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3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徵兵機構把壯丁當成挑夫做生意,甚至暗中搞走私。這些走私物品以鴉片居多,老蔣睜隻眼閉隻眼也就算了,但像鎢礦、水銀這種資敵的違品,老蔣打算殺一批人的腦袋!

第五,許多負責送壯丁的辦事員,完全不把壯丁當人看。比如燒開水、熱飯菜之類的小事,本不需要花錢,荒郊野外生個火就可以搞定。但這些人卻懶得費事,而因為害怕壯丁逃走,也不準壯丁自己動手拾柴生火。於是壯丁只能喝生水,吃冷食,由此生病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此外,周赫煊還提到一些個別現象。

比如某鄉長盯上了農民的土地,於是年年對這戶人家丁,有時候一年要兩三次,到該農戶無法承受,鄉長則趁機將對方的土地兼併。

還有政府的重稅和丁政策,導致一些農民有地卻無力耕種,從而出現耕地的小規模拋荒。這種拋荒現象已經愈演愈烈,照此速度發展下去,很可能再過一年拋荒面積就要翻個兩三番,造成難以估量的農業損失。若再遇到天災,必然釀成大禍——1942年河南大災,以及蔣夢麟回憶錄裡反應的廣東到貴州的赤地千里,都是這種原因釀成的苦果。

蔣介石忍住心頭怒火,耐心讀完長達3萬字的報告書。他閉上眼睛思考片刻,突然問:“這些情況都是記者調查採訪得來的?”周赫煊點頭說:“《大公報》、《立報》和《申報》的記者,耗費近兩月時間走訪了七個省份,我保證裡面的每個數據、每個案列都是真實可靠的。”蔣介石一聽《大公報》和《申報》有參與,頓時面部肌了幾下,問道:“沒有登報吧?”周赫煊回答說:“事關重大,容易導致軍心和民心不穩,因此我壓著沒讓他們發新聞。”

“很好,”蔣介石松了口氣,欣道,“明誠老成持重,這件事做得很好,相關新聞絕不能見諸報端。如今國難當頭,一切以抗為重,不能有任何的不利言論出現。”周赫煊說:“但壯丁問題確實弊病叢生,希望蔣總裁能夠嚴肅查辦。”蔣介石點頭道:“這個你放心。”周赫煊起身道:“那我就靜待佳音,告辭了!”蔣介石親自把周赫煊送出會客廳,隨即臉變得陰沉無比,咬牙道:“給我把何應欽叫來,立刻!”兩個小時過後。

何應欽接到命令匆匆趕來,低聲問蔣介石的警衛副官:“亦僑兄,總座喚我何事?”居亦僑把何應欽往裡面領,邊走邊說:“何部長,總座很生氣,你要小心應對。”

“到底何事?”何應欽問。

居亦僑說:“我也不清楚,你進去就知道了。”

“總座,何部長來了!”

“讓他進來。”居亦僑微笑側身,開門道:“何部長,請吧。”何應欽心懷忐忑,立正敬禮道:“總座,卑職來遲!”蔣介石坐在沙發上,陰沉的臉上出一絲冷笑,敲打著報告書說:“你自己看看吧。”何應欽狐疑的把報告書拿起來,很快就看得渾身發涼,口乾舌燥道:“卑職,卑職……”

“看完!”蔣介石低聲喝道。

“是!”何應欽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看。

事實上,何應欽雖然主管著徵兵工作,但他對抓壯丁之事一無所知,具體都由兵役署長程澤潤負責。

歷史上1943年的夏天,何應欽召集各省徵兵幹部共170多人,到重慶復興關中訓團開會。

程澤潤在做報告時邀功炫耀:“自1939年實行新兵役法到1943年5月,全國所抓壯丁將近1200萬人,其中四川抓出220萬人,河南、湖南各抓出150萬人,其餘各省抓出100萬或幾十萬不等,甘肅、寧夏因人口少各抓了10多萬人。”何應欽氣得當場質問:“全國軍隊包括警察在內也不過700萬人,戰鬥部隊傷亡綜合起來也沒超過240萬人。你們抓了1200萬壯丁,各部隊的長官反而天天來電報喊補充新兵。你們抓的壯丁都到哪裡去了?”是啊,抓的壯丁都到哪裡去了?

四年時間就有數百萬壯丁失蹤,細思極恐。

各級徵兵司令紛紛叫苦:“逃兵太多,抓來的壯丁都逃了。”逃是肯定有逃的,但四年時間逃了幾百萬壯丁,這不是可笑就是無能。

何應欽讀完報告書已經汗如雨下,咽口水道:“總座,卑職必定嚴肅處理!”蔣介石質問道:“這份報告書顯示,去年隆昌、新都等四川五縣,皆因丁舞弊爆發了大規模民變。此事為什麼我都沒聽說過?你也從來不向我彙報!”這個問題就有些誅心了,老蔣在四川撒了那麼多特務,民變這事兒再怎麼也輪不到何應欽彙報啊。

何應欽只能硬著頭皮回答:“據卑職所知,民變皆因百姓愚昧,不思報國,拒絕服兵役所致。”蔣介石冷笑道:“真是這樣?”何應欽埋頭認錯:“是卑職被下面的人矇蔽了,請總座責罰。”蔣介石面無表情道:“別的暫時不管,河南走私水銀的那些軍官,全給我送上軍事法庭論處!”何應欽為難道:“殺太多辦事的人,恐怕徵兵工作不好做。”

“你自己看著辦!”蔣介石拂袖而走。

何應欽苦笑著愣在當場,要殺的都是他的人啊。兵役署長程澤潤是何應欽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各地的兵役司令也是程澤潤安排的,這是要何應欽自查自處。

第935章【“圓滿解決”】徵兵過程被層層剋扣,蔣介石自知是解決不了的。

可以說,整個國軍隊伍從上到下,只要有機會撈錢的,幾乎沒有軍官不吃拿卡要。或許有這樣清廉的軍官,但絕對屬於少數,而且生活必然過得很困難——因為薪餉不夠用。

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國軍上將月薪為800元,但到了1932年初突然消減為240元;國軍少尉從42元消減為30元;上等兵從12元消減為8.5元。(以上皆為基本工資,具體工資由職務而定)為何會如此?

因為國難當頭,當兵的必須體諒國家難處,於是國民政府就頒佈了《國難餉章》。從上將到普通士兵,全線下調薪餉。

即便軍餉被降低了,但在30年代初還算正常,二等兵7元月薪足夠生活得很滋潤——前提是長官不從中剋扣,並且還要國府按時發餉。

但到了全面抗戰爆發初期,軍餉依舊維持著十年前的水平,物價卻節節攀升,導致少尉級別的軍官都吃飯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國府首先進行了糧餉分離,即將士們的伙食由政府撥款,不再需要自己出錢購買。但依舊無法滿足開銷,一是因為軍中伙食太垃圾,二是因為還需要其他支出。

所以,抗戰期間的軍餉漲了數次,但漲的那點工資跟物價比起來就是個笑話。

我們舉個例子吧,1940年到1942年一個國軍少校的工資,僅夠買自己所需的肥皂和草鞋。至1945年,普通士兵工資漲到了900元,但買草鞋都不夠了,而軍官的情況也相差不遠。

即便如此,很多部隊還經常欠薪,能按時發餉的隊伍肯定有靠山。

這種情況下,你想讓軍官們恪守道德不貪汙?

做夢呢!

那些不貪的軍官,大多數都是沒機會貪,只能吃著部隊的豬食過苦子。

而貪汙這種事情,一旦有了第一次,必然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且越貪越多,膽子越來越大,花樣越來越豐富,永遠沒個盡頭。

軍官貪汙導致丁費用不夠,壯丁只能忍飢挨餓大量死亡。想讓軍官不貪汙,別的不說,麻煩你把軍餉漲到正常水平,但政府沒錢啊!所以這事就沒法解決了,除非老蔣能夠憑空變出錢來。

我們不管四大家族發了多少國難財,就算讓他們把錢全吐出來,那也是遠遠不夠用的。國家積貧至此,凡人無力迴天,周赫煊非常理解老蔣的難處。

想想本那麼發達,在中國和南洋搶了那麼多物資,打到中期也是老百姓吃不飽飯,再回頭對比中國就更好理解了。

國黨做不到,換成共黨也做不到,全面抗戰是特殊時期,在勝利之前不可能大範圍的拿地主和資本家開刀。

所以我們才要呼籲和平,打起仗來受罪的還是老百姓。

蔣介石能做的,只有打擊走私,特別是向本走私違物品的行為。至於利用壯丁走私鴉片,老蔣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知道絕此事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面子還是要做。

七月初,何應欽在重慶中訓團召開會議,把各地負責徵兵的軍官喊來了近200人。開會不到20分鐘,就有1個軍管區副司令、3個師管區正副司令、19個團管區正副司令被當場拖走,移軍事法庭按律嚴懲。

這招殺雞儆猴把剩下的徵兵官都鎮住了,何應欽順勢強調,今後壯丁在途中死亡超過2成的,從司令到具體人員一律法辦。同時,不得在非自身轄區內抓壯丁,一旦查實照樣法辦!

並且,蔣介石親自下令,每月由中統局派人到各地巡視。但凡發現有壯丁被待的情況,主管長官一律停薪降職,具體人員就地正法。

散會之後,心有餘悸的徵兵司令們聚在一起吃飯,互相吐著滿肚子的苦水。

“唉,這子沒法過了。”

“是啊,壯丁要逃,我們有什麼辦法?這要是半路上逃得太多,都按死亡處理,咱們的身家命全都不保了。”

“見一步走一步吧,小心無大錯。”

“朱兄,你準備節多少?”

“保守一點,三成吧。”

“三成?那不得窮瘋了,我看至少要五成。五成夠可以了,能讓壯丁順利走到新兵營。”

“就怕下面的人再剋扣,出了大事就不好辦了。”

“你還是膽子太小啊,我就不信中統的人真會來查。就算他們來了,給點好處就是,中統的人也是人,我不信他們見錢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