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前後五批珍貴文物南遷,兵分三路,歷時14年光陰,跨越兩萬裡,途中還要躲避戰火。竟無一損毀和遺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護送文物的人們,把文物看得比命還重要。
他們風餐宿、翻山越嶺,寧肯自己死在途中,也堅決不丟下一件文物。
中國人真的很奇特,平時各種劣,關鍵時刻卻又能爆發出無比崇高的人格。在故宮文物的轉移途中,沿途軍隊知道了會自發護送,而不是拿著槍炮來搶劫。路過一個地方,當地百姓也會自發幫忙,不管是富商還是農民,都積極伸出援助之手。
比如一批文物運到樂山,需要存放在當地的祠堂。幾個村子的族人二話不說,不僅把祠堂給騰出來,還主動幫忙招募工人、尋找船隻、洽談價格,似乎這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或許在國人的心目中,搶救戰時文物就等於搶救中華文明,擁有著比生命還更崇高神聖的意義。
太和殿前,易培基再次清點了今天的裝箱文物,登記造冊並讓眾人簽字後,他轉身問周赫煊:“明誠,你看這偌大的北平城,本人什麼時候會打進來?”周赫煊想了想說:“不出五年。”
“那還好,五年足夠轉移文物了,”易培基鬆了口氣,“就怕只給我五個月時間。”易培基原本的打算,是將文物全部裝箱後再轉移。但半個多月前山海關告破,眼看著本人就要長驅直入,易培基馬上提前啟動文物南遷計劃,把已經裝箱的2000千餘箱文物搬走。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來了個身穿長衫、戴著眼鏡、鬚髮花白的老頭兒。老頭兒氣憤地看著裝箱文物,怒罵道:“搬搬般,全都搬走。本人還沒打過來,你們這些投降派就想著逃跑了。都逃吧,等本人佔領了全中國,看你們能逃到哪裡去!”周赫煊一頭霧水地問:“寅村兄,這位老先生是?”易培基說道:“古物陳列所的所長周肇祥,不用理會他。”周肇祥的身體非常瘦弱,長長的白鬍子隨風飄搖,似乎他這個人也隨時會被風吹倒。他指著易培基的鼻子說:“姓易的,你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這些文物運走簡單,我看你怎麼把它們聚攏,還沒運到上海就已經被貪官汙吏盜賣殆盡了!”周赫煊上前問候道:“周老先生安好,鄙人周赫煊。”周肇祥捋捋白鬍子,點頭說:“原來是周明誠當面,你是個明白人,就來評評理!如今國難當頭,本人都攻破山海關了,我們這個時候搬遷文物,這算什麼?不是明擺著告訴老百姓,政府不敢打,這北平守不住嗎?這些文物價值連城,一旦運走,哪裡還能收得回來?”聽了這番話,周赫煊才知道周肇祥並非老頑固,而是有著自己的考慮。
確實,這個時候南遷故宮文物,等於向老百姓發出政府不敢抵抗的信號。而且數萬件文物的搬遷風險非常大,如果周赫煊不是穿越者,他也不敢相信這些文物無一損毀遺失的奇蹟。
周赫煊無法向這位老先生解釋什麼,他只能說:“我並非故宮博物院的人,所以不敢妄加評判,只希望易先生好好保護這些珍寶。”
“哼,一丘之貉,一丘之貉啊!”周肇祥痛心疾首。
周赫煊連忙溜到旁邊歇著,不想跟這個老頭兒理論,生怕會氣得對方直接吐血倒地。他找工作人員一問,才知道這半年來故宮整天爭吵,主要負責人分為三派。館長易培基主張把文物搬到上海,副館長張繼主張把文物搬到西安,周肇祥則堅決反對文物搬遷。
周赫煊突然想到易培基未來的遭遇,貌似就是因為文物搬遷而倒黴的。
張繼在文物搬遷計劃中敗陣,覺自己面子上抹不過,又覺得自己失去了對故宮博物院的掌控。於是他就來陰的了,居然造謠說易培基貪汙倒賣文物。搞得易培基名聲盡喪,財產被沒收,在窮困潦倒中只活了幾年就去世。
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有人為易培基洗去冤屈。
周赫煊突然覺得水好深,易培基也有自己的政治背景,只憑一個張繼本無法造謠詆譭他,更別說抄家沒收易培基的私人財產。很有可能,就是易培基為了保護這些文物,得罪了太多的南京政府權貴,最後被人群起而攻、百口莫辯。
看看眼前頂著周肇祥唾罵,正全神貫注登記文物的易培基,周赫煊覺得自己應該幫他一把。
第527章【北平分會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北平分會成立大會。
主席臺上,胡適正在做著個人發言:“我們成立這個同盟,目的無非有兩個。第一,幫助個人,第二,監督政府。如今國難當頭,中央政府一不積極抗,二不實行民主……”周赫煊坐在臺下沉默不語,這個轟轟烈烈的民權同盟,再過幾個月就要被迫停止活動。因為總幹事楊杏佛被暗殺,導致民權同盟失去了組織力和執行力,剩下的人都撐不起這麼大的攤子。
所以說老蔣眼光狠辣呢,他如果暗殺孫夫人、魯迅或者胡適,只會起更大的反抗。但他偏偏殺了楊杏佛,等於斬斷民權同盟的四肢,剩下的人本不足為懼。
周赫煊也想過要救楊杏佛,但很無奈,本救不了。
即便有周赫煊提醒,楊杏佛躲過了一次暗殺,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這位楊先生太招搖了,不遺餘力的到處援救共黨,而且還有名望、有手段、有執行力,早就被蔣介石視為不除不快的眼中釘。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雖然剛剛成立,但聲勢非常浩大,其成員囊括了當今的左、中、右派。可能以前見面就要吵架的人,都不約而同的加入了民權同盟,這個組織順利發展下去不可想象。
所以蔣介石必須殺人,殺掉最關鍵的那個。
偏偏楊杏佛還不懂得保護自己,喜歡參加各種公開活動,本就是國黨特務的活靶子。
胡適發言完畢,會議主持人楊杏佛說:“下面有請周先生髮言!”周赫煊踱步走上主席臺,看著下邊近百位北平分會的成員,開口說道:“就在這個月初,本人攻破了山海關,緊接著長城防線萬分危急。一旦熱河省被佔領,整個華北平原將無險可守,寇的鐵蹄如入無人之境。現如今國難當頭,中國的第一要務是抗,不分黨派、不分階級、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有守土抗戰之責。我認為,我等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應當呼籲、督促政府摒除政見之分,全體國民齊心協力、共禦敵寇!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內戰早就該停止了。蔣委員長那百萬剿匪大軍,如果能調到長城防線抗,我想寇是不可能輕鬆佔領熱河的。而現在呢,寇都攻破了山海關,長城防線的將士正在艱苦抗戰,蔣委員長卻親自到南昌指揮剿匪。何其不智也!實令親者痛,仇者快!我去年到歐洲走了一遭,英法列強的國內反戰情緒濃厚,他們的統治者實行綏靖政策,國聯是不可能幫著中國說話的!面對寇的鐵蹄,我們只能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再也不能把脆弱的國力用於內戰,那隻會讓寇看笑話,被諸國列強瞧不起……”周赫煊的發言主要圍繞著抗,這是在場所有人的共識。至於其他話題,那隻能引起爭執,因為民權同盟的成分太複雜了。
歷史上,民權同盟的分裂,正是源自於胡適被開除。
就像未來史學界所評價的那樣,民權同盟內部有兩種民權觀,即孫夫人所代表的“革命的民權觀”,以及胡適所代表的“買辦資產階級的民權觀”。
胡適的“買辦資產階級的民權觀”,其前提是承認現政權的合法,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民權保障運動。而孫夫人的“革命的民權觀”,則不承認現政權的合法,要求無條件釋放所有的政治犯。
民權的觀念都不同,在進行民權保障運動時,自然要產生強烈的分歧。
“啪啪啪啪!”周赫煊關於抗戰的發言博得全場掌聲,不管是哪一派,都認可他的抗戰主張,這是所有愛國人士的共識。
但蔣介石聽了肯定不高興,因為周赫煊在公開反對“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
周赫煊才懶得管這些,他真的真的非常生氣。寇正在猛攻長城防線,而作為國家元首的蔣介石,居然調集數十萬大軍,親自跑去指揮所謂的“剿匪”行動。
張學良需要為熱河省淪陷負責,但蔣介石的責任更大!
至少張學良這次是真的想抗,而蔣介石只派了兩支中央軍過來幫忙,主力全特麼在忙著進攻紅區。
周赫煊現在終於徹底想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仁人志士,會選擇同情、幫助或直接投靠我黨了。因為蔣介石太讓人失望,盡幹些狗倒灶的事情,完全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視為兒戲。
幾個主要人物發表講話後,楊杏佛重申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宗旨——反對國黨政府迫害,援助保護進步人士,爭取結社、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等民權,呼籲政府積極抗。
接下來就是北平分會的領導人選舉。
由於周赫煊堅決避辭主席之職,最終胡適被選為北平分會會長,李濟為副會長,胡適、李濟、周赫煊、成舍我、陳博生、蔣夢麟、馬幼漁等九人為執行委員。
大會結束後,楊杏佛找到周赫煊、胡適和成舍我秘密談話,他說:“我已經聯繫好張學良司令,經他同意,我們可以前往北平陸軍監獄探望,瞭解關於北平政治犯的基本狀況,這也有利於北平分會今後工作的展開。”胡適興沖沖地說:“好啊,就我們幾個過去看看。”成舍我也附和道:“這是應有之舉。”周赫煊則詫異地看著楊杏佛,因為楊杏佛的這個舉動太反常了。北平分會剛剛才成立,居然馬上就跑去監獄探查,表現得實在過於焦急。
真相只有一個,楊杏佛早就跟孫夫人他們商量好了。這次去北平陸軍監獄探查情況只是個幌子,他們的本目的是要營救裡面關押的共黨,而胡適、成舍我都是被利用的工具,包括周赫煊也是。
孫夫人、楊杏佛他們,就是要利用周赫煊、胡適、成舍我的名氣和影響力,為接下來營救共黨造勢,而且事先還不跟周赫煊他們講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