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639章【順勢而為】蒙塔古·諾曼在進入談判狀態之後,渾身瀰漫著一股生人勿進的氣息。他同時擁有英國紳士的冷漠傲慢,以及美國銀行家的侵略,就好像一隻潛伏起來準備撲獵的獅子。
順便一提,蒙塔古·諾曼雖然是英國人,但他的家族銀行卻是一家美式銀行,他本人亦深受美國思想的影響。
周赫煊卻顯得雲淡風輕,笑盈盈地說:“中國市場對於英國的重要,想必已經不用我複述了。英國是在華投資最多、且獲利最豐厚的國家,一旦中國市場崩潰,損失最慘重的就是英國。”
“何以見得?”蒙塔古·諾曼依舊不動聲。
周赫煊有成竹道:“中國爆發白銀危機以後,本是最積極的,主動提出全方位的經濟合作。其次就是英國,一個多月前,英國就表示願意借款2000萬英鎊給中國。我聽說,英國內閣還專門成立了‘中國白銀問題委員會’,是這樣嗎?”
“你的消息很靈通。”蒙塔古·諾曼只能聳聳肩。
事實上,蒙塔古·諾曼就是“中國白銀問題委員會”的委員,從元旦到現在已經連續召開了兩次會議,專門分析中國的經濟形勢。再過兩天,他們還要召開第三次會議,可見有多麼急迫的想要“幫助”中國。
周赫煊說:“英國出手援助是必然的,我這次前來,只是希望你們儘快動手。”蒙塔古·諾曼好奇地問:“周,你好像對此很焦急?”
“是的,我很急,”周赫煊選擇了實話實說,“中國經濟被搞得一塌糊塗,而中國的那些掌權者,卻想要趁機為自己謀利。中國的領導人蔣介石,還有財政部長孔祥熙,他們想要利用這次機會,侵中國的民間資本。我是被他們邀請的參與者之一,我可以獲得很大的利益,但我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國家受到更大的傷害……”周赫煊把老蔣等人的計劃,原原本本說出來。蒙塔古·諾曼聽得一愣一愣的,隨即忍不住笑道:“中國的領導人還真是天才,計劃如此完美,我必須為他們鼓掌。”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周赫煊問道。
蒙塔古·諾曼道:“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形勢會進一步惡化,直到變成讓那些人滿意的程度。周,我要謝你,你剛才帶來的消息,讓我對中國的情況更加清楚了,這有利於我做出相應的佈置。”周赫煊說:“我知道你們想拖時間,英國很害怕本嗎?”
“英國當然不怕本,但必須考慮國際外影響,”蒙塔古·諾曼說,“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都不希望引起本的烈反應。所以,我們的態度,跟中國的領導人蔣介石先生一樣,必須讓中國經濟惡化下去,到時候再出手,本就沒什麼話可說了。”周赫煊搖頭道:“純屬多此一舉,不管你們什麼時候站出來,都破壞了本的計劃,本肯定會心懷不滿。”說著,周赫煊開始挑事了,“英國這樣做,只能讓美國得利。你應該知道,中國的領導人大部分屬於親美派,如果英國還保持觀望,到最後中國必然倒向美國。甚至於,美國將在中國進一步擴大市場,侵蝕英國的在華利益。還有,英國不盡快出手,中國很可能加入美元體系,難道英鎊不想跟美元競爭嗎?”蒙塔古·諾曼陷入了思考,就如周赫煊所說,英國顧忌最多的還是美國,本沒有把本看在眼裡。
如今的局勢其實很複雜,英國和美國想要聯手打擊元,但英鎊和美元又互為競爭,很有些三國爭霸的味道。而且,此時本和英國已經在鋒了,只有美國通過“白銀易”作壁上觀,使用“拖”字訣旁觀英國和本撕。
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貨幣戰爭已經打響,英國很想把中國拉入英鎊集團,並藉此恢復英國在華的鼎盛勢力,並以此獲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英國政府內部的看法是一致的,已經確定了要援助中國。
但具體該怎麼搞,英國佬卻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必須快刀斬亂麻,儘快把局勢穩定下來,這一派以財政部門為主;另一派覺得還要繼續觀望,因為遠東局勢太複雜了,這一派以外部門為主。
作為英國央行的掌舵人,蒙塔古·諾曼無疑處在關鍵位置,他倒向哪一派,那一派就能佔據上風。
很遺憾,蒙塔古·諾曼雖然也屬於財政部門的人,但他卻是個保守派。他暫時支持外部門的意見,認為應該穩妥行事,不急於對中國做出實質承諾。
思考片刻,蒙塔古·諾曼說:“既然中國的領導人想要拖時間,你怎麼可以保證,中國會很快接受英國的援助?”周赫煊笑道:“很簡單啊,只要放出一個利好消息:即英國在華銀行,將給中國的大企業、大銀行提供貸款,必然把蔣介石等人的計劃攪亂,他們會驚慌失措的與英國談判。這對你們是有利的,否則英國必然給美國做嫁衣。”歷史上,英國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成功幫助中國完成貨幣改革,中國的法幣也與英鎊掛鉤。但最後出來摘果子的卻是美國,中國法幣又變成與美元掛鉤,最終在遠東形成了以美元為主、英鎊為輔,共同打擊元的國際貨幣體系。
所以說羅斯福很厲害啊,美國啥都沒做,用一個“白銀易”拖住了局勢,還讓白銀集團大賺一筆。英國和本殫竭慮製造出詳細計劃,兩國都掏了不少真金白銀出來,最大的贏家卻變成美國。
周赫煊不斷說出中國的“內情”,又幫忙分析了美國那邊的計劃。如此一來,就讓蒙塔古·諾曼把局勢理解透徹了,不像以前那般再三疑慮。
蒙塔古·諾曼非常鬱悶的發現,他之前所做的一切佈置,都是在給美國政府開路,他這個金融之王變成了羅斯福的小弟。
周赫煊的優勢就在這裡,他清楚中國的情況,也瞭解美國的情況,還知道一些未來局勢的發展。雖然周赫煊的專業知識不足,但卻可以給蒙塔古·諾曼提供參考,把英國佬從美夢當中驚醒過來。
按照歷史發展,這次的中國白銀危機,本人跳得最歡,最後成了徹底的輸家。英國人緊隨其後,卻充當了美國的開路先鋒。美國人靜觀其變,最後卻吃得腦滿腸肥。
現在,蒙塔古·諾曼有點被周赫煊說服了,必然帶來巨大的變數。至少英國和美國會爭得很歡,美國也會提前入局,中國能在其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周,你真是個糟糕的說客,”蒙塔古·諾曼笑道,“你不該把中國的底牌都說出來,這隻能有利於英國的談判。”周赫煊也笑道:“所以,你被我說服了?”
“或許吧。”蒙塔古·諾曼不置可否。
就像蒙塔古·諾曼所言,周赫煊這次的表現很糟糕,完全沒有頂級縱橫家的風範。但他卻成功了,把所有情況都講明,順勢而為即可。
因為,英國和中國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是一致的,大家有共同的敵人——本和美國。
第640章【貪婪的英國人】1935年1月12,英國內閣的臨時機構“中國白銀問題委員會”,在倫敦召開第三次會議。
會議分析了中國形勢,認為中國放棄現有幣制,並將貨幣與英鎊掛鉤、採取英鎊匯率標準,從技術角度來看是可行的。英國政府應該給中國提供借款,這筆借款將以中國白銀儲備為擔保,中國的現銀必須售出,而美國則是唯一的買家。
好吧,不管是英國、美國,還是蔣介石和孔祥熙,都希望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因為中國實在沒錢了,必須以此套取資金,獲得最基本的外匯儲備,以防止新發行的貨幣崩潰。
英國不可能自己買中國白銀,因為國際銀價太高,英國買多少就虧多少。
與此同時,為了穩定中國的金融市場。英國又將賣給中國一些白銀,增加中國的白銀儲備,並從中使英國大賺一筆——中國購買白銀的錢,則以英國借款的方式提供,以中國的海關關稅為擔保。
這種三方易看起來很扯淡,獲利最大的就是英國,順便還能初步把中國幣制改革與英鎊綁定。
跟歷史發展不同的是,這一次英國沒有再建議由英法美四國共同解決,而是直接派遣經濟專家訪華。
2月5,宋子文已經回國,受到老蔣的緊急召見,在場的還有財政部長孔祥熙。
蔣介石看起來臉很差,因為他被英國佬威脅了。英國經濟專家隱約透,英國在華銀行將提供貸款,扶持中國的大企業和地方銀行渡過難關,這完全打亂了蔣介石和孔祥熙收割民間資本的節奏。
“子文,你看看這個吧。”蔣介石扔出一份文件。
文件足有十多頁,前面是中國向美國售賣白銀,然後由英國提供白銀和貸款,並幫助中國完成貨幣改革。後面還有許多附加條件,概括起來大致為四點:第一,用中國關稅做擔保獲取英國貸款,為了保證貸款的歸還,中國必須保留英籍總稅務司對海關的管理,總稅務司應有包括招聘外籍職員在內的足夠權力;第二,控制貸款使用,只限於幣制改革用途;第三,改組中央銀行,聘請英國顧問;第四,改革預算。
“這個方案很好啊。”宋子文笑了笑,心裡卻在吃驚,他對周赫煊的外能力到極為驚訝。
“好什麼好!”蔣介石指著附加條款的第一項,氣憤道,“保留英籍總稅務司對海關的管理,總稅務司應有包括招聘外籍職員在內的足夠權力!英國人想幹什麼,把民國當成滿清嗎?還想繼續控制中國海關!”中國收回海關的談判曠持久,直到兩年前,才真正收回了關稅自主權。雖然海關總稅務司依舊保留,司長仍由英國人擔任,海關外籍高級職員是中國高級職員的十倍,但不可否認,南京政府在關稅一事上已經有發言權了。
周赫煊萬萬想不到,英國佬居然如此貪婪,想要趁機重新把控中國海關。
唉,外人員的無奈就在此處,雖然能夠推動歷史進程,但在關鍵地方卻做不了主。蔣介石有自己的算盤,英國佬又何嘗不明,兩邊都試圖獲取最大的利益。
宋子文說:“關稅方面,肯定不能答應英國,我們好不容易才關稅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