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0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句話,闡述的是“歷史全球觀”,將世界各國曆史理解成互相影響、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此種觀點同樣在當今具有開創意義。

一旦這本教科書,在中國各所大學獲得推廣,那中國的歷史系大學生,學術觀點和學術視野絕對遠超西方學生。

歷史並不僅僅用於研究,所謂“讀史使人明智”。只要好好學習閱讀《全球通史》,裡面的“全球化”思想概念,絕對能夠擴展民國人士的三觀,甚至可以影響國家的發展策略和外活動。

第403章【中央大學也缺錢】南京車站。

張學良、于鳳至、張學銘及隨員100餘人,準備登車返回北平,蔣介石、宋美齡夫婦親自相送。

“漢卿弟,北方之事就拜託了!”蔣介石握著張學良的手說。

張學良笑道:“定不負兄長所託。”宋美齡和于鳳至也在私語道別,不管是不是裝出來的,多少有些姐妹情深的味道。

這趟張學良來南京,不僅和蔣介石拜把子當兄弟,他們的太太也義結金蘭,似乎一下子把國事變為“家事”。

蔣介石接待張學良的規格很高,沿途車站貼滿了標語,內容有“張副司令是和平息戈的使者”、“張副司令是國家統一的表率”等。

當張學良的專列抵達浦口時,宋子文、何應欽率領700多位官員接。接著眾人轉乘渡輪過江,獅子山炮臺鳴炮19響——21響為國家元首待遇,19響稍次於21響。

張學良在眾多要員的陪同下,乘坐專車抵達南京國民政府官邸。滿身戎裝的蔣介石立即上前,使用西方的擁抱禮接待,然後拉著張學良的手走進大門。

在南京期間,張學良參加了國黨的全國大會,還在蔣介石的陪同下拜祭中山陵。張學良的廚子都是特別聘請的,吳稚暉、邵力子、于右任等人時常陪同晏飲。而於鳳至也在宋美齡的陪同下,聽戲、逛街、看電影、做慈善,享受到賓至如歸的待遇。

蔣介石的這等做派,讓張學良有些受寵若驚,以前心中的種種不滿也煙消雲散。他不是喜歡記仇的人,蔣介石以國士待之,面子裡子給足,張學良頓時就有些找不到北了。

張學良的這種格,從政治角度而言,實在是有夠幼稚的。

跟蔣介石、宋子文等人握手道別後,張學良又走到周赫煊身邊,搭著周赫煊的肩頭說:“明誠,我就先走了,咱們北平再會!”

“六帥慢走,”周赫煊突然低聲道,“儘快把奉軍銳調回東北,謹防本人!”

“我明白,等我到了北平,立即調一萬人回去。”張學良道。

周赫煊說:“一萬人還不夠,至少三萬。”

“我儘量,”張學良說著就給周赫煊一個擁抱,隨即揮手道,“再見!”如此親密的舉動,看得宋子文、何應欽等人驚訝不已。張漢卿和周明誠的私得有多深厚啊,才能好得跟親哥倆一樣。

張學良、于鳳至一行登車離開,其他人也各自散去。

蔣介石把周赫煊請上自己的專車,隨口問道:“聽說周先生正在為中央大學編寫歷史教材?”

“是的,世界史教材,”周赫煊解釋說,“我發現中央大學西方史教科書很混亂,所以打算自己編一本。”蔣介石點頭讚道:“周先生是世界頂尖的史學家,你編的教材肯定不同凡響。”誇獎了一句,蔣介石突然沒來由地問,“周先生可願入黨?”

“呵呵,我還是算了吧,喜歡自由自在的。”周赫煊敷衍道。

“那真是可惜,大賢遺野,這是黨國的損失,”蔣介石慨道,“前幾天我跟美國公使會晤,他對你讚不絕口,說你是中國最具智慧的人。對了,你的那位兄,我已經提升他做九江市長了。”

“多謝總司令!”周赫煊裝出的樣子。他可不是張學良,蔣介石的一點小恩惠是無法打動他的,讓他為此而賣命更不可能。

蔣介石禮賢下士的功夫做得很足,讓司機開車把周赫煊送到中央大學校門口,他才折返前往南京國民政府官邸。

如此禮遇,周赫煊雖然不覺得有什麼,但看在旁人眼裡,卻是“聖眷正隆”的表現。再加上中央印發《大國崛起》,周赫煊在各級政府官員眼中,屬於那種必須巴結的文化名

周赫煊之所以留在中央大學,沒跟張學良一起回北邊,是因為他還有一場演講。前兩次是學術講座,只針對中央大學歷史系學生,而這次演講卻面向全體同學。

剛剛回到宿舍,段錫朋便帶著羅家倫前來拜訪,約周赫煊一起出去吃飯。

羅家倫和段錫朋是老朋友,兩人在五四運動期間便已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