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7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記者畢瑞爾掏出記事本說:“你剛才講,白銀法案對美國人民非常不利,但你說的那些都看不見、摸不著。你能說一些其他的,對普通美國人有切身影響的內容嗎?”周赫煊笑著反問:“你有沒有覺到,美國物價漲了?”畢瑞爾似乎有些懂經濟,他說:“美國的物價確實上漲了,但那是美國放棄金本位所帶來的必然影響。”周赫煊微笑著指向宋子文:“這種專業問題,還是由宋先生來解釋吧。”宋子文慢悠悠站起來,用利的英文說:“我們把1931年設定為美國物價基期,當年的美國物價指數為100。在1933年美元放棄金本位以前,美國物價是逐年遞減的,1930年為115,1931年為100,1932年為88.5。美元放棄金本位以後,1933年美國物價指數漲到90,只漲了1.5左右。而直到美國政府出臺白銀法案,美國物價指數一年內猛增10多點,到現在已經突破100的基數了。”周赫煊概括道:“也即是說,白銀法案出臺以後,美國物價在一年之內漲了10%以上。”兩人煞有介事的一唱一和,其實在玩偷換概念的把戲。白銀法案雖然導致美國物價上漲,但美元放棄金本位的影響更大,專業人士一眼便能看穿他們在胡扯。

但那個記者卻是半吊子,驚訝道:“為什麼會這樣?”宋子文繼續忽悠道:“白銀法案說穿了,就是利用政府法令,以及政府財政,強行拉昇白銀價格。這是違反市場經濟規矩的,只能讓白銀集團獲益,而全美國人民都要為此買單。我們來詳細分析就知道……”宋子文東拉西扯說了一大堆,時不時蹦出一些專業術語,聽得那個記者一愣一愣的。

總的來講,宋子文說的都是真相,白銀法案確實違背經濟規律,確實只能讓白銀集團獲益,確實要讓全美國人民買單。但是,它對美國的影響並不大,因白銀法案而增長的物價,遠遠比不上放棄金本位帶來的後果。

但這就夠了,足以引起普通美國人的憤怒——老子都活得那麼慘了,你們這些資本家還要血,簡直不可饒恕!

有時候,說假話不如說真話。

真話說一半,留一半,讓對方無從辯解,這才是忽悠的最高境界。

周赫煊早就跟宋子文商量好了,他們就是想挑起美國民間輿論,給羅斯福和各州政府的官員施壓。

等宋子文把白銀法案的負面影響解釋完畢,在場的美國人頓時炸了,嚶嚶嗡嗡的詛咒著那些白銀資本家。

記者畢瑞爾又問道:“這樣的不利政策,為什麼美國政府還能通過呢?”你沒猜錯,這個記者就是託,周赫煊請來搞大新聞的托兒。

周赫煊笑道:“還是請宋先生來解釋吧。”宋子文早就進入了忽悠狀態,他說:“美國是傳統的白銀生產大國,美國資本控制著世界白銀產量的70%左右。但實際上,白銀工業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並不重要,遠遠少於花生、馬鈴薯的產值,更別提小麥和棉花的產值了。但是,美國白銀產地很集中,分佈在猶他、愛達華、蒙大拿等西部七州。這七個產銀州的參議員,控制了美國參議院七分之一的投票權,形成了所謂的白銀集團。美國政府和政客們,只有取悅白銀集團,才能獲得這七個州的投票,才能順利的通過其他政策和法案。”周赫煊再次補刀:“也就是說,即便羅斯福總統知道白銀法案對國家和人民不利,為了獲取白銀集團的支持,他也必須捏著鼻子認了。而白銀法案剝削的是美國人民,沒有損害其他州的議員利益,所以其他州的議員雖不贊成,但也不會反對。包括諸位所在的加州,加州人民不能從白銀法案中獲得一分錢,卻必須為白銀法案買單。你們平時買東西,本來只需要九美元的商品,現在必須要十美元才能買到。”

“噢,上帝,那些資本家可真是混蛋!”

“我就說今年的物價漲得這麼厲害,實在太反常了。”

“狗孃養的資本家,都是血鬼!”

“羅斯福和那些議員也該死。”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反對資本家的剝削!”

“……”在戲院中的那些美國白人,大部分來自於文化界和藝術界。他們是極容易被煽動的,而且本身對經濟毫不瞭解,現在已經有人打算寫文章抨擊政府,甚至是組織示威遊行了。

《舊金山紀事報》的記者畢瑞爾,此刻心裡已經樂開花,大新聞啊大新聞。自己搞出這樣的大新聞,怎麼著也該升職加薪了吧。

舊金山的市長羅士同樣面帶笑容,他所在的加州並非產銀州,這裡的官員並不在乎白銀法案是否能維持。也即是說,周赫煊把事情鬧得再大,加州的官員們也無所謂。

相反的,如果羅士能夠公開做幾場演講,號召人民反對白銀法案,他還能因此獲得巨大聲望,這些都是今後的政治資本啊。

只有範鶴言有些害怕,悄悄問道:“宋先生,我們這樣搞,不會惹怒美國政府吧?到時候就沒得談了。”宋子文笑道:“如果不這樣搞,你以為就能談下去嗎?白銀集團已經政治綁架了羅斯福,他們在參議院有七分之一的投票權,羅斯福不會為了中國而得罪白銀集團。”

“但……但……還是不妥啊。”範鶴言心虛地說。

宋子文直接拆穿範鶴言的想法,奚落道:“你是怕惹怒了美國政府,回國以後不好差吧?”

“呵呵,宋先生說笑了。”範鶴言臉尷尬,心裡忍不住吐槽:難怪你在南京得罪那麼多人,連財政部長都幹不下去了,這種事情怎麼能當面說出來!

第628章【忽悠效果遠超預期】《舊金山紀事報》雖是美國西海岸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但它的主要讀者集中在加州北部和中部。只要討好了加州本地讀者,報道引起本地讀者的注意,那麼就完全不愁銷量。

就在周赫煊發表演講的第二天,《舊金山紀事報》就在次版頭條刊登相關內容,新聞標題為《白銀法案正在把美國推進深淵》。

不僅如此,美國左翼作家拉夫(PhilipRahv)也藉機開火,在《黨派評論》雜誌發表文章道:“美國白銀法案的頒佈,首先是喪失國格的體現。1933年7月,也就是去年,美國、中國、印度等八個產銀或用銀大國,在倫敦世界經濟會議上籤署《國際白銀協定》,為了穩定國際銀價,規定美國政府每年購銀不得超過3500萬盎司。然而,距離《國際白銀協定》簽署才不到一年,美國就頒佈白銀法案,等於單方面撕毀了這一國際協定。”

“美國違背了它所承擔的穩定銀價的國際義務,必然帶來一系列國際問題。這種單方面毀約的行為,不是一個大國應該做出來的,美國將逐漸失去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

“或許有人會說,只要能幫助美國擺脫大蕭條,那麼一切背信的行為都是值得的。但白銀法案對美國害大於利,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銀本位,白銀的價值實際上是走跌的。而美國靠法律和國家購買拉昇銀價,等於把有限的國家財政,用於購買價值不斷降低的白銀。從銀價走勢來看,美國政府的投資是賺到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美國只能不斷購買白銀才能保持銀價,一旦出售,必然造成銀價狂跌。這是一個無底,賺錢的只有白銀集團。”

“白銀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提高了物價。這是資本家所樂意看到的,因為能夠刺工業生產,幫助美國走出經濟危機。但我們應該看到,物價雖然漲了,人民的收入卻沒有相應增長,反而導致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難。”

“在遠東,美國正在引起中國的敵視,因為白銀法案導致中國金融混亂。中國人抵制美國貨的行為,必然導致美國商品的出口縮減,真正得益的只有英國、法國、德國和本。”

“萬惡的資本家,正在給美國人民脖子上繫繩索,羅斯福總統已經被白銀集團綁架了。美國的大蕭條並未終結,這只是一個開始,資本家正在用另一種方式,掠奪美國人民的最後一分錢,搶走美國人民最後一塊麵包……”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美國,屬於一個群魔亂舞的時代。

不僅自由主義和民權運動興起,左翼思想也如洪水般氾濫,無數美國人開始研究共產主義,甚至有人喊出:“只有共產主義能救美國!”而《黨派評論》,就是這麼一份左翼雜誌,雖然創刊只有半年時間,但已經成了美國公共知識分子的大本營。

公知是啥模樣,大家都很清楚,美國大蕭條期間最不缺的就是公知。他們動輒抨擊政府和政策,甚至公開質疑美國政體的合理,罵得越狠,讀者就越喜歡,誰讓美國人民生活得如此艱難呢。

此時此刻的美國,整個國家都有一種左傾的徵兆。

當然,美國右翼勢力也很強大,但白銀法案毫無疑問是與右翼思想背道而馳的。右翼主張在經濟上自由放任,希望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越來越少,這正好和羅斯福新政嚴重衝突。

一旦有報紙開始質疑“白銀法案”,美國的左翼和右翼就同時跳出來,開始對現任政府進行脫口大罵。左翼分子帶著“為民請命”的責任,而右翼分子則純粹是為了反對羅斯福新政——羅斯福得罪的人太多了。

周赫煊僅僅只做了一次演講,就直接把加州的輿論烽火點燃了,並且往鄰近的幾個州不斷擴散,效果好得連周赫煊自己都不敢相信。

大蕭條的美國,本就是一隻民意火藥桶。

除此之外,周赫煊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是國際知名學者,他曾成功預言經濟危機,他寫出過風靡全美國的《泰坦尼克號》,一言一行都受到美國媒體的關注。

如果換成宋子文,就肯定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為他在美國本無人關注。

在周赫煊抵達美國的第六天,舊金山街頭就出現示威遊行,緊接著是洛杉磯那邊,無數民眾呼籲政府取消白銀法案。

“局面怎會發展得這麼快?”宋子文吃驚的翻閱著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