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你你……”溥儀氣得直哆嗦,好半天才緩過勁來,咬牙切齒道,“當初是你父親請我來住的,從沒說過房租的事!”張學齡冷著臉說:“我父親是我父親,他已經駕鶴西去了。現在張家是我當家,房子是我的,我想收多少房租就收多少。你覺得不划算,可以搬家啊。”溥儀憤怒咆哮道:“我搬,君子不受嗟來之食,你這房子我一天也不想住!”
“可以啊,”張學齡攤手說,“把這個月的700塊房租先給我吧,以前欠的2萬大洋另說。”溥儀氣得把茶几踢翻,怒火中燒地離開會客廳,在過道里大喊:“把錢給他!”張學齡拿著剛收到的房租,心情愉快地回到自己家,對一箇中打扮的女人說:“金小姐,溥儀被氣壞了,估計很快就要搬走。”
“嗯,你辦得不錯,大本帝國會記住你的功勞。”說話之人,竟是川島芳子!
早前本人決定刺殺張作霖時,還派川島芳子四處聯絡,準備把溥儀送去東北當傀儡。誰知東北沒有因此大亂,後續計劃難以實施,溥儀再次成為可有可無的閒棋。
但閒棋也是棋子,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本人想把溥儀從張園走,一方面是看上了溥儀的宅子,想把那裡作為本天津駐屯軍的軍部,另一方面則想把溥儀的走投無路,方便方挾持控制。
溥儀這末代皇帝真是慘啊,剛剛遭人挖了祖墳,現在又被強行索要房租。
不過這位爺也是個能忍的,他一時片刻沒找到好去處,居然真的每月700元租金。直到大半年後,本人對張園斷水斷電,溥儀才無奈地從那裡搬走。
咱們回過頭來說說摸金校尉孫老殿的事兒。
《大公報》刊登“孫姓軍閥”為主謀後,其他報紙紛紛收到溥儀的通電。政府方面見掩蓋不住(閻錫山在背後推動),也不再控制輿論了,平津兩地的報紙爭相報道此事。
蔣介石迫於輿論壓力,只得催促閻錫山儘快破案。蔣介石、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四大軍事首腦,盡皆派出自己的代表到(北)京,組成高等軍法會來審理此案。
溥儀見南京政府動作很大,滿心歡喜地以為孫殿英將要伏法,然而……沒有任何下文。
孫殿英自事態嚴重,通過戴笠的關係四處打點。把九龍寶劍、夜明珠、翡翠蟈蟈白菜、翡翠西瓜、各寶石等頂級寶物,分別送給蔣介石、宋三小姐、孔祥熙、宋子文、何應欽等人,民國要員都特麼成了受益者,誰還願意徹查啊?
溥儀實在是憋屈,哭無淚。
這亡國之君不好當!
而咱們的摸金校尉孫將軍,此時就在天津,而且還親自跑來《大公報》館。
周赫煊的辦公室裡,孫殿英哈哈大笑幾聲,隨即說:“周老弟,我挖墳是為了反清,為了民族大義,你們可不能胡亂報道啊。”
“我也沒說是你挖的啊,孫將軍你不打自招。”周赫煊開始瞎扯淡。
“咱們明人不說暗話,這平津兩地的報紙,我都掏錢打點好了,”孫殿英從兜裡摸出個玉扳指,“周老弟你的《大公報》銷量最大,我得親自來一趟。這是乾隆手指上摳下來的,值老鼻子錢了,買你《大公報》不再搗亂。”周赫煊把玩著玉扳指,搖頭苦笑:“孫將軍,就算你不來這趟,《大公報》也懶得再報道,反正沒有任何結果。至於這扳指嘛,我會幫你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孫殿英笑著出一口黃牙:“你們這些讀書人啊,就是矯情。收禮就收禮,還說啥捐獻。放心吧,我保證不亂說,不會壞了你的名聲。告辭!”第262章【科幻小說】梁公館,飲冰室。
梁啟超用放大鏡對著扳指觀察半晌,才抬頭說道:“這是羊脂玉的,上頭刻著乾隆御筆,當屬真品無疑。可惜陪葬時間太短,玉花(一種沁)將生未生,模樣有些難看。明誠若是喜歡,把這白玉扳指盤上十年,應該能夠成為品。”
“我哪有時間盤玉啊,”周赫煊苦笑道,“直接把它捐給故宮博物院算了。”
“此舉大妙。”坐在旁邊的鐘觀光讚歎道。
鍾老爺子自從北大代校長的職務被擼後,便一直閒居北平。前些天接到浙大發來的聘書,邀請他去浙大農學院做副教授,鍾觀光立即收拾行囊準備啟程。
鍾觀光還真不是為了去教書,他北方名川大山都遊遍了,正好藉著這次機會去浙江採集動植物標本。歷史上,鍾觀光遍遊浙江天台山、天目山、雁蕩山等大山,採集動植物標本700多號,並創設浙大農學院植物標本室。
梁啟超點頭說:“放在故宮,那還是很穩妥的。”鍾觀光慨道:“故宮博物院,算是北洋政府在文化方面唯一的德政了,南京國民政府居然想要捨棄,實在是難以想象。幸好有諸位學者先生據理力爭,否則宮中那些寶貝,不知有多少要失海外。”
“這國民政府啊,”梁啟超連連搖頭,“我是不看好的。”故宮博物院創立於1925年,即馮玉祥把溥儀趕出皇宮之後,而且是面向國民全部開放——要收門票的。故宮開幕首,北平城裡萬人空巷,爭相前來目睹皇宮的真面目,居然鬧出了堵車的奇景。
沒錯,就是堵車,1925年的大堵車。
想要進去參觀,那得排好幾個小時的隊。
後來北洋政府每次換主人,都要把主意打到故宮頭上。段祺瑞和張作霖,都想對宮裡的寶物下手,幸虧有故宮董事聯席會多方爭取,無數國寶才得以保全。
為了避免故宮被軍閥控制,莊蘊寬老先生甚至以私人名義向銀行借款3萬元,用以支持故宮的常維護開銷。
等到北伐勝利,保護故宮的學者和先生們,本以為今後天下太平,故宮不會再遭劫難。
誰知國府委員經亨頤(大教育家)卻提出,要廢除故宮博物院,把裡面的建築和國寶分批拍賣……這不扯淡嗎?
周赫煊前陣子在九江提親時,北方文化界1000多人組織保護故宮活動。就在半月前,國黨元老張繼寫信給中央政治會議,痛批經亨頤拍賣故宮的提案。
故宮才終於得以保存,而此時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正是幫周赫煊推廣收割機的農礦部部長易培基。
梁啟超和鍾觀光對現在的國民政府都頗多不滿,兩個老頭兒各種吐槽。特別是北方教育改革,梁啟超稱之為“胡鬧”,鍾觀光稱之為“天大笑話”。
鍾觀光對周赫煊說:“明誠,聽說你在支持北大學生覆校?”周赫煊搖頭說:“不是覆校,而是復課。學生的任務是學習,整天閒著搞遊行也不是辦法。我打算私人掏些錢,支持願意上課的老師們,在北大繼續進行教學活動。”
“你這個做法,恐怕會得罪李石曾。”鍾觀光擔憂道。
“笑話,他把平津公立九校搞得集體停課,我還不能讓學生們復課了?”周赫煊不屑地說。
梁啟超無奈搖頭:“官場的事,能夠黑白分明就好了。你一心為公,別人卻會以為你在唱對臺戲。”周赫煊說:“我又不當官,就算跟李石曾撕破臉,他還能把我抓起來?”鍾觀光捋著鬍鬚笑道:“那倒也是。所謂無則剛,一身正氣沒什麼可怕的。”梁啟超讓傭人從書房取來一摞大部頭,對周赫煊、鍾觀光說:“這是我剛剛出版的《飲冰室合集》,還請二位雅鑑。”
“定當拜讀!”鍾觀光道。
周赫煊打開目錄翻了翻,笑問:“任公先生,你那部科幻小說怎麼沒有選進來?”
“小說?”梁啟超沒有反應過來。
“《新中國未來記》啊。”周赫煊道。
“哈哈哈哈,”梁啟超尷尬大笑著擺手,“一時妄想之作,不提也罷,不提也罷!”梁啟超這輩子就寫了那一本原創小說,內容是1962年維新變法成功後的情況。開篇便是萬邦來朝,中國在南京舉行世界博覽會,兩位主人公爭論君主立憲和民主革命。
這本科幻小說構思五年,結果只寫五章便太監掉,屬於梁啟超年輕時候的黑歷史。
周赫煊說:“我倒覺得很有趣,任公先生不妨嘗試修改續寫。”
“我可沒有寫小說的天賦,”梁啟超苦笑道,“那本書是維新變法失敗後,我最失意茫的時候寫下的,算是一種寄託和自我麻痺吧。清朝都亡了,還談什麼維新?”周赫煊想起未來的上海世博會,慨道:“現實的中國,未必不能像先生小說裡那樣,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開辦世界大展覽會。”梁啟超不屑地說:“就憑這國民政府?”周赫煊笑道:“或許有更先進的黨派,推翻它的統治,帶領中國走向富強呢。”此言一出,梁啟超和鍾觀光都驚訝變。
梁啟超低聲問:“明誠是赤黨分子?”周赫煊連忙辯解:“我可沒說啊,我只是同情他們而已。”鍾觀光告誡道:“明誠慎言,這話千萬不能亂說,蔣介石那邊盯著呢,見一個抓一個。”
“我知道的,”周赫煊轉開話題問,“任公先生,聽說令公子回國了?”
“你說思成啊,”梁啟超笑道,“他帶著徽因去東北大學教書了。我本來想讓他們去清華,離天津也能近些。可前些子清華的校長和副校長都還沒上任,無人負責此事。”周赫煊說:“下次有緣,一定當面向令公子請教。”
“他學建築的,懂得沒你多。”梁啟超道。
閒談半,鍾觀光起身告辭,他還要坐船去浙大赴任。
周赫煊回到家中,股都還沒坐熱,北大的學生代表就上門求見,說復課之事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第263章【北大校花】故宮。
周赫煊把玩著白玉扳指,徑直踏步往裡走。
“站住,”立即有工作人員大喊,“要參觀先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