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64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聽得哈欠連連,雖然不合時宜,但他真的想打瞌睡。

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這個組織,歷史上只存在了幾個月,等到上海淪陷便自行解散。但它卻有著無數積極意義,最為重要的,是它打造了一個摹本,讓同類型的救亡協會遍地開花,並在形式上達成了抗思想的統一。

說起上海淪陷,老蔣如今已經在召集全國勢力,準備召開國防會議,並將在國防會議上制定出抗方略。

按照本軍部的既定計劃,其實是要從北到南侵佔中國。而老蔣卻主動在上海挑起戰火,本把“由北向南”戰略,改為“由東向西”戰略,這個決定是非常需要勇氣的。

老蔣這樣做的目的有三個:第一是戰術上的,華北一片坦途,而華南則地形複雜,在南方打仗有利於中國揚長闢短。

第二是戰略上的,中全面開戰,蘇聯必為中國天然盟友。若是讓本完全佔領北方,則將切斷蘇聯對中國的援助。

第三是外上的,上海關乎各國列強的利益,軍一旦進攻上海,本必然在國際上處於孤立。

不得不說,蔣介石主動在上海開戰的策略極為高明。可惜,就是在具體戰役上漏百出,觀之細節本沒法看……

“啪啪啪啪啪!”不知何時,潘公展的講話已經結束,他在下臺之前說:“現在,有請榮譽副會長,周赫煊先生講話!”又是一陣掌聲響起,周赫煊走到主席臺上,看著下方500多位參會者,用沉重的語氣說:“出門之前,我剛接到消息,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二十九軍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將軍,已經犧牲了。南苑已經失守,北平即將淪陷……”

“轟!”全場譁然,個個震驚莫名。

周赫煊繼續說道:“南苑保衛戰,《大公報》共派遣了兩位戰地記者,其中一位已經罹難,另一位帶傷發來詳細報道。在戰鬥當中,我軍將士英勇抗敵,給寇造成慘重傷亡。寇不得不使用飛機,對我軍陣地進行輪番轟炸和掃,由此才打開局面。特別是二十九軍的學生兵團,他們才訓練半年,正式入伍半個月,這次成為寇的主攻目標。這些學生士兵奮勇殺敵,死戰不退,數次打退敵人進攻。南苑保衛戰中,我軍共7000餘人,陣亡數據還沒出來,但至少在5000人以上。他們都是好樣的,面對兇殘的寇,他們沒有懦弱逃跑,而是用血之軀保衛國土。現在,讓我們為兩位將軍,以及所有犧牲的將士,還有那位犧牲的記者,默哀三分鐘!”沒人反對,也沒人說話。

大家靜坐著,思緒萬千,默默慨。

大概三分鐘過去,周赫煊開口道:“抗戰口號,這些年我已經喊得夠多。現在只剩下四個字,那就是——中國必勝!六年前,我是這樣說的,現在我還這樣說。中國必勝,本必敗。前提是,我們要奮起抵抗,我們有四萬萬同胞!就是四萬萬頭豬,咆哮著向本人衝鋒,也夠拱死本人的。那些投降論者,那些和平論者,請你們閉嘴吧!戰爭,只有戰爭,才能讓中國站起來,而不是如同朝鮮那般,在本人的統治下奴顏婢膝!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周赫煊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臺下五百多人漸漸跟唱,歌聲匯成一股洪在會場迴盪著。

跟胡適有著同樣心思的和評論者,此刻臉陰晴不定。有慚愧,也有憤懣,不一而足。

第823章【周赫煊能做的】七月二十九,北平、天津相繼淪陷。

北平乃中國之故都,在國人心中佔有重要意義。天津乃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經濟地位僅次於上海。這兩座城市被軍佔領,舉國為之震驚,全民抗的呼聲更加高漲。

四天之後,一艘從英國駛來的遠洋貨輪,終於抵達上海碼頭。

一隻只裝滿貨物的木箱,被搬運工抬到倉庫裡,密密麻麻堆積如山。

周赫煊抄起撬,把其中一隻箱子打開,說道:“杜兄,請過目!”杜月笙撿起箱中一個包裝盒,盒上印滿了英文。他自然不認識英文,卻認得幾個縮寫字母,驚訝道:“都是磺胺?”周赫煊點頭道:“八成是用於處理傷口的磺胺粉,剩下兩成是用於口服的磺胺片。”

“這得花多少錢啊?”杜月笙看著倉庫裡的一箱箱貨物。

周赫煊說:“略高於成本價購買,再算上運費,這批貨大概值300萬英鎊。”

“如今正值戰亂,這些藥品在中國出售,價錢起碼要翻十倍。”杜月笙驚歎說。

周赫煊突然抱拳,正道:“杜兄,愚弟有個不情之請。”

“但說無妨。”杜月笙笑道,對周赫煊接下來的話非常期待。

“這些藥品,我準備捐獻給抗戰將士,”周赫煊詳細解釋道,“照我估計,南方也快要打仗了,而且南方的戰爭必然從上海開始。希望杜兄能妥善保管好藥品,一旦淞滬抗戰爆發,請將它們付給戰時醫院。”杜月笙原本還以為,周赫煊要跟他聯手做生意,趁著國難之際大發戰爭財。沒想到實際價值上億法幣的藥品,周赫煊說捐就捐,而且還全權託付給他。杜月笙慚愧的同時,又到很惶恐,說道:“周老弟,這些藥品太過貴重,你還是親自捐出去吧。”周赫煊搖頭說:“我馬上就要離開上海,沒功夫妥善保管。南京中央又準備召開國防會議,各級軍事官員必然要做大調整,現在把藥品移給誰都不好。國黨的貪汙腐敗你是知道的,若把藥品早早給他們,必然被某些人倒賣牟利。思來想去,只有把藥品託付給杜兄,才是最好的選擇。”杜月笙對此猶豫不定,他雖然賺過許多黑心錢,也對價值億萬的磺胺藥很眼紅,但他更看重承諾和義氣。一旦答應幫周赫煊保管藥品,那就必須對此負責,否則他的名聲就要徹底壞掉。

這是一塊燙手山芋,若是消息洩,不僅本人會盯上,國黨的某些官員也會盯上,稍不注意就要出差錯。

太燙手了,杜月笙不敢接。

“拜託了,杜公!”周赫煊突然一揖到底,這是中國人的傳統大禮。

看到國際聞名的大學者給自己作揖,又想到這關乎無數抗戰將士的生命,杜月笙頓覺盪,生出一股豪邁之情。他熱血上湧,咬牙道:“先生請放心,只要我杜某人不死,誰都別想打這些藥品的主意!若上海真的爆發戰爭,我必然一箱不少的,把這些磺胺送到戰時醫院!如違此諾,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多謝!”周赫煊抱拳說。

“周老弟,事不宜遲,我先去安排一下。”杜月笙正道。

杜月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調來可靠的青幫子弟,將這間倉庫嚴密看守起來。他還故意說漏嘴,宣稱這批貨是從英國進口的馬口鐵,是要運到湖北去製作軍用罐頭的。

馬口鐵就是鍍錫鐵,此時的中國尚不能自行生產,屬於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

既然是馬口鐵,那麼看守嚴密就很容易理解了,青幫子弟變得積極起來,同時外人也不會過分打這批貨物的主意。

杜月笙把事情安排妥當,回來問道:“周老弟,海關那邊會不會走風聲?”周赫煊笑道:“放心吧,我早就打通關係了。藥品是搭運沙遜的貨物一起抵達的,入關的時候也只是象徵檢查,連箱子都沒打開過。”

“那就好。”杜月笙卸下最後的擔憂。

維克多·沙遜是上海首富,黑白兩道通吃,中外各國皆,除非故意找茬,否則海關人員不會仔細檢查他的貨物。

馬上就要爆發淞滬會戰了,周赫煊能做的,就是為抗戰將士捐獻藥品。

出廠價300萬英鎊的磺胺藥,足夠救治無數傷兵的生命,特別是在藥品奇缺的情況下,其在戰場上的作用並不輸於一個整編師。

要知道在抗戰時期,別說中國官兵,就連侵華軍都急需磺胺。以至於,軍把磺胺定為嚴格管制的軍用藥品,私自使用要被軍事法庭嚴厲處置。

周赫煊和歐尼斯、喬治六世合夥開設的英國皇家制藥廠,其下屬藥品研發實驗室,已經把費洛裡、錢恩請來做青黴素實驗。不過等到青黴素藥品問世,至少還得兩三年時間,真正推廣普及則需要更久——初期的青黴素生產成本太高。

在原時空,青黴素直到二戰結束,都沒有徹底普及開來,價錢更是高得離譜,在中國一支青黴素能抵一條小黃魚(金條)。

真正在二戰期間救命的,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還得靠磺胺類藥品。

前段時間,周赫煊跟孔祥熙一起前往英國,可不只是去參加英王加冕大典。足足耗費半個月時間,周赫煊才說服歐尼斯和喬治六世,兩人答應周赫煊在中國開辦磺胺藥品的分工廠。

前提條件是,中國工廠所生產的磺胺,只能在中國地區銷售。

周赫煊當然也可以繞開兩個合夥人單幹,畢竟藥品專利掌握在他手裡。但是,開設磺胺工廠太複雜,必須要有足夠多懂技術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都掌握在歐尼斯手中。

僅靠周赫煊拿錢來砸,很難招到足夠的人手。畢竟中國太偏僻落後,而且隨時可能爆發戰亂,對那些英國英沒有任何引力。

還有,周赫煊想要在重慶生產磺胺,必須把原材料工廠一起修建。這屬於大工程,沒有英王和歐尼斯的幫忙,搞起來極為耗時耗力。

即便如此,那些答應來中國工作的英國英,也要求提前簽訂合同。必須保證他們每隔兩年能回英國休長假,假期為半年時間,而且還要妥善安排他們的家屬,每人在中國必須有自己的高檔住宅,而薪水則是他們在英國的五倍。

為了支援抗戰,為了發展民族工業,周赫煊全都答應下來。

周赫煊打算招募國內最頂尖的生物化學家,跟在英國佬身邊學習,名義上是給英國佬當助手。兩年時間,足夠中國人把技術學到手了,到時候不想繼續幹的英國人可以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