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無疑犯了天大的忌諱,搞得國黨內部人人自危。
倒退回去三五年,胡漢民可是跟汪兆銘、廖仲愷並稱為“國黨三巨頭”,那時候的蔣介石本排不上號。
影響力如此巨大的人物,蔣介石居然說軟就軟,還有傳言說要把胡漢民槍斃。那其他的國黨成員怎麼辦?以後會不會也被蔣介石槍斃?
就連蔣介石自己那派的黨羽,都看不慣這種做法了,吳稚暉更是氣得閉門不見客。
汪兆銘趁機上躥下跳,把擁護胡漢民的國黨派系拉攏過去,又買通報紙大肆批評蔣介石的獨裁手段,導致蔣介石的名聲一落千丈。
“寧粵之爭”正式擺在檯面上,眼看著內戰又要爆發。張學良的神經也緊繃起來,因為他手下新歸附的軍閥,也一個個蠢蠢動,想要趁著南方的混亂搞事。
周赫煊沒有摻和這種紛爭,臘月二十七這天,他帶著子張樂怡來到天津太古碼頭,準備接從美國回來的岳父。
同行的還有天津總商會會長張仲元,副會長王益保。
這兩位都跑來為張謀之接風洗塵,可見張謀之在中國商界名氣之大。如今美國的避孕套生意越做越大,去年的純利潤已經達到60萬美元,張謀之還打算繼續擴大生產規模。
自晚清以來,只聽說過洋人在中國開公司賺大錢的,還沒有哪個國人能在歐美開公司賺大錢。張謀之屬於蠍子粑粑獨一份,儼然成為中國商人的驕傲。
除了張仲元和王益保外,李壽民的岳父孫仲山也來了。大家合夥做白銀生意嘛,白銀進口還要委託張謀之,孫仲山怎麼也得來好好哄著。
一艘貨輪駛進碼頭,岸邊的苦力搬運工早已等候多時,只能船隻靠岸便開始卸貨。
張謀之身邊還帶著洋人跟班,洋洋自得地走下船,吩咐說:“約翰,你負責看好貨物,別磕壞碰壞了。”
“好的,老爺。”洋人跟班應道,“老爺”二字甚至說的是中文。
張仲元看得無比羨慕,抱拳說:“張老闆真是威風,連洋人也能隨意使喚。”
“哪裡哪裡,”張謀之笑道,“洋人也是人,你給得起工錢,就能讓他們幫著做事。”周赫煊介紹道:“這是天津總商會會長,張仲元張老闆。”張謀之抱拳道:“張會長,幸會!”
“幸會!”張仲元回道。
周赫煊又介紹了王益保和孫仲山二人,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很快便聊得熱火朝天。
蔣介石雖然只是名義上統一全國,但這種中央大義卻是利器。國黨的黨部已經藉著正當名義,延伸到四川、山西、華北、東北,就連這天津總商會都受到國黨天津黨部的管控。
前幾天,天津總商會剛剛進行了換屆選舉,雖然會長、副會長人選不變,但商會內部情況卻大大改變。
換屆選舉大會上,國黨的天津黨政機關要員都有到場參加,張仲元還率領22名商會委員宣誓,內容為:恪守總理遺囑,服從黨義,奉行中央及上級機關法令……
碼頭上,搬運工已經忙碌起來,有些大型機器必須使用三腳架和滑輪。
張仲元看著那些機器,驚訝地問:“張老闆這是要在天津開工廠?”
“是要開工廠,不過沒有在天津,”張謀之解釋道,“我打算開一家搪瓷廠,使用的是美國最先進的自動燒油爐和電動行車。不但比中國和本的搪瓷工廠生產效率提高了5倍,而且大大降低了對工人健康的危害。”
“真的提高五倍生產率?”王益保驚道。
張謀之笑道:“只是自動燒油爐和電動行車提高的效率,沒有把其他環節算進去。整套水線都用上,至少能提高20倍效率吧。”孫仲山咋舌讚歎說:“還是張老闆做實業在行,比我們搞銀行的有手段。”
“不敢當,”張謀之說,“我也是多虧有個好女婿,是他建議我引進美國機器開工廠的。”周赫煊站在旁邊笑笑,這確實是他出的主意,趁著美國經濟危機撿便宜。但究竟投資什麼項目,則需要張謀之自己決定,沒想到張謀之居然選擇了開辦搪瓷工廠。
中國的搪瓷技術學習的是本,但本並不是個好老師。
直到六年前,中國才真正出現國人獨資的搪瓷工廠。其中上海華豐廠在兩年前從德國、本引進全套制胚機械,算是走上了半自動水線生產。
但除華豐廠、鑄豐廠等兩三家大廠之外,中國的其他搪瓷廠都還是作坊式經營,制胚需要工人用榔頭敲敲打打。
特別是酸洗脫脂環節,全程需要工人戴著橡皮手套,在酸洗池、清水池、中和鹼水池中,將鐵坯撈進撈出。這種方法不僅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能源消耗大,成品質量差,空氣中散發的有害氣體還會嚴重影響工人的身體健康。
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後,中國的搪瓷脫脂技術才得到革新,只自動燒油爐和烘的改進,就讓產量提高3倍以上。
張謀之這次從美國買回了全套水生產線,從制胚、脫脂、制釉、燒搪到飾花,全程半自動水線生產。整體的生產效率,比上海的幾家搪瓷大廠,至少提高20倍以上。
至於這些機器的價格,呵呵,半賣半送,所有加起來還不到10萬美元。
不僅如此,張謀之還請回來幾個美國工程師,薪水低得可憐,基本上給飯吃就行,誰讓他們在美國找不到工作呢。
唯一比不過上海搪瓷廠的,就是這種水線耗電量大。電費這玩意兒在民國時期很貴,有些工廠老闆,寧願多請幾十個工人,都不願把錢消耗到電費上。
要在中國建搪瓷廠,天津是最好的選擇。
一來天津沒有同行競爭,中國的大型搪瓷廠都在上海那邊;二來天津有個久大集團,能夠自主生產許多化學原材料,原料購買極為方便節省。
但周赫煊卻強烈反對,因為這套水線是亞洲最先進的,比本國內的搪瓷工廠都先進。如果把工廠建在天津,過幾年全特麼白送小本了,周赫煊才不幹這種傻事。
周赫煊選擇的建廠地址是——山城,重慶!
第412章【建廠計劃】(裡番)搪瓷在中國還是很有搞頭的,這玩意兒在光緒年間開始輸入中國,主要為德國、奧匈帝國製造,屬於比較高端的用商品。
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本趁機擠佔德奧市場份額,向中國大量傾銷搪瓷產品,幾年間便壟斷了中國搪瓷市場。也就五六年前吧,上海出現幾家中國搪瓷企業,稍微振興了一下民族工業。
剛開始的時候,中國搪瓷企業存活艱難,甚至連釉粉都需要向本進口。
但隨著歷年來的抵制洋貨運動,中國搪瓷業得到了發展機遇。如今上海的鑄豐、益豐、中華、兆豐四廠的產品,已經勉強可以和貨抗衡了,成功打破貨搪瓷在中國的壟斷局面。
南京國民政府還是很給力的,關稅剛剛自主,便下令將搪瓷品的進口稅從5%增至12.5%,用以限制搪瓷外貨的輸入。
另外,搪瓷用品市場在東南沿海發展成,許多普通家庭也有搪瓷的痰盂、口杯、飯盆等物。但在北方、南方、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卻還比較稀罕,四川、雲南、貴州、陝西、山西等地,絕大多數百姓都不知道搪瓷是什麼玩意兒。
市場潛力巨大!
不但可以猛賺銀子,還能跟貨爭市場。最好能把搪瓷貨完全擠出中國,讓陷入經濟危機的本更加糟糕。
對於周赫煊堅持把搪瓷廠建在重慶,張謀之雖然到疑惑,但也沒有過多詢問,他現在已經非常信任自己的女婿了。
等所有機器都搬到臨時租賃的倉庫,又把幾個美國工程師安頓好,張謀之才跟著女兒、女婿一起回家。他見到孟小冬、廖雅泉、婉容、崔慧茀等女之後,臉有些不好看,因為周赫煊的女人太多了。
但也僅此而已,民國時期三四妾實屬正常,張謀之作為岳父最多提醒兩句。
就說張謀之自己,去年也在美國找了個情婦,而且那美國姑娘才15歲啊!這老先生夠會玩的。
“賢婿,”張謀之笑呵呵道,“我在美國收到遠西的電報,他已經被任命為九江市長了,多虧賢婿在蔣總司令面前美言。”周赫煊道:“我也是順口一提而已。”張謀之這兩年來風得意啊,大兒子做了法國頂級建築師的學生,二兒子又當上九江市長,三兒子被他叫去美國打理避孕套產業,張家的家族實力可謂蒸蒸上。
這一切都託了女婿的福,張謀之現在看周赫煊,是越看越順眼,對自己挑女婿的眼光非常自豪。
說了一會兒家事,張謀之開始聊起搪瓷廠的建設:“賢婿,我聽說四川一直在打仗,如果我們把工廠建在重慶,會不會受到影響啊?”
“這個無需擔憂,”周赫煊說,“我已經派人打聽過了,如今的重慶市長叫潘文華,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他正在大舉建設重慶,開工廠、建電站、搞教育,想要幫劉湘把重慶打造成西南第一城。我們把工廠建在重慶,在政治上本不需要擔心,潘文華巴不得有人投資設廠。只是原材料的運輸有些困難,部分原料要從天津購買,釉粉需要從上海購買,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張謀之委婉地說道:“其實吧,我覺得把工廠建在九江更穩妥,原材料運輸也要方便得多。”張謀之還是想建設家鄉的,而且二兒子當了九江市長,如果在九江設廠,可以獲得無限的便利。
“爸爸,過幾年你就知道了,為什麼我把工廠設在重慶。”周赫煊不好多做解釋。
張謀之嘆息說:“唉,那就依你的意思吧,反正你比我更有眼光。”周赫煊笑道:“其實原材料的運輸困難,也可以慢慢解決。上海的工廠能夠自產釉粉,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到時再多辦幾家配套的上游工廠便可。”事實上,周赫煊更想在重慶建兵工廠,為今後的抗戰提供軍械物資。
但兵工廠這玩意兒,不是普通人能搞的。就算現在的劉湘不摻和,以後重慶成了陪都,老蔣也會把兵工廠給徵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