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也不好再勸,轉而說起長城抗戰。楊杏佛對此義憤填膺,大罵蔣介石不分輕重,居然對寇的大舉進攻不管不顧。
順便一提,此時蔣介石正在全力“剿匪”,一個兵都沒有派來北邊幫忙。直到寇都佔領了熱河的省會承德,礙於全國喧囂的輿論,蔣介石才調了三個師去長城抗,其中一個師還是中原大戰前整合雜牌部隊而成,雖然編制最齊整,但武器裝備卻比較落後。
楊杏佛罵了一通,再喝下幾杯酒,便開始有些上頭了。不過他自制力很好,到了微醉狀態堅決不肯再飲,直說明天還有正事要辦。
楊杏佛的正事是什麼?
當然是跟中央政府唱對臺戲,而且動作非常快。
隔,一封揭監獄黑幕的英文信件,就在報紙上被披,甚至作為民權同盟的宣傳資料廣為散發。
這封信,多半是那天探視監獄時,地下黨偷偷給楊杏佛的。也不知他們用了什麼方法,周赫煊當時居然沒有發現,或許是最後握手時給的吧。
在孫夫人、魯迅等人的刻意推動下,整個左聯和許多媒體都幫忙宣傳,甚至捅到了世界各國的報紙上,一時間鬧得輿論譁然。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胡適還是從報紙上得知此事,然後立刻給楊杏佛打電話,把這位老朋友大罵一通。他仔細回想整個事件的經過,立即明白自己被坑了——北平分會成立當天就去監獄探視,第二天披監獄黑幕的英文信就被公開,說不是事先策劃好的,誰信啊?
胡適到最憤怒的,是他本不知道有什麼英文信,從頭到尾都被矇在鼓裡。而楊杏佛等人,還在宣傳的時候用了他胡適的名號,口口聲聲說胡適是監獄黑幕的見證者。
老子真是大傻瓜!
胡適覺得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
天可憐見,他探視監獄的當天,就給王卓然提了建議,要求改善犯人的生活條件。王卓然還給他回了信,說已經告之張學良商辦,希望他的建議能夠全部實現。
可結果呢,僅僅三天後,他就收到孫夫人的秘書史沫特萊的快信,還附帶有一份《北平軍分會反省院政治犯控訴書》,並要求立即無條件釋放一切政治犯。
胡適憤怒之下,立即給蔡元培和林語堂寫信,堅決撇清一切關係。說他沒看到犯人被待,還有人冒充他寫了一封控訴信,那封信也是偽造的。
緊接著,胡適又給報社寫信,堅決否認監獄裡的犯人被待,說那封揭黑幕的英文信也是偽造的。
這還不算完,胡適乾脆又寫了一篇文章登報,在訴說自己的民權理念後,又稱民權同盟被一二人所控利用。那“一二人”實際上暗指孫夫人和楊杏佛,這個就鬧得有點過分了,相當於跟上海那邊劃清政治界限。
於是乎,民權同盟總部那邊召集開會,投票討論是否要開除胡適。
搞得轟轟烈烈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成立才一兩個月,現在就已經成為大笑話。國黨都還沒親自動手呢,組織內部就已經自行分裂,一大批偏右的民主人士都打算退出同盟。
直至3月7,熱河被本人全部佔領,全國人民義憤填膺,一致譴責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喪權辱國。
張學良這次鐵了心要抗,但卻得到如此結果,他也到心灰意冷了。面對糟糕的輿論和局勢,張學良在熱河淪陷的當天就致電中央,表示引咎辭職,隨後通電下野。
當然,下野是假的。
軍隊仍舊掌控在張學良的心腹手中,等他跑去歐洲旅遊一趟回來,一切都是照舊。
由於張學良突然下野走人,北平政局還是混亂了幾天。王卓然趁機亂中行事,把幾個監獄裡的地下黨給放出來,居然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第530章【敵後抗戰】1932年與1933年的冬之,對淪陷的東三省人民來說,子過得格外漫長。
自“九一八”以後,東北冒出無數的民間抗組織,名稱五花八門,有救國軍、自衛軍、義勇軍、紅槍會、大刀會等等。經過關東軍的層層圍剿,馬占山、李杜、王德林、唐聚五等人領導的大股義勇軍幾乎都被打散,但小股的民間抗團體卻越來越多。
只在遼寧省內,就有大概10萬規模的義勇軍。其中鄧鐵梅的部隊最多,人數超過1萬,其餘的團體大都在500到3000人之間。
這些小股抗部隊聞風而動,專門進攻落單的關東軍和偽軍。雖然打一仗可能只能殲敵幾人或十幾人,但卻搞得關東軍焦頭爛額,就好像有一隻只蚊子在身邊亂飛。
就在關東軍進攻熱河的時候,為了穩定後方,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親自部署了第一次“大討伐”,對遼寧三角地帶展開圍剿。同時又命令偽軍,對討伐地區進行“宣撫”工作。
所謂“宣撫”,實際上就是收繳民間武器,對東北群眾散發“親善”傳單,對潛在的“不良分子”進行鎮壓和抓捕。
偽軍雖然打仗不行,“宣撫”工作卻格外賣力。經常幾百人進村洗劫,稍微遇到村民反抗,就以“不良分子”的名義殺害,所到之處猶如蝗蟲過境。
所以這個冬之,東北淪陷區的人民過得很糟糕。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關東軍,而是助紂為的偽軍,許多老實巴的農民,在失去親人後紛紛加入義勇軍團體。
當熱河省會承德被軍佔領,張學良宣佈下野的時候,侯忠國(侯七)正踩著還未融化的冰雪,帶隊連夜殺向密雲一帶。
侯忠國去年的抗遊擊打得有聲有,手下有上百個通“七人背”製造技術的師生,導致他的攻擊火力非常兇猛,經常靠打埋伏擊潰關東軍和偽軍部隊。
最輝煌的時候,侯忠國的勢力擴充到2萬餘規模,結果成為關東軍的重點攻擊目標。
就如同周赫煊擔憂的那樣,侯忠國的隊伍裡混進了內。一個自稱鄧拓海的警察,帶著足足3000多人來投靠,由於表現英勇,受到侯忠國的信賴,很快就坐上了團體的第二把椅。
然後就是內鬥了,鄧拓海將侯忠國的藏身地透給關東軍,並在作戰之時堵死侯忠國的撤退路線。
侯忠國在親信的保護下浴血突圍,只帶了1000多人艱險脫困。本來2萬餘規模的抗團體分崩離析,分裂成三股小團體朝多個方向轉進。
除了侯忠國的1000餘部隊外,另有馮庸大學的老師張和,帶著2000號人前往南滿線繼續抗,跟盤踞在那裡的鄧鐵梅部左右呼應。還有一個叫陳玉的警察,帶著1000多號人鑽進了遼中地區的老林子裡。
“七哥,生火吧,兄弟們快扛不住了,”周玉良走過來說,“這林子里人跡罕至,本鬼子不容易發現。”侯忠國看了一眼身邊的兄弟,一個個冷得直哆嗦,他咬牙道:“互相抱團取暖,撐下去,凍傷了的就找附近老鄉寄宿。堅決不能生火,鬼子最近的‘討伐’很兇猛。”
“唉!”周玉良無聲嘆息,只希望今晚不要凍死人。他以前是盤山縣統計局的科長,讀過大學,去年夏天加入侯忠國的隊伍,如今相當於這個團體的後勤總管。
侯忠國問道:“吃的還能撐多久?”周玉良說:“省著點吃,大概還能撐兩天。”侯忠國低聲嘀咕道:“得幹一票買賣了。”他突然命令,“都起來趕路,一直往西北前進,接近密雲應該會輕鬆許多!”周玉良言又止,他覺得留在遼寧打游擊就好,可侯忠國偏要去支援長城抗戰。
不過確實如侯忠國所言,到密雲那邊會輕鬆很多,因為關東軍這次“討伐”的重點是安奉、南滿兩線。
鄧鐵梅創建的東北民眾自衛軍多達一萬餘人,活躍在安奉、南滿兩條鐵路之間,猶如一把尖刀進敵人心臟。這支抗部隊不但威脅著瀋陽,而且還經常破壞鐵路通,給進攻熱河的關東軍造成了很大的後勤煩惱。
如今數千規模的關東軍,帶著數萬偽軍,正在瘋狂的圍剿鄧鐵梅。可是鄧鐵梅狡猾得像只老狐狸,軍的大股部隊本逮不著,反而被他零星殲滅掉數量眾多的偽軍。
即便是正牌的關東軍,在面對鄧鐵梅時也損失慘重,銳軍至少死了近500人。
正是由於鄧鐵梅拖住了關東軍“討伐”主力,侯忠國才有機會帶著部隊,向西北橫殺向密雲地區。那邊長城抗戰正打得火熱,侯忠國當然不敢跟軍硬碰硬,只想到那裡去騷擾軍後勤,為長城抗戰的兄弟們貢獻力量。
當初浴血突圍時,侯忠國身邊只剩下1000多人。但經過幾個月的發展,實力再次暴漲到5000人左右,而且一個個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他相信可以給軍造成極大困擾。
可惜,跟著侯忠國一起出關抗的馮庸大學師生們,如今只剩下18人在身邊。至於其他的,要麼已經犧牲,要麼跟他走散,也不知活下來的還剩多少。
又是兩天的行軍,侯忠國終於接近密雲。好在開氣候變暖,凍傷情況不嚴重,唯一糟糕的是糧食差不多吃完了。
“司令!”侯忠國的副官帶人過來,欣喜地說:“我們從老鄉那裡得到消息,明天有偽軍要來前面的村子徵糧。”侯忠國神一振,立即起身道:“走,跟我去看看地形!”偽軍,一向是侯忠國最喜歡的攻擊目標。這些傢伙戰鬥力很差,但對待老百姓卻格外兇殘,特別是最近兩個月,打著“宣撫”旗號搶劫農民的偽軍層出不窮。……上午九點,暖暖的陽光照在冰雪大地。
趙四坐在顛簸的騾車上,股下面是厚厚的“中親善傳單”。他的任務是到周邊的村落宣揚“和平”,順便抓捕潛在“不良分子”,最後再徵糧運往縣城的軍後勤站。
“四爺,前面就是郭家溝了。”狗腿子跑過來獻殷勤。
趙四挪了挪股,捧起那一沓親善傳單,說道:“太君代下來的任務,必須首先完成。李二,等進村以後,把這些傳單都發下去,記住要每個村民人手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