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5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時候又怎麼辦呢?

變數太多,周赫煊不是神,他哪猜得出來。

就算蔣介石不向東北軍下手,本有可能推遲一兩年入侵東北,也有可能照樣入侵東北,南京政府真的會來救嗎?

順便一提,東北如今財政情況糟糕透頂。如果不趁中原大戰撈好處,本無法打大仗,本人來了同樣無力抵抗,這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死局。

說千句道萬句,還是實力太弱,必須團結全國的力量才能扛住本進攻。

從更加殘忍的長遠角度來看,本武力入侵中國並非完全是壞事。甲午中戰爭的失敗,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令民族意識為之覺醒;而本全面侵華,粉碎了國人的僥倖偷安思想,讓四分五裂的國家擰成一股繩,這是中華民族神的凝聚與昇華。

更何況,本人的蛇象,完全是在自尋死路。

唯一遭殃的就是黎民百姓,不知有多少無辜冤魂死於寇的鐵蹄屠刀之下。

或許,這就是一個偉大民族浴火重生的代價。

周赫煊不忍心去想,他骨子裡只是個升斗小民。除了不做漢不賣國這點底線外,他的首選是自保,接著才是為國貢獻力量。

己所不,勿施於人。

周赫煊並不強求張學良拋家舍業救中國,因為他自己也很難做到,只看張學良如何選擇了。

張學良口乾舌燥地問:“就不能調解中央跟地方的矛盾嗎?”周赫煊搖頭道:“絕無可能。去年閻錫山軟馮玉祥的時候,屬於平息矛盾的最好時機。但蔣介石貪得無厭,解決了馮玉祥之後,還想順手幹掉閻錫山,雙方把臉都撕破了。”

本有沒有可能安於現狀?”張學良又問。

周赫煊斬釘截鐵地說:“也不可能。本受美國經濟危機影響,現在情況很糟糕,必須將國內矛盾轉嫁於對外戰爭才能生存。未來十年內,德國必然全面入侵法國,本必然全面入侵中國。東北雖然不能正面抵抗本,但可以提前佈置,讓本的入侵沒有那麼順利!”周赫煊也只能做這些了,他想要說服張學良,把那些飛機、大炮、金銀提前轉移,不讓本關東軍迅速壯大。同時暗中支援東北的民間武裝,在本人背後使絆子。

張學良呆坐良久,咬牙做出決定:“如何佈置?”周赫煊起身說:“今天時間不夠,改細談。”第345章【心腹】瀋陽。

曾經的大帥府,如今已經變成東三省總司令府邸。

張學良和周赫煊在這裡密談了兩天,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但據副官秘書胡若愚幾十年後的回憶錄表明,“司令的情緒非常低落,臉上帶著些茫和決絕,隨即他召集了心腹開會”。

其實張學良和周赫煊談話的內容很簡單,歸納起來無非三點:第一,暗中排查監視疑似漢分子;第二,時刻防範關東軍入侵;第三,隨時準備轉移軍事物資。

這些安排都需要早作部署,否則事到臨頭肯定慌亂無序。

而且,周赫煊千叮呤萬囑咐,絕對不能一槍不發就放棄東北,也不要對本的入侵抱有僥倖心理。關東軍只要敢殺過來,就狠狠地打回去,剛開始軍數量不多,是肯定能打贏的。

至於本增兵以後,能守則守,不能守就邊打邊撤。撤之前儘量轉移物資和百姓,絕對不能把本關東軍養肥,並要儘可能的讓寇付出代價。

張學良滿口答應下來,還親自把周赫煊送出大門。但他被呼嘯的寒風一吹,腦子突然“清醒”過來,覺跟周赫煊的這次密議有些匪夷所思。

現在還看不到軍入侵東北的跡象,一切都只是周赫煊的猜測而已,如果周赫煊猜測失誤呢?

張學良回想起這兩年周赫煊料事必中,難免又心中忐忑,害怕周赫煊再次一語成箴。

必須早做準備!

張學良連夜召集心腹開會,周赫煊只給他定下大方略,細節作必須要花費心思來執行。

晚上九點,陸陸續續有人冒著風雪,來到張學良的總司令府。

為首者叫王樹翰,肥肥胖胖的中年人,穿著棉襖,歪戴圓帽,活像個南北奔波的江湖人。他是張作霖留下來的老人,做過省長、管過財政,現在是張學良的秘書長。

坐王樹翰旁邊的叫鮑文樾,滿族人,少壯派軍官,如今是東北軍的參謀長,相當於張學良的首席謀士。嗯,又是個未來的漢,西安事變後就投了汪偽政府。

再下首的青年叫王以哲,如今職務並不高,只是東北軍的旅長而已。但他極受張學良器重,四年之內連升五級,正在幫張學良訓練有思想、有文化、有信仰的新軍。此人幾年以後,就會秘密加入紅黨,在西安事變中起到重要作用。

只看這三人,就知道東北軍的成分有多複雜:一個是前清舉人,一個是未來漢,一個是未來紅黨。

東北軍能夠扛得住軍進攻嗎?

連張學良的參謀長都心思叵測,屬於隨時會當漢的滿族軍官。這仗要是真打起來,估計東北軍剛制定出來的作戰計劃,軍馬上就能獲得詳細情報。

周赫煊都不好明說,難道直接給張學良講:啊,你的參謀長是個漢胚子,趕快把他拿下吧!

這話說出來誰信?

張學良可是把鮑文樾視為心腹,怎麼可能聽這種捕風捉影的事。

除了這三人以外,被喊來議事的還有副官秘書朱光沐。此人表面上是貼身秘書,但卻負責著東北的對情報工作,屬於張學良秘不可宣的心腹。

張學良緩緩走進議事廳,四人立即起身道:“司令!”

“都坐吧。”張學良抬手示意。

王樹翰資格最老,問道:“不知司令深夜召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南北之事,汪兆銘、閻錫山邀我去北平,商議聯合反蔣事宜,”張學良沒有說出真正目的,他問道,“東北現在財政情況如何?”王樹翰苦笑道:“糟糕透頂。老帥前些年打仗,把東北的底子都打光了,一直沒有緩過勁來。去年咱們又和蘇聯人打,靡費財力無數,如今政府發不起薪水,軍隊開不出軍餉,度如年啊!司令,至少兩年內絕對不能動兵,否則要把三位財政廳長得自殺。”

“是啊,沒錢可怎麼打?”張學良嘆息說。

鮑文樾作為少壯派參謀長,他是想打仗的,慫恿道:“司令,眼下中央和地方鬧矛盾,正是我們東北的好機會。不如答應了北平反蔣事宜,為地方軍閥壯壯聲威,攛掇閻錫山、馮玉祥跟老蔣開戰。我們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只在背後看熱鬧,不用花一兩銀子。如果戰事一面倒,我們立即宣佈站在勝利者那邊。如果戰事陷入僵局,我們正好坐收漁利,誰給的好處大就幫誰。說不定,咱們東北軍還能再次入主中原呢!”王以哲不滿道:“鮑參謀長,你這是腐朽軍閥做派,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置於何地?”鮑文樾懶得跟王以哲辯論,他笑著說:“司令,當初的北伐戰爭,除了蔣介石之外,誰獲利最大?”

“閻錫山。”張學良脫口而出。

“正是!”鮑文樾道:“我們就是在效仿閻錫山故技,這場仗打下來,說不定東北軍最佔便宜。”張學良不置可否的點頭,鮑文樾所出的主意,正是周赫煊給他的第二個選擇。

這個策略很有張作霖的行事風格,王樹翰贊同道:“我認為鮑參謀長說得很對,東北軍不需要去蹚渾水,望風觀戰即可。拿到好處才能出兵,正好可以解決東北的財政困難。”張學良突然問朱光沐:“本人最近有何動向?”朱光沐說:“本國內情況很糟糕,到處都有工廠和公司倒閉,許多鄉村的老百姓已經開始賣兒賣女了,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值得憂慮的是,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刊印的《本改造法大綱》,如今再次被翻出來,甚至在街頭公開發放,很多本年輕人叫囂著要武力征服滿蒙。”

“關東軍呢?”張學良又問。

朱光沐回答道:“關東軍最近倒沒有什麼異動。”事實上,關東軍此時已經在開始謀劃了,只不過還沒有具體的作戰部署。在“九一八事變”爆發的10個月以前,本關東軍就已確定柳條湖為挑事地點,又過了兩個月,制定出柳條湖事件的概略設想,並花四個月時間制定詳細計劃。

所以說“九一八事變”並非偶然,本關東軍為此謀劃了近一年時間。只要關東軍挑起事端,不管成不成功,本陸軍部都有辦法獲得天皇支持。

張學良問鮑文樾:“你說一旦東北軍入關,本人會不會趁虛而入?”

“怎麼可能?”鮑文樾笑道,“老帥入關好幾次,本人要動手早就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王以哲不確定說:“關東軍應該不敢貿然入侵吧。”王樹翰也說:“本人肯定不敢打,他們現在國內一團糟,哪有那個力氣。”朱光沐說:“我同意王廳長(秘書廳廳長)的看法。”張學良默然不語,他的心腹智囊團跟周赫煊意見相左,這讓他如何是好?

只能見一步行一步了,張學良決定秘密進行部署,因為周赫煊告誡他東北軍內有很多本間諜,此事不能宣揚開來。至少,東北的兵工廠、彈藥庫,以及飛機、坦克、軍艦等物資,必須要做好隨時轉移的準備。

第346章【政壇攪屎】周赫煊、李石曾、愛因斯坦、柯布西耶一行離開東北時,是乘坐的張學良專列——張學良正好要前往北平開會反蔣。

這次反蔣會議的發起者是汪兆銘,自從寧漢合且被鬥敗後,汪兆銘處處與蔣介石對著幹,不放過絲毫把蔣介石趕下臺的機會。

火車抵達北平,車站內外人山人海,比瀋陽站更加恐怖。

人們踮起腳尖、伸長脖子,都想目睹一下愛因斯坦的真容,甚至還有不少圍觀者是從附近縣城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