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沒事,沒事,是我讓你為難了。”沈從文尷尬地笑道。
陳西瀅是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當初胡適、徐志摩曾經寫信,推薦沈從文去武漢大學做教授。但沈從文實在太LOW了,既沒有留過洋,也沒有受過國內高等教育,武大的校長本不認可沈從文的教授資格。
即便有陳西瀅、胡適和徐志摩的推薦,沈從文也被武漢大學拒之門外,只能灰溜溜跑去青島大學教書。
袁昌英見沈從文處境尷尬,知道他不喜歡提這種事,立即轉移話題道:“聽說祥符禪寺已經聚集了幾十號人,想必很熱鬧吧。”
“志摩真要出家為僧?”凌淑華擔憂道。她和徐志摩是無話不談的知己,因為徐志摩,凌淑華甚至跟林徽因反目成仇。
“怎麼可能,哈哈,”陳西瀅屬於絕對的理主義者,不相信任何宗教,他分析說,“適之兄發來的電報,文字中明顯帶著惡趣味,顯然對志摩出家一事毫不擔心。”沈從文對徐志摩的近況比較瞭解,他說:“若是志摩真的出家,對他而言未免不是一個好的結果。”凌淑華立即反駁:“一代才子出家為僧,這是中國文壇之不幸!”沈從文嘿嘿兩聲不予反駁,他跟凌淑華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面對這種眼高於頂的官宦小姐,沈從文骨子裡帶著強烈的自卑。
幾人說說笑笑,不多時已經來到太湖邊上,碰到守在岸邊的徐家下人。
當他們進入寺院時,突然看到啼笑皆非的一幕——只見大雄寶殿前方掛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紀念志摩先生出家之朋友歡送會”字樣。周赫煊、胡適、張嘉鑄、宋舫四人,一起架著徐志摩出來,本無視徐志摩的掙扎。
徐志摩穿著一件海青僧衣,髮型變成了大光頭,驚慌失措的大喊:“幹什麼?快放開我!誰准許你們剃我頭髮……快放開啊,你們這些強盜!我要下山,我要回上海!快放開……”張嘉鑄安說:“志摩兄,你別急嘛。你難得有出家的念頭,怎麼也要留些紀念。”陳夢家和徐振飛抬來一張太師椅,安放在殿前空地上,嬉笑道:“法座已經就位,請志摩先生入座!”徐志摩被周赫煊他們拖過來,死死按在太師椅上坐好。
《大公報》記者陳良吉端起相機,半跪在他們的前方,一臉笑意道:“志摩大師,請不要亂動,我要給你拍出家紀念照了。”
“不準拍,再拍我殺了你!”徐志摩快瘋了。
大雄寶殿前有好幾十人圍觀,他們都是徐志摩的親朋好友,此刻臉上全都帶著幸災樂禍的表情,紛紛起鬨道:“志摩,你就別掙扎了。”
“今天不拍照就扒你衣裳。”
“志摩的光頭真圓啊。”
“志摩出家的照片,明天肯定能夠登上《大公報》頭條。”
“逢此盛會,不虛此行。”
“等一下,我覺得應該給志摩換一身袈裟。”
“……”第596章【狂歡晚宴】“咔嚓,咔嚓……”照相機連續響起快門聲,徐志摩已經放棄了無謂的掙扎,無打采的攤在太師椅上,一副被玩壞了的樣子。
現在才是真的了無生趣啊!
那該死的《大公報》記者陳良吉,居然還笑著說:“徐先生,提起點神來,今天是你的大好子,我們把照片拍漂亮一些。”
“你夠了!”徐志摩突然坐起來大吼。
陳良吉笑道:“對,就是這樣,不過你的表情應該祥和一點,不然就變成怒目金剛了。”徐志摩氣得發笑,繼而意興闌珊道:“你愛怎樣,就怎樣吧。”張嘉鑄招呼眾人說:“大家都過來吧,咱們跟志摩一起合影,這種機會難得啊。”此言一出,現場頓時熱鬧起來,一個個來到徐志摩身邊勾肩搭背。幸好丘吉爾的招牌動作還未問世,否則估計有不少人亮出合影大殺器——剪刀手。
楊端六大笑:“他們真是玩得開啊。”
“志摩都快崩潰了。”凌淑華有些不忍。
陳西瀅樂道:“沒事的,我們也過去吧。”蘇雪林忍俊不道:“真是沒想到,徐大才子也有這樣狼狽的時刻。”跟袁昌英、凌淑華的顯赫家世比起來,蘇雪林就要差得多了,她爺爺只不過是前清的縣太爺而已,父親也沒當什麼大官。所以她後來在回憶散文中,提起早年跟凌淑華、袁昌英的情,用的是“攀上關係”這種詞彙。
而在論及徐志摩的時候,蘇雪林幾乎是用一種妹的口吻在講述,還把去聽徐志摩的演講形容為“瞻仰”。
在蘇雪林的心目中,徐志摩是高大的、光輝的、睿智的,猶如散發著萬丈光芒的太陽。
此時此刻,偶像的形象徹底崩塌了,只剩下一個被人玩壞的大光頭。
蘇雪林跟著湊了過去,她雖然在文壇名頭響亮,是無數文學愛好者心目中的女神,但在這種場合卻極不起眼。周圍隨便拎出來一個,都可以將蘇雪林碾壓,她只能默默的站在邊上跟眾人合影。
徐申如笑盈盈的站得老遠,任由自己的兒子被人擺。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很周赫煊等人的行為,原因很簡單,越荒唐熱鬧越好,沒聽徐志摩剛才都吵著要回上海了嗎?
大家都很明白,雖然表面上是在作徐志摩,真正目的是要徹底打消徐志摩出家的念頭。
合影完畢,周赫煊拍手笑道:“諸位先生、女士,咱們的歡送大會明天正式舉行,今天晚上安排了火鍋宴。大家吃好喝好,飯錢都記載志摩法師的身上,以後他下山化緣慢慢還債!”
“好,吃火鍋了!”張嘉鑄第一個跟著起鬨。
徐家的下人已經在竹林裡安置好十口大鍋,寺裡的和尚也被請來一起用餐。火鍋底油用的是菜籽油,食材也是清一的素菜,酒沒有,茶管夠,反正不能讓僧眾們破戒。
眾人呼朋引伴,五六個聚成單獨的小圈子,各自圍著一口大鍋暢聊起來。
太陽還未下山,竹林裡依舊炎熱。但如此多的好朋友聚會,大家說起種種趣事,回憶著彼此的經歷,即便汗水個不停也興高采烈。
最喜歡寫回憶散文的蘇雪林,70年代在臺灣寫了一篇《憶祥符禪會》:“那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壇盛會,五十餘位學者名人共聚太湖之畔,用王羲之的話來說,就是‘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我與朋友袁蘭子(袁昌英)、凌淑華,以及她們的丈夫結伴而來,途中遇到沈從文和他的太太張兆和女士。”
“大家乘船飄過太湖,來到祥符禪寺時的場面,猛的嚇了我一大跳。無數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徐志摩先生,被剃去頭髮,由周明誠、胡適之、宋舫、張嘉鑄四位先生拖出來,被按在椅子上供記者拍照。說句對徐大詩人不敬的話,當時聽到他憤怒無助的吼聲,讓我聯想起鄉下殺豬……”
“那天傍晚吃的是火鍋,每個人不論身份名望,俱都席地而坐。我因此結識了周赫煊先生、梁思成先生、陸小曼女士、金嶽霖先生、宋舫先生、陳夢家先生……這個名單可以排很長。對了,還有阮玲玉小姐,她是當時紅遍全國的大明星。”
“周赫煊先生本人,比報紙上的照片更加英俊。他個子很高,足有180多公分,我站在他身邊只及肩膀。他最好看的是眉和眼睛,兩條眉就像心修裁過一樣,猶如兩把鋒利的長刀。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眸子反著火光如同星辰。當時我就在想,傳說中的‘星目劍眉’大抵便是這樣吧。”
“周赫煊先生的言行舉止很隨意,這一點跟徐志摩先生截然不同。徐大才子在聚會的時候,雖然也詼諧幽默,但他能夠照顧每個人的情緒,而且總是風度翩翩保持形象。而周先生呢,他肆無忌憚的開玩笑,若是你跟他關係很,那就千萬擔心別被他提起糗事。他挖苦起人來,簡直尖酸刻薄,讓人哭笑不得,而又生不出反。”
“後來我仔細想想,周先生其實是個極聰明的人。他開玩笑也是要挑對象的,比如心思的沈從文,周先生就絕對不取笑挖苦,因為這種做法會讓沈從文難以下臺……”咱們回到現實,周赫煊折下兩竹枝,打著拍子大聲起鬨:“唱一個,唱一個,適之兄該你了,記得要反串啊!”胡適鬱悶的站起來,他剛才划拳輸了,必須當眾表演節目。他瞪了周赫煊一眼,突然翹起蘭花指,細著嗓子唱《紅娘》:“小姐小姐多丰采,君瑞君瑞大雅才。風不用千金買,月移花影玉人來。今宵勾卻相思債,一雙情侶稱心懷……”
“好!”眾人拍手喝彩,好些個已經笑得肚子痛了,胡適反串花旦的模樣實在太滑稽。
周赫煊又找到祥符禪寺的方丈,拖著老和尚的袖子說:“來來來,中庸法師,我們也來劃幾拳。”中庸法師擺手苦笑:“老衲就不必了吧。”
“今天不拘老幼僧俗,中庸法師且盡興。”周赫煊早就看出這老和尚是個妙人。
寺院的僧眾們,頓時對周赫煊怒目而視,認為他的舉動褻瀆了方丈。
中庸法師的表現,卻讓他的徒弟們大跌眼鏡,笑眯眯地說:“那咱倆就走一個?”
“來吧!”周赫煊道。
中庸法師立即出拳:“五魁首啊!”
“六六六啊!”
“八匹馬啊!”
“滿堂紅啊!”
“……”看著自家的方丈划拳吆喝,僧眾們已經驚呆了,瞬間覺三觀盡毀。
隨著中庸法師的加入,今晚的宴會達到最高,就連最矜持的阮玲玉都玩瘋了。
誰又能想到,在四年以後,侵華軍進山掃蕩,遭到當地抗武裝的頑強抵抗。軍氣急敗壞之下,竟然放火燒寺。中庸法師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帶領僧眾奮起抗擊,全寺十六個和尚死傷殆盡,只剩下一個殘疾僧人守此香火。
眼前的這些僧眾,都是未來的抗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