短板,有時候一次戰役過程就要寫好幾萬字。萊因哈特和楊威利的智謀和統率力,在這些描寫當中得到更為明顯的體現,而不是乾巴巴的一筆帶過。
在周赫煊的這個版本里,軍事勝利只是歷史的一部分,只是政治的衍生,並且受到經濟、科技和文化的極大影響。甚至連最後楊威利的死,周赫煊都準備用至少5萬字來佈局,“地球教”刺客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真正的幕後黑手是雙方的那些利益政客。
說得玄乎一點,周版《銀河英雄傳說》,可以找到很多民國和二戰的影子,而不是脫胎於《三國演義》。
周赫煊準備抄的《冰與火之歌》,也打算對原著進行大改動,至少政治陰謀不能顯得過於幼稚可笑。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這主要來源於他們的自身經歷。除了《鵰》三部曲和《泰坦尼克號》以外,周赫煊的其他小說都沒有純粹抄襲(《小王子》是照抄的,但沒有發表,只給孩子們講故事)。特別是原創完《神女》、《狗官》、《狗官外傳》和《黑土》以後,他的寫作風格已經完全成了,這嚴重影響到《銀河英雄傳說》的風格轉變。
周赫煊的文風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厚重的歷史。
就算是荒誕如《神女》和《狗官》,仔細閱讀受,依然能體會到一股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亂世的作家,是很難寫出這種味道的。周赫煊也並非刻意而為,動筆時不由自主的就加入進去,因為這些都是他的人生悟。……在前往劍橋郡的火車上,周赫煊正在口述內容:“……一個巨大的暗黝身形,半掩在血漬斑駁的雪堆裡,綿軟而毫無聲息。蓬鬆的灰絨已經結冰,腐朽的氣味緊附其間。布蘭隱約瞥見它無神的眼窩裡爬滿蛆蟲,咧嘴內滿是黃牙……”《冰與火之歌》就沒那麼麻煩了,只要把各方的陰謀修改得更高端點即可,其餘內容周赫煊完全可以照抄。這玩意兒本就屬於娛樂之作,既然某位拖延症患者死活不肯完本,那周赫煊乾脆就自己編一個結局。
馬珏一路隨行,反正也是閒著,乾脆就成了小說記錄員。
馬珏終於體會到什麼叫“文思如泉湧”,她寫字的速度,居然跟不上週赫煊“創作”小說的速度。就好像周赫煊腦子裡已經有完整的故事,甚至連遣詞造句都想好了,只需像講故事一樣說出來即可。
“嗚嗚嗚~~~”在汽笛聲中,火車漸漸停下來,這是從牛津到劍橋的中間站——布萊切利鎮。
馬珏收起鋼筆和稿紙,甩了甩髮酸的手腕,苦笑道:“先生,幫你記錄小說可真是個體力活。”
“那下次我找其他人吧。”周赫煊笑著說。
“別,”馬珏笑道,“其實有意思的,你講的這個故事非常彩。只是……”周赫煊問:“只是什麼?”馬珏提醒道:“只是千萬別在國內發表,因為它跟抗戰無關,肯定會遭到其他文學家的抨擊。”
“我知道,所以抗戰之後才會出版。”周赫煊說。
馬珏好奇地問:“為什麼不再寫《黑土》那樣的小說呢?中國需要優秀的抗戰文學作品。”周赫煊搖頭道:“《黑土》寫起來太累了,有時候搞得我頭昏腦漲,而且神覺特別壓抑。至於抗戰文學作品,我可以把《中國隊長》編得更彩一些,那部漫畫對中國老百姓來說更有價值,知識分子和普羅大眾都喜歡看。”馬珏嘆氣說:“唉,要是現實中真有個中國隊長就好了。”
“中國總有一天會變好的。”周赫煊安道。
就在周赫煊來到英國的第二個月,軍又對重慶進行了一輪大規模轟炸。周赫煊在江北和南岸的6家工廠遇襲,輕則被炸燬圍牆,重則廠房成為廢墟,好在合川那邊的藥廠完好無損。
連續三個月的大轟炸,讓國府正式做出決定,在九月份宣佈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
這個“陪都”是永久的,就算抗戰勝利後還都南京,重慶依舊是中華民國的陪都。在理論上,即便老蔣千里轉進臺灣,他還得把重慶視為陪都。
老蔣下的“陪都令”是在聚攏民心,因為大後方快撐不住了,抗戰已經來最艱苦黑暗的時期。這裡的艱苦黑暗,說的不是戰局勝負,而是經濟民生已經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