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2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本來孟小冬還想接著演下去,結果戲院方面突然接到警告,《花蕊夫人》隨即被南京政府演。演的理由很簡單:這齣戲不尊重歷史,對觀眾進行了錯誤引導。

按照如此標準,那乾脆把《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也了。華雄是孫堅死的,跟關二爺沒啥關係;方臘是辛興宗俘虜的,也沒魯智深和武松啥事兒。

所以《三國》、《水滸》都歪曲歷史啊,了屬於合情合理。

不管如何,反正《花蕊夫人》在南京是演不成了,或許回到北方還可以繼續。

雖然新戲被,但孟小冬在南京名氣大漲,“冬皇”之稱號實至名歸。連帶著,費雯麗也被眾多戲知曉,畢竟她是迄今為止唯一正式登臺唱京劇的洋人。

甚至連國黨的機關刊物《中央報》,都隆重報道了費雯麗的登臺亮相:“費氏雯麗者,英國之貴女也。其父費老先生乃神藥磺胺的發明人,擁有爵士頭銜,曾為大英帝國駐印度軍官。費雯麗小姐因主演舞臺劇《泰坦尼克號》而享譽英倫,是倫敦最炙手可熱的大明星。周赫煊先生去載遊歷歐洲,其深厚之學識、翩翩之風度、優雅之談吐,令費小姐大為著。費小姐遂放棄在英國的地位與榮耀,自願隨周先生移居中國。我中華博大深之文化藝術,亦讓費小姐沉其中不可自拔,夜苦練京劇技藝……中國為何能引英國貴女長居於斯?蓋因偉大領袖蔣委員長的英明領導,使得中國正益繁榮富強,取得令世人矚目之成就……”整篇報道亂七八糟,十句話裡倒有九句是假的,但卻引起社會的巨大反響。

英國貴族之女啊,還是英國的大明星,還是英國的富豪千金。如此顯赫的家世、驚人的美貌,竟然願意長期居住在中國,並且苦練京劇技藝,極大的滿足了國人的虛榮心。

各種報紙競相轉載報道,費雯麗分分鐘成為名人,連帶著上海那邊的婦女雜誌都跑來邀約拍照,說想把費雯麗定為下一期的封面女郎。

即便是思想進步的愛國青年,也不覺得周赫煊搞婚外戀有什麼錯,反而認為周赫煊在為國爭光。

還特麼有八卦小報展開聯想,編造出關於周赫煊和費雯麗的異國愛情故事。無非是才子佳人那一套,周赫煊憑藉英俊的相貌和過人的才華,讓英國貴族之女一見傾心、非君不嫁,不惜和家族鬧翻跑到中國來做姨太太。

簡直完美,老百姓就喜歡這種調調。……“嗚!轟隆隆~~~~”火車在鐵軌上奔馳著,半截高檔車廂被包下,成為周赫煊跟老婆兒女們的專屬空間。

費雯麗鬱悶地看著報紙,她已經能夠勉強用中文閱讀了,不高興地說:“這些報紙怎麼都亂寫!我本不姓費,就算我的中文名字姓費,但我的父親也不姓費啊。我爸爸才40多歲,中國的報紙居然稱呼他為‘費老先生’,簡直……簡直……”孟小冬提醒道:“豈有此理。”

“對,簡直豈有此理!”費雯麗氣呼呼地說。

小靈均好奇地問:“媽媽,豈有此理是什麼意思?”孟小冬笑著解釋:“豈有此理是一個成語,是指某人的言行,或者某種事物非常荒謬。”小靈均又問:“那什麼是荒謬呢?”孟小冬說:“荒謬就是荒唐。”小靈均歪著腦袋繼續問:“那什麼是荒唐呢?”

“荒唐就是……就是……”孟小冬搜腸刮肚不知如何形容,不耐煩道,“你別問那麼多,以後慢慢就知道了。”周赫煊樂得直笑,比較形象的解釋說:“靈均,假如弟弟壞了你最心愛的玩具,而且他還不跟你道歉,還不覺得自己做錯了,那你就可以很生氣地對弟弟說:豈有此理!”

“哦!”小靈均煞有介事的點頭,也不知裝懂還是真懂,突然指著旁邊的小維烈,“你豈有此理!”小維烈連連搖頭:“姐姐,你的布娃娃不是我壞的。”小靈均吃驚道:“什麼!我的布娃娃被壞了?”小維烈繼續搖頭:“不是我壞的。”

“那你怎麼知道布娃娃壞了?”小靈均質問道。

小維烈啞口無言,他確實不擅長說話,更不知道該如何狡辯。

“肯定是你!”

“不是我!”

“肯定是!”

“不是!”

“……”姐弟倆立即吵起來,吵來吵去就那麼幾句。靈均已經4歲零5個月大,維烈也有3歲零6個月,放後世早就該送去讀幼兒園了。

張樂怡在旁邊笑盈盈看著,沒有任何勸架的想法。她希望兒子能夠多運動、多說話,巴不得小孩兒天天吵架呢。

費雯麗聽著有些心煩,對周赫煊說:“煊,我在中國已經有點膩了,我想去美國看看。”周赫煊說:“過段時間吧,我陪你一起。”

“好啊,”費雯麗喜道,她話音剛落,突然捂著嘴乾嘔起來:“嘔……”張樂怡和孟小冬對視一眼,已經有了大致判斷——這洋婆子,估計是懷孕了。

第556章【小人暗算】由於突然懷孕,費雯麗前往美國的計劃擱淺了,她得留在中國安心養胎。

回到天津,周赫煊整天都關在家裡,看書、讀報、寫作、編稿、陪老婆孩子,每天的生活瀟灑而充實。

就在這個時候,北平突然爆出個大新聞——當故宮博物院的前後五批、數十萬件珍寶運抵上海時,南京最高法院檢察官朱樹森突然出動,帶人坐火車前往故宮查封會計科,原因是有人控告易培基和李宗侗侵佔盜賣文物。

誰在搞事?

當然是張繼,還有他的老婆崔振華。

崔振華雖然是個女人,但卻擔任國黨中央監察委員,在職務上並不輸給自己的丈夫。

如果說行政院秘書長褚民誼只是懼內,那張繼就是怕老婆怕到要死。

曾經有一次,張繼的好友彭濟群登門拜訪,由於二人私很好,彭濟群不等傭人通報就直接進屋。結果發現張繼跪在客廳,周圍還站著他的幾個子女,子崔振華手拿皮鞭痛打丈夫,幾個子女嚇得本不敢勸。

打人的崔振華有些不好意思,被打的張繼卻滿不在乎,說道:“彭兄,請不要管,我太太是好人,讓她打打出氣。”饒是彭濟群見多識廣,也沒遇到過這種陣仗,尷尬得掉頭就走。

還有一次,國黨中央執行委員、立法院院長居正,前往張繼家裡拜年。來到張家大門前,發現門口放著個馬桶,居正覺得很奇怪,隨行的人說:一定是張夫人又罰丈夫刷馬桶了。

居正好奇地走進去,只見張繼跪在客廳,他連忙跑去攙扶。張繼擺手道:“這是我家裡的事,請君不要過問。”居正只好寒暄幾句急忙離開,出門後對同伴說:“這張繼的好脾氣都用在家裡了,跟我倒是爭來爭去。”崔振華其實平常待人非常和氣,雍容端莊,頗有大家閨秀的模樣,不清楚的都以為她是個好女人。

然而,誣陷易培基盜賣文物一案,就是崔振華這個母老虎挑起的。她覺得自己的丈夫擔任司法院副院長,又兼全國文物管理委員會主席,居然無法控故宮的大權,簡直就是不可饒恕。

不僅如此,易培基以前還得罪過崔振華。當初易培基因病沒有到故宮赴任,按理應該由副院長張繼主持工作,但易培基不同意,對人說:“溥泉(張繼)神經,又要聽神經太太(崔振華)的支配,不能讓他在故宮當家。”易培基正是因此得罪張繼、崔振華夫婦,崔振華這次新仇舊恨一起算,準備把易培基往死裡整。

如今中國的最高法院檢察署署長鄭烈,是張繼一手提拔起來的。崔振華勾結鄭烈,暗地裡多方串聯,同時賄買證人,一上來就給易培基扣了頂盜賣文物的罪名,並派遣檢察官前往故宮扣押相關人員。

事發後,易培基憤然辭職,呈文向國黨中央監察委員會、行政院和司法部,反訴崔振華和鄭烈聯合誣陷。

崔振華那是真正的蛇蠍小人啊,他們收買報紙大肆報道易培基貪汙文物,並且已經去向不明,有可能是畏罪潛逃。

全國輿論譁然,易培基和女婿李宗侗(故宮博物院秘書長)瞬間被千夫所指。

當易培基提出辭職並反訴崔振華時,崔振華又買通報紙,報道“易培基奉令去職”,把“主動辭職”歪曲成“被迫停職”。

各大報紙紛紛跟進報道,老百姓見易培基都被“免職”了,更加確信易培基、李宗侗二人監守自盜。

易培基百口莫辯,氣得直接病倒,現在只等著法院開庭審理。然而崔振華又玩陰謀詭計,她利用職務之便,將此案從最高法院轉移到南京地方法院,南京地方法院裡頭都是張繼提拔起來的親信,這特麼相當於既當原告、又當裁判。

此案定於1934年2月開庭,周赫煊1月份專門跑去故宮,找到易培基問:“易院長,你準備得如何了?”易培基氣憤地說:“玄伯(李宗侗)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妥當,我還請了大律師劉崇佑做辯護。此案十拿九穩,就是徹頭徹尾的誣陷,我在北平等著真相大白的好消息。”

“你不準備去南京出庭?”周赫煊驚訝道。

易培基說:“不用,我懶得跟那幫陰謀小人對質。”周赫煊苦笑道:“你如果不親自出庭,恐怕報紙又要胡亂報道了,說你心虛理虧不敢面。”易培基擺手道:“清者自清,我相信法律會還我公道。多謝周先生好意了!”周赫煊勸道:“易院長,你最好還是親自去一趟南京。”

“真不需要,”易培基冷笑著說,“我沒做過那些事,南京地方法院總不能胡亂判罰。”周赫煊心中暗自嘆,小人藏雞雞,君子袒蛋蛋,易培基這次是有得受了。

當清高學者遇到官僚小人,誰會倒黴吃虧,用腳趾頭都能猜到。

果不其然,當2月初開庭時,易培基請來的大律師雖然很給力,駁得原告方律師啞口無言,但南京地方法院卻不輕易放過易培基,只以案情複雜為理由宣佈延期審理,並沒有當場宣佈易培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