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雖是戰時,武漢三鎮的水道卻明顯繁榮了許多,因為全國各地的人力物資都在朝這裡匯聚。
遠處的天空中突然傳來飛機聲音,只見一大群機猶如蠅群,嗡嗡嗡地朝著漢口方向飛來,那是12架轟炸機在26架驅逐機的掩護下進襲武漢。
駐紮在漢口和孝的三個中國飛行中隊,駕駛著蘇聯援助的29架戰機擊。雙方剛剛接戰,又有10架中國的蘇式戰機起飛,準備堵住敵機的退路。
城內的老百姓,以及船上的乘客,紛紛出來觀戰,伸著脖子仰望高空。
“好!”
“打得漂亮!”
“中國必勝!”
“……”人們手舞足蹈的歡呼起來,卻是第21中隊的董明德、楊弧帆、柳哲生和劉宗武協同作戰,擊落本戰鬥機一架,打了個漂亮的開門紅。
與此同時,第22中隊的11架戰機和敵寇的11架戰機狹路相逢,雙方很快就陷入單機混戰的局面,不約而同的一對一捉對廝殺。中隊長劉志漢率先擊落敵機一架,其他隊友也相繼擊落四架機,興奮得地上的觀戰百姓瘋狂叫喊。
“天啦,快去救人!”
“穩住,穩住,別掉下來!”
“……”在機被擊落的同時,中國飛機也遭了毒手,大隊長李桂丹、中隊長呂基淳、飛行員巴清正、王怡、李鵬翔共五人犧牲。但他們打出了漂亮的空中戰績,共擊落本戰鬥機10架、轟炸機2架。
其餘機見勢不妙,立即瘋狂逃竄,轟炸機更是把炸彈亂扔一氣,以減輕重量好逃跑。
這次空戰的主力是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始建於1936年10月,骨幹為張學良的東北空軍。他們去年第一次在杭州和機鋒,就一舉拿下6比0的驕人戰績,此後又連續擊落機數十架,可惜大隊長高志航後來壯烈犧牲。
此戰犧牲的李桂丹,是繼高志航之後的第二任大隊長,他和高志航均為東北人。
高志航以前還是馮庸的屬下,馮庸擔任東北空軍司令那會兒,高志航擔任東北航空處飛鷹隊駕駛員——東北空軍共五個大隊,飛鷹隊屬於其中之一,裡面很多人都成為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骨幹。
所以馮庸很急啊,以前的屬下鏖戰長空,被譽為“空軍戰神”,他卻只能在美國幹看著。如果再不能帶飛機回國,馮庸就要只帶著飛行學員回國參戰了。
事實上,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從技術上並不弱於本空軍。而蘇聯援助的飛機,也彌補了中國空軍在裝備上的劣勢,經常打出漂亮的戰鬥。
可惜,中國的飛機實在太少,飛行員也太少,損失一架就少一架,損失一個就少一個。
今天的武漢空戰,若非有蘇聯援助的飛機,那本就打不起來,因為中國自己的飛機已經所剩無幾了。淞滬會戰時期,中國300多架飛機對陣本800多架飛機,戰鬥打得異常慘烈,也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閻海文,遼寧人。在轟炸本虹口海軍司令部返航途中,他被軍高炮擊中,跳傘時被風吹落到敵方陣地,隨即被幾十名本士兵包圍。閻海文掏出兩把配槍,擊斃5名軍、擊傷數人,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高呼著“中國無被俘空軍”英勇殉國,年僅21歲。
沈崇誨,湖北人。陳錫純,湖南人。他們執行轟炸任務時,飛機臨時故障,尾部冒煙,按規定應該跳傘保命。但他們知道中國飛機不多,不能白白捨棄飛機,於是駕駛著故障飛機搖搖晃晃地撞擊本戰艦出雲號,壯烈犧牲。時年,沈崇誨27歲,陳錫純22歲。
樂以琴,四川人,兩個月內擊落敵機7架。至軍攻打南京時,中國飛機所剩無幾,樂以琴毅然單機升空戰,寡不敵眾,陣亡於南京城外,年僅23歲。
劉粹剛,遼寧人,兩個月內擊落敵機11架。因飛機汽油耗盡,發最後一顆照明彈引導僚機降落,自己為了保住飛機不願跳傘,抹黑尋找合適地點降落,不幸撞擊建築物身亡,年僅24歲。
還有咱們前面提到的高志航和李桂丹,他們共同為中華譜寫了一曲空中戰歌。
可惜,中國的飛機實在太少,而且越打越少,導致飛行員為了保住飛機不惜犧牲自己。若非蘇聯在關鍵時候運來飛機援助,此時的武漢本無機可飛。……輪船上,人們還在因剛才的勝利而歡呼。
周璇嘰嘰喳喳拉著孟小冬說話,指著正在降落的中國飛機,小臉紅撲撲的笑個不停。
“空軍健兒,真是大漲我國人士氣!”於珮琛也動莫名,雙手握拳捏得死死的,恨不得馬上跑去機場問英雄。
周赫煊只能報以苦笑,武漢能打空戰,那是因為老蔣的軍委會設在這裡,其他地方只能任憑寇飛機蹂躪。
而讓周赫煊預料不到的是,由於他出資修建武漢長江大橋,將平漢線和粵漢線徹底連通,相當於給中國通做了一次心臟搭橋手術。本對武漢的轟炸將更加頻繁,轟炸重點正是武漢長江大橋,只要把大橋炸燬,則中國的兵力和物資運輸就會效率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