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3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厲聲質問:“團管區的人在哪裡?”團副說:“那邊,在打牌的幾個就是。”周赫煊抬眼望去,果然見到一群人正在賭錢。他們圍坐在地上吆五喝六,旁邊是數百個被部隊拒收的壯丁,還有人在打牌之餘喊道:“老總,壯丁我們送到了,趕快點簽收畫押嘛,憑白耽誤大家的時間。”團副呵斥道:“你們這些混蛋,連周先生的人都敢抓,知不知道死字怎麼寫?”對方絲毫不懼,有人回道:“幾個農民而已,小題大做。”周赫煊走過去冷笑道:“你們是貴州的團管區,有什麼資格在四川抓壯丁?”對方領頭的站起來:“貴州人,四川人,都是中國人。蔣總裁說的,這抗戰地無分南北,我是在執行蔣總裁的命令。”周赫煊氣得發笑:“說話一套一套的,你讀過書?”對方說:“念過幾年小學。”周赫煊問:“我的人呢?”對方懶洋洋地對壯丁說:“四川入夥的都站出來嘛。”此話一出,頓時站出來兩百多個,紛紛喊道:“我是四川人,我是四川人!”送兵頭子頓時急了:“放,老子在四川就抓了幾十個,你們不要想渾水摸魚。”

“我真的是四川人,我還會說四川話。你聽嘛,龜兒子,你先人闆闆!”

“對頭,我也是四川人。”

“我們都是四川人,這位先生你救救我們!”

“……”壯丁們立即鬧起來。

周赫煊問:“為什麼到四川抓壯丁?”送兵頭子說:“湊數啊,這還要問?”一個壯丁大喊:“先生,我們離開貴州的時候有900多人,到了四川就只剩下300多了。這些狗的不給我們飯吃,有時候兩天才吃一頓飯。冷了也沒有衣裳穿,我兄弟就是被冷得生病死的!”送兵頭子反駁道:“發到我手頭的錢糧就那麼多,我給你們變出來啊!”不用說,徵兵費肯定是被當地團管區司令給剋扣了,而且黑了絕大部分,導致送兵的人無法提供足夠口糧。壯丁餓死病死太多怎麼辦?那就只好沿途再抓,能抓多少是多少。

周赫煊沒有跟對方理論,而是說:“宜賓的壯丁都站出來,還有其他地方周家農場的也站出來!”這次只站出來十多個,其中一人哭道:“周先生,你要給我們做主啊。這些龜兒子不是人,我們從宜賓走到成都,才半個月不到就病死累死了兩個!我隔壁的楊大哥,發起高燒還沒死,他們就丟在路邊上不管了!”送兵頭子生氣道:“我咋管?你說我咋管?我倒貼錢給他看醫生啊!”

“說得好,你很有道理,”周赫煊冷笑一聲,突然大喝,“給老子全抓起來,讓他們團管區司令親自來領人!”沒人動手,因為不知道該誰來動手。

周赫煊指著負責接兵的團副說:“你還愣著幹什麼?手裡拿的是燒火啊!”那團副為難道:“周先生,我沒有抓人的權力。”周赫煊怒道:“抓人,立刻!出了事我負責。”

“那個……”團副還是不敢動手。

周赫煊冷笑道:“是要讓我去請示何應欽,還是直接找蔣介石評理!”團副嚥了咽口水,這兩尊大神抬出來,他頓覺壓力山大,硬著頭皮下令道:“全部帶走,押送到重慶由上峰處置!”

“我看哪個敢動,老子又沒犯法!”送兵頭子也怒了,他手下五六個兵舉起步槍武力拘捕。

周赫煊理都不理,這些癟三翻不了天。他對身邊的李鳳元和牛開陽說:“把人帶回宜賓,其他四川壯丁也送回原籍,錢我來出,聽到沒有?”

“聽到了。”二人昂首回答。

“先生,救救我們嘛!”

“我給你跪下了!”

“先生……”貴州的壯丁齊刷刷跪下一大片,周赫煊只能視若無睹,內心糾結無比的快步離開。周赫煊不敢管,也沒法管,因為貴州來的壯丁屬於正常徵兵,他阻攔的話等於破壞抗徵兵工作,官司打到老蔣那裡也不佔理。

南懷瑾跟隨周赫煊來到城內的旅店,他問道:“周先生,真沒法改善這種情況嗎?”

“沒有。”周赫煊無奈搖頭。

想要杜絕或改善抓壯丁的慘事,就必須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徵兵系統。

首先,必須要有完善的戶籍信息。一個地方有多少適齡青年,需要多少勞動力才能支撐地方農業,具體哪傢什麼情況……這些統統需要事先知曉,否則就要出亂子。

而這在民國是不可能的,就算現編戶籍,編到抗戰結束都編不出來,因為缺乏可靠的基層官僚。編戶人員必須會寫字和算術,這就是個大難題,文盲率太高了,找不出來那麼多念過書的統計人員。就算統計人員到位,那還得挨家挨戶去調查,還得配嚮導和武裝護衛人員,還要嚴防公務人員與地頭蛇勾結。

其次,即便有了戶籍信息,那還得有人認真執行。如何動員,如何徵兵,如何運兵,如何保障兵員的衣食住行……這些都需要一套新的公務員系統,憑空是變不出來的,組建這套系統又牽扯到太多其他的東西。

就算以上這些全部實現,但依舊從技術上無法執行——因為皇權不下縣!

從明清到民國,官府頂多控制到縣一級,就算徵稅都需要地方士紳、鄉老、小吏來執行。等於是把收稅任務承包下去,怎麼收、收多少、向誰收,都由地頭蛇說了算,縣長只需要看到收上來的錢糧即可。

抗戰時期徵兵也是這樣,國府命令發到縣長、市長那裡,再承包給鄉長、鎮長、保長、甲長。

收稅,地頭蛇們要從中吃一層;徵兵,地頭蛇們同樣要吃一層。

若想繞開地頭蛇直接收稅徵兵,那就是跟整個地方勢力為敵,到時不知會發生多少“民變”事件。

想要有所改變,只有一個可行但不切實際的方法——消滅地主階級!

而且,就算把地主階級消滅了,還得整肅軍隊,整頓送兵和接兵的那些人。絕大多數的壯丁死亡,都歸咎於那些喝兵血的傢伙,他們把不斷的送兵接兵當成斂財手段,死一批再來下一批,反正每個死去的壯丁都有財政撥款。

即便換周赫煊來當國家元首,在徵兵一事上,他也不見得比老蔣做得更好。所以他不想勸諫,也懶得反映情況,因為就算老蔣給他最大的權力,讓他來負責處理此事,周赫煊也絕對束手無策。

還是那句話,國民政府已經爛到子裡了。

不過雖然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但作為穿越者,周赫煊還是心有不甘。至少,他必須做些什麼,讓糟糕的情況稍微變得不那麼糟糕。

第932章【派出記者】自武漢淪陷以後,《大公報》總部就搬到重慶,由張季鸞主持工作,而胡政之則擔任香港分社主編。兩人的職務沒有高低之分,同樣都很要緊。重慶總部主要關注國內之事,香港分部則主要關心國際新聞。

周赫煊還在成都的時候,就給張季鸞、成舍我、張恨水、史量才打了電話,約他們在3月10於重慶周公館聚會。

二月二,龍抬頭。

這是傳統農曆中的“青龍節”,也是傳說中的“土地誕”。不管是龍神還是土地公的生,反正今天是要祭祀的,古時皇后送飯、皇帝親耕,以保證一年的農業豐收。

周公館附近就有幾塊農地,小麥鬱鬱蔥蔥,油菜花已快凋謝,看那模樣就是個豐收之年。

成舍我和張恨水走在山間小道上,一路欣賞著盎然

“心遠,你說周先生約我們有什麼事?”成舍我問。

張恨水笑道:“普通聚會吧。”成舍我搖頭說:“我看不像,他電話裡的語氣有些著急。”

“管他那麼多呢,周家的伙食好,今天又能夠美餐一頓了。”張恨水樂道。

兩人從周公館後大門進入,來到會客廳時,才發現史量才和張季鸞也在。

史量才笑著招呼道:“二位快來看,這是明誠從富順文廟帶回來的照片,簡直匪夷所思。”

“什麼照片?”張恨水湊過去。

童,”張季鸞說,“崇聖祠房頂上的,多稀奇啊。”幾人傳閱著照片陣陣驚歎,對童的來歷各種猜測,但終究還是沒能破解這一謎團。

閒聊片刻,張恨水突然問:“明誠兄,你今天約我們來就是看照片的?”周赫煊突然收斂笑容,搖頭道:“不,另有要事,我需要諸位先生的幫助。”

“請講……咳咳咳!”張季鸞連聲咳嗽,他的身體不是很好。

周赫煊把抓壯丁的情況詳細訴說一番,鄭重道:“我打算做一份調查報告,派記者分別前往雲貴川湘豫粵各省,蒐集國府徵兆壯丁的詳實數據。”早在1939年的時候,抓壯丁就已在各省起數次民變,但總體來說還不算太糟糕。

特別是抗戰初期的兩年,新兵以自願參軍為主。1939年前後開始丁,就是各家籤決定誰參軍,除了少數急於立功的地區,大部分的情況都比較正常,而且壯丁死亡率也很少超過一成。

但這玩意兒是愈演愈烈的,因為國府對基層和軍隊控制力奇差,導致許多人的膽子越來越大,開始把丁參軍作為謀利工具。加上1940年徵召兵額突然變多,而且法幣貶值、物價飛漲,國府撥發的徵兵款本來就不夠用了,被層層侵後所剩無幾,連壯丁一路上的飯錢都不能保證,於是壯丁死亡率呈幾何倍增加。

據蔣夢麟的回憶錄來看,他1941年夏天訪問一個壯丁收容所,700名壯丁從廣東曲江走到貴陽,竟然死得只剩下17個——途中無人逃跑,因為赤地千里,就算逃了也是死。

蔣夢麟遇到的應該是個特例,畢竟97.5%的壯丁死亡率也太恐怖了(送兵的懶得給他們燒開水喝,也不准他們自己生火,於是路上喝生水集體患了痢疾,得了病自然更不可能給藥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