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5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泰坦尼克號》在美國熱賣時,周赫煊等人已經抵達了莫斯科。隨行的人很多,有李石曾及其隨員、愛因斯坦和女秘書、柯布西耶和助手,還有蔣作賓派來的駐德外人員。

東北軍和蘇軍雖然暫時停戰,但矛盾並未真正解決。

就在1929年12月,東北的濱江道尹兼哈爾濱涉員蔡運升,與蘇聯代表西曼諾夫斯基簽署《伯力協定》。蘇方要求:中東路恢復到衝突前的原狀,所有被捕的蘇聯僑民一律釋放,中方解除在東北避難的白俄武裝並驅逐其首領,恢復雙方的領館和商務機構。雙方就如何履行協定問題,定於1930年1月在莫斯科召開會議協商。

張學良是很想趕快解決爭端的,畢竟蘇聯軍隊還在東北駐紮著,早點把這些瘟神送出去才好。

但蔣介石卻故意拖延,他正在對付馮玉祥、閻錫山等軍閥,不想張學良摻和進來,因此想用蘇聯人把張學良拖在東北。

於是乎,南京國民政府遲遲不派外人員去莫斯科談判,導致局面就僵在那裡。

蘇聯也是比較頭疼的,大軍在外每天都要花錢,一直拖著不解決也不是個事兒。在蔣介石的故意拖延下,蘇聯只得主動撤兵,但卻保留了對黑瞎子島等邊界島嶼的佔領——這個邊界糾紛一直持續到21世紀。

事實上,如果南京政府趕快派人去莫斯科談判,黑瞎子島很有可能輕鬆收回。但蔣介石為了自己的利益,本不管東北的死活,也不管中國領土是否被霸佔,他的注意力都在對付閻錫山、馮玉祥上。

駐德公使蔣作賓,作為南京政府正式任命的外人員,純屬皇帝不急太監急。他這次居然瞞著國內政府,私自派人去跟蘇聯接觸,想要促成中蘇兩國恢復邦

蔣作賓甚至還拜託周赫煊,希望他能夠與蘇聯重要官員對話,為恢復中蘇邦貢獻力量。但周赫煊對此卻沒啥興趣,因為南京政府不拿出態度的話,他說再多也無濟於事。

等到本武力入侵東北,那時就該蘇聯人著急了,自然而然就會恢復正常邦

周赫煊的想法就是等待好機會,到時蘇聯急於恢復兩國關係,說不定就能將黑瞎子島給收回來,不至於把邊界問題拖到幾十年後也無法解決。

蘇聯政府對周赫煊還是很重視的,更何況隨行的還有愛因斯坦和柯布西耶。眾人一抵達莫斯科,蘇方立即派專人陪同,帶著他們去參觀了工廠、學校和農場等單位。

在莫斯科的一所中學裡,蘇方官員得意自豪地介紹道:“在基礎教育方面,我們對17歲以前的兒童,實行免費的普通和綜合技術教育,實行教學與社會生產勞動緊密結合的方法。”李石曾驚問道:“貴國的免費義務教育,已經擴展到17歲以前學齡兒童了?”

“是的,蘇聯是勞動人民的國家,蘇聯的學校,也是勞動人民的學校。”蘇方官員微笑道。

李石曾又問:“教育與勞動如何結合呢?”蘇方官員道:“我們把學校裡必須學習的全部知識,分為自然、勞動和人類社會三個單元,稱為綜合教學大綱。教育和社會勞動是緊密聯繫的,我們建立了很多工科、工程經濟和其他高等學校,能夠培養出大量基層技術幹部。學校裡走出去的學生,可以馬上投入社會勞動。”

“貴國在教育領域的投入和執行力,真是讓人驚歎啊。”李石曾由衷嘆道。

李石曾也是主張教育與勞動結合的,他跟蔡元培的教育改革中,勞動教育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勞動大學,級別跟清華、北大這些高等學府相同。

突然,一個老師帶著幾十位學生,興高采烈地從眾人面前走過,然後坐著卡車離開學校。

李石曾問道:“這些學生要去哪裡?”

“工廠,”蘇方官員說,“蘇聯的教育注重勞動實踐,學生每週都有機會接觸實際的生產。他們還沒畢業,就已經是優秀的作技師和工程師了。”李石曾轉過身來,對周赫煊說:“明誠,蘇聯的教育模式,很值得我們學習啊。”周赫煊很想回答:老先生,你可別被蘇聯人忽悠了!

但礙於蘇聯官員在場,這種話實在不好說出口,周赫煊只能暫時憋著。

首先,蘇聯官員所說的義務教育情況,其實有很大水分。蘇聯此時許多邊緣地區,義務教育本沒有普及,更別說年齡範圍擴大到17歲以下兒童。

其次,蘇聯的綜合教育大綱,嚴重破壞了教育學科的系統。所有學生都是水線出來的,甚至廢除了入學、升學和畢業考試,取消了對學生的學業評定,導致教育質量遠遠不如沙俄時期,更不可能培養出大科學家。

蘇聯教育部門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這個嚴峻問題,正在計劃著進行教育改革。但改來改去,依舊問題重重,比如把大量工人的子女歸為“智力落後的”、“有缺陷的”行列,直接送進特殊學校,戕害了無數兒童。教師的作用也被無限放低,成為照本宣科的機器。

這種情況直到二戰期間才有所改善,特別是在戰爭結束後,蘇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才真正完善了共產主義教育體系。

蘇聯在教育上走的彎路,長達近三十年時間,如今還處於初期的摸索階段。經過蘇聯官員這麼藏頭尾的吹噓,居然讓李石曾到羨慕,只能說老先生太容易忽悠了。

不僅是教育,蘇聯的工廠和農場,也讓隨行的中國人到驚豔。到處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人、農民幹勁十足,人人臉上都帶有建設國家的滿足和幸福

雖然這些都是樣板單位,專門呈現給外國人看的,但也並非完全虛作假。

周赫煊隨便找幾個工人和農民聊天,對方的語氣顯得動而真切,他們真的相信自己在創造美好的未來。

眾人還被請到莫斯科大學去演講,主角自然是愛因斯坦。周赫煊在愛因斯坦大神面前,只屬於敲邊鼓的,能在學校講幾句已經夠給面子了。

直到他們離開莫斯科的前一天,斯大林終於空出來親自接見。

第341章【強勢】斯大林工作很忙,因此只禮節的接見他們15分鐘。地點在克里姆林宮,邀請人員僅有周赫煊和愛因斯坦,李石曾等人全部被排除在外。

蘇聯中央警衛開著轎車,把二人從飯店裡接出來,穿過廣闊平坦的紅場,直奔克里姆林宮而去。

周赫煊在穿越以前,曾來這裡旅遊過,只可惜物是人非。

宮牆四周的20座樓塔上,隨處可見持槍而立的守衛,任何意圖不軌的人,還沒靠近克里姆林宮就會被擊斃。

此處的警戒工作雖然很嚴密,但周赫煊和愛因斯坦並沒有被搜身。他們隨警衛來到一間會客廳,被告知請暫時等待,然後便是喝著咖啡聊天。

大概五分鐘過去,大門突然被推開。

斯大林踩著皮靴闊步而入,身後只跟著一位秘書,其他侍衛都守在門口。他的身材並不高大,也沒有畫像上的凌厲氣勢,只不過眼神格外犀利懾人。

“斯大林先生!”周赫煊和愛因斯坦同時起身,上前與斯大林握手。

斯大林只是在握手的時候,對他們微微一笑,並沒有其他廢話。

直到三人各自坐下,斯大林翹起二郎腿,歪著身子對愛因斯坦說:“歡愛因斯坦先生,再次來莫斯科做客。”愛因斯坦笑道:“我們這幾天參觀了蘇聯的工廠和學校,蘇聯的發展讓人非常震驚。”

“這是必然的,”斯大林毫不謙虛地說,“蘇聯擁有最先進的體制,集合全體人民的力量發展,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蘇聯必定超越美國和英國!愛因斯坦先生,你是蘇聯科學院的院士,完全可以留在蘇聯做科學研究工作,我會給你提供最好的條件。”愛因斯坦委婉拒絕道:“我很高興收到你的邀請,但我暫時還走不開,必須把現有的工作先完成。”斯大林說:“蘇聯隨時恭候你的到來。”

“謝謝。”愛因斯坦說。

斯大林又扭頭看向周赫煊:“周先生,我看過你的著作,就是那本《大國崛起》。你在書中對蘇聯建設的預言,讓我很興趣。”周赫煊笑道:“只是個人的荒謬看法。”斯大林語氣一轉說:“但你又指出了蘇聯的許多漏和缺點,有些是客觀的,但有些就是詆譭了。”

“那是我對蘇聯的具體情況還不瞭解。”周赫煊不想觸怒這位暴君。

斯大林笑道:“正如周先生預言的那樣,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要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蘇聯才是世界的未來,如果周先生願意來蘇聯工作,我也會給你提供自由便利的條件。”周赫煊說:“我的歸宿是中國。”

“哈哈,愛國主義不足取,你的目光太狹隘了,應該關注全人類的未來。蘇聯,就是立足於解放全人類。”斯大林毫不客氣地說。

周赫煊嘴角,很想拿中東路事件打斯大林的臉。但想想還是算了,說得再多,也不過是在白費口舌。

而且斯大林對中國也是無比警惕的,十多年後,蔣介石的兒子尼古拉同志,希望斯大林能夠支持國黨,並提出要收回外蒙古,理由之一是中國對蘇聯沒有威脅。

斯大林的回答是什麼呢?他說:“我不把你當做一個外人員來談話,我可以告訴你:條約是靠不住的。再則,你還有一個錯誤,你說中國沒有力量侵略俄國,今天可以講這種話,但只要中國能夠統一,比任何國家的進步都要快!”斯大林看得很明白,中國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和歷史底蘊擺在那裡,正常發展起來太嚇人。

隨便閒聊幾句,斯大林便讓人拿出禮物。他分別送給愛因斯坦和周赫煊一支蘇聯產的金質鋼筆,並放話說:“蘇聯不僅是無產階級的樂園,同樣也是全世界學者的天堂,願意接納一切熱愛和平、反對帝國主義的科學家和人文學者。”才見鬼了,周赫煊腹誹道。

斯大林的接見就此結束,掐著時間、分秒不差,剛剛好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