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認識,我的學生正好和他創辦的電臺有合作。”張伯苓笑道。
張伯苓這次籌集辦學經費的旅行,是從東北開始的,找張學良忽悠了20萬大洋。然後沿西伯利亞鐵路抵達蘇聯,再從蘇聯南下經過德國,隨後來到法國,他還準備去西班牙看看。
自從來到法國後,張伯苓不管是跟誰打道,對方都要問起周赫煊,這讓他大詫異。
張伯苓看了報紙才知道,原來周赫煊的小說和學術著作,這段時間正風靡整個法國,已經成為法國人最悉的中國人。
張伯苓在前幾天寄回國的旅歐遊記中寫道:“周先生在法國的受歡程度令我吃驚,無論大眾報紙,亦或學術期刊,談及中國者,必談周赫煊。對法國人而言,周先生之於中國,正如泰戈爾之於印度,具有著代表國家和民族的意義。而中國留法學生,亦將周先生視為偶像,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張伯苓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做完學術,又會見了一些當地的留學生,這才繼續南行前往西班牙。
在火車上,張伯苓閱讀報紙時,又看到好幾篇提及周赫煊的文章。
不過另一則新聞更加引起張伯苓的注意,題目為——《在國聯會議上,第一次聽到中國話!》國聯就是聯合國的前身,召開國際會議只用英、法兩種語言。
而就在前兩天,中國駐德奧公使蔣作賓,堅持用漢語在國聯會議上發言,這讓許多參會者到吃驚。
甚至在散會之後,本代表專門找到蔣作賓,恭敬地說:“鄙人極為敬佩您的勇氣,能在國聯裡用本國語言講話,以後我們本也要學習。”果然,本代表明年在倫敦開會時,也首次使用了語發言。
這位首倡用漢語在國際上發聲的蔣作賓,也是少有的清醒人啊。如今蘇聯與中國已經斷,好多人都覺得蘇聯是中國的勁敵。而蔣作賓卻大聲疾呼:中國最危險的敵人是本,全國上下必須團結一致,槍口對外。
張伯苓看完報道,高興地在記中寫道:“中國話可以在國聯發言,中國人亦在法國受到尊敬,正是中國強大之徵兆。吾輩當再接再厲,奮發向上,自強不息!”而此時此刻,遠在瑞典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正收到一份關於周赫煊的候選人提名錶格。
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只有幾大專門機構和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才有資格進行提名,必須要提對方完整的信息資料。
周赫煊對此事毫不知情,他是被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提名候選人的。而幫周赫煊製作提名資料的,正是負責出版《大國崛起》和《神女》的美國出版社。
諾貝爾文學獎每年的候選人提名截止期為2月1,當週赫煊的提名信息送達瑞典文學院時,已經是1月中旬了,還差不足半個月就到期。
第289章【急電】一般而言,影響力越大的獎項,其評選的過程就越複雜,而且耗時曠持久。龔古爾小說獎的評選歷時半年,而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則長達整整一年時間。
去年九月份,諾貝爾委員會就向具有提名資格的機構或個人寄出了提名邀請信。美國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收到候選人提名邀請信後,選擇了周赫煊作為提名候選人,並聯系美國出版商製作提名資料。
今年一月底,提名候選人時間截止。
諾貝爾委員會要花兩個月時間,從數百個候選人提名當中,篩選出15-20人作為初步候選人,並把名單提給瑞典文學院。
接著,又要花一個月時間,從這15-20人當中,選出5名最終候選人出來。
六月至八月份,瑞典文學院的成員,要花三個月時間,閱讀5名最終候選人的全部作品,諾貝爾委員會還要準備單獨的評選報告。
到九月份,瑞典文學院成員開始討論,評價比較候選人的優點和貢獻。
直至十月初,瑞典文學院成員開始投票表決,獲獎者的得票必須超過半數才算有效。
接著就是準備頒獎禮,到12月中旬才開始正式頒獎。
周赫煊不僅不知道自己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數百名候選人之一,甚至連他的作品在法國引起轟動都不知道,消息從歐洲傳到中國,至少也要一個月以上。
由於張謀之想在上海發展,周赫煊只能帶著老丈人去四處拜訪。反正他只負責引薦,至於能攀上誰的關係,就要看張謀之自己的能力了。
“陳管家,又停水了。”府上的傭人前來報告。
“停水了就去找送水工啊,”老管家陳漢鬱悶地說,“這上海真是的,連九江都不如,三天兩頭斷自來水。”周赫煊正好跟老丈人一起從外面回來,聽到管家的抱怨,他笑著解釋說:“法租界自來水廠的工人正在鬧罷工,估計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家裡還是多備著飲水好。”
“姑爺說的是,我這就去安排。”陳漢恭敬道。
張謀之搖頭說:“水廠工人提的要求也太不像話了,居然想漲一倍的工資,法國人怎麼可能答應?”周赫煊解釋道:“聽說法租界水廠已經好幾年沒漲工資了,這些年物價又漲得厲害,北伐到現在銀元更是連續貶值,漲一倍薪水也算合情合理。”不止他們在發牢騷,整個上海法租界都怨聲載道。
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卻不能三天不喝水,最近斷水斷得讓人慾仙死。
此事連上海市長都驚動了,派人苦勸協商無果,最後市長只能親自登門拜訪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夠出面解決。
杜月笙因為前段時間的鴉片走私案,正和上海市長鬧得很僵。此次他趁機擺譜,市政府出面聯絡好幾次,又許下不少好處,杜月笙才終於答應幫忙。
別看只是個幫會頭子,但杜月笙在上海還真有手段,在他的聯絡溝通下,水廠工人罷工事件圓滿解決。法租界水廠同意給工人漲75%的工資,但罷工期間的工資不承認支付,這些錢由杜月笙自己掏包墊付給工人。
雖然花了些錢,但杜月笙好處佔大了。此事辦下來,法國人欠了他人情,上海市政府欠了他人情,水廠的工人也紛紛誇讚杜老闆仁義。
“賢婿,你說我在上海該做什麼生意好?”張謀之還沒有確定發展項目,他說,“我的老本行是做買辦和房產,但這兩個行業,在上海的競爭太烈了。咱們初來乍到,本爭不過別人啊。”周赫煊笑道:“爸爸,你相信我嗎?”
“當然信!”張謀之連忙說。他現在深知女婿的厲害,連閻錫山閻部長都要上門問計,虞洽卿、徐申如這種商界名也對女婿青睞有加,沒點能耐是不可能的。
周赫煊說:“現在什麼都別做,再等幾個月去美國發財。”
“美國?”張謀之驚訝道。
周赫煊解釋道:“據我推測,美國很快就要爆發經濟危機了,到時候不管是買空做金融,還是買設備和人員建廠,都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真的?”張謀之將信將疑。
周赫煊笑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張謀之皺眉苦思,良久之後才說:“那我就再等幾個月,到時候一起去美國看看。”翁婿倆相處得還算比較愉快,周赫煊把“魅蔻”內衣的江西獨家代理權,也給了張家來運作。如今雖然山寨內衣很多,但“魅蔻”卻是牌子貨,上層名女眷們只認“先生內衣”。
由於政府保護專利不作為,周赫煊跟徐申如、張嘉鑄商量後,已經決定改變經營策略。
“魅蔻”今後只做中高檔內衣,把低端市場讓出來給那些雜牌子去爭。
周赫煊也想發明其他的賺錢玩意兒,可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該做什麼。味早就被本人發明了,絲襪雖然很賺錢,但技術太過複雜,沒有石油化工基礎的中國搞不出來。
這年頭,越是利潤高的獨家發明,其風險就越大。
像雲南白藥的創始人曲煥章,就是被民國政府給活活死的。抗戰爆發後,政府號召商人捐款,曲煥章認捐一架飛機都沒用,非要他捐30萬才行。曲煥章本拿不出這麼多現金,於是被關押起來。
就在這時,中央國醫館館長焦易堂向他發出邀請,讓曲煥章去國醫館做事。曲煥章以為遇到救星,連忙跑去重慶,結果卻被要求出雲南白藥藥方,由焦易堂私人控股的中華製藥廠進行生產。
這明顯就是心設下的局,只為霸佔雲南白藥藥方。曲煥章拒不答應,結果遭到軟,最終絕食而死。
要知道,曲煥章經營商場、官場30多年,也是認識許多大人物的,本不缺政治保護傘。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誰讓他手裡有寶貝呢,被人盯上了只有死路一條。
想清楚這個,周赫煊立刻就沒興趣搞獨家發明了。
翁婿兩人在聊商場之事時,傭人突然拿著電報紙進來說:“姑爺,北平急電!”電報紙上只有八個字:協和醫院,任公病危。
第290章【一個時代結束】三天後,周赫煊在北平協和醫院的病上,見到了彌留之際的梁啟超。
病房裡站著梁啟超的夫人王桂荃(正的陪嫁丫鬟),以及長子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四子梁思達,五子梁思禮,三女梁思穎,四女梁思寧。
至於梁啟超的其他幾個兒女,除了長女遠嫁南洋外,剩下的都在歐美留學。
周赫煊走進去,跟王桂荃、梁思成等人點頭致意,問道:“任公先生病情如何?”梁思成無奈地低下頭,王桂荃則抹著眼淚說:“有時清醒,有時昏,怕是不成了。”
“唉!”周赫煊一聲嘆息,默默地走到病前。
自穿越以來,周赫煊所結的朋友當中,就數梁啟超和馮庸情最深。
梁啟超對周赫煊而言亦師亦友,這位老先生的品行幾乎找不到缺陷,令人可敬可慕可嘆可哀。
似乎是聽到腳步聲,梁啟超突然睜開眼睛,虛弱地笑道:“明誠來啦,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