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然而,擁有如此高的地位和財富,每當遇到大事,阿班必然親赴現場採訪,甚至跑到戰場上受炮火。
這傢伙是個冒險分子,為了採訪新聞連命都可以豁出去。
車把式修車的時候,哈雷特·阿班不顧形象的坐在地上,點上香菸說:“周,你知道嗎?幫你出版《大國崛起》的那個美國出版商,以前是我的屬下。他寫信給我說,如果我在中國遇到你,一定要幫他好好做專訪。”
“你想問什麼?”周赫煊笑道。
“關於你的一切,我都非常好奇。”哈雷特·阿班慢條斯理地掏出採訪本,“來吧,現在就開始。”周赫煊編造的那個身世,他已經重複過無數次,早就滾瓜爛了,現在又在阿班面前複述了一遍。
這次不同以往,哈雷特·阿班的採訪稿,意味著《紐約時報》頭條新聞。
第209章【歪曲報道】採訪完畢,車軸還沒修好。
哈雷特·阿班指著周圍光禿禿的山坡,扶了扶眼睛說:“周,我到了山東,才終於知道什麼叫饑荒。饑荒,就是人們把能吃的都吃了,把不能吃的也進嘴裡。我曾親眼所見,有個山東災民吃泥餅,最後腹脹而死。”周赫煊不苦笑,如今正是五月,植物蔥蘢茂密的時候。可眼前的小山坡卻沒有幾分綠意,別說青草和樹葉,就連好多樹皮都被饑民扒來吃了。
跟此刻的情形比起來,後世那些影視劇裡的大饑荒場面,就跟鬧著玩一樣——可沒見哪個導演拍戲的時候,把青草拔光、把樹皮剝光。
周赫煊不想聊災荒話題,太沉重了,轉而問道:“你為什麼來中國?”
“當然是為了冒險啊,”哈雷特·阿班笑著說,“在美國的辦公室裡坐著,每天報道千篇一律的新聞,重複那些乏味無聊的文章,這種子我受夠了。中國就不一樣,每天都有神奇的事情發生,這裡是冒險家的天堂。”周赫煊毫不客氣地說:“我不認同你對‘濟南慘案’的報道,太偏頗了,中國人看了會很生氣。”哈雷特·阿班是全世界第一個報道濟南慘案的,比中國記者的動作都快。
他憑藉美國記者的身份,先是去青島採訪了本總領事館、陸軍總部,以及海軍總部的發言人。那些人對他說,5月3號那天發生了戰鬥,電報線因戰火而中斷,青島至濟南的火車也停運了,不知道前方的具體情況。
哈雷特·阿班認為本人在說謊,執意要去濟南,方只好答應他乘坐運兵車前往。
來到濟南後,阿班又採訪了軍第六師團長及其助手,還有本駐濟南領事、英美德等國的領事和傳教士。唯獨沒有采訪濟南市民和北伐軍將士,因為濟南城裡找不到中國人,沒死的要麼逃走,要麼已經躲起來。
總的說來,哈雷特·阿班的報道比較客觀公正,沒有偏袒哪一方,而且詳細描述了屠殺後的慘狀。
但由於採訪的對象比較片面,他受到本人的極大誤導,最後居然得出這麼個結論:“從細節證據看,衝突起因應該怪中方。”面對周赫煊的指責,阿班卻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他說:“周,我承認本人非常殘忍,但衝突真是中方引發的。從青島至濟南的時候,我親眼見到中國人伏擊本運兵車,由於一次次遭到襲擊,軍只好反覆停車。中途經過五座有城牆的城鎮,到處都在燃燒爆炸,不是毀於敗退的北洋兵,就是遭受了南方軍隊的炮擊,城內城外遍地都是屍體。而且據我採訪收集到的信息表明,5月3號那天,中國軍隊率先向本人開槍。加上後續的沿途伏擊,5月11的屠殺,其實是軍被中國人怒後的報復行為。”周赫煊好笑地問:“你是哪天從青島乘運兵車去濟南的?”
“5月9下午從青島出發,我到達濟南的時候,慘案剛好結束。”阿班說。
“如果我猜得沒錯,你被本人騙了,”周赫煊說道,“那些伏擊你所乘運兵車的部隊,是本人自己假扮的,只為在美國記者面前扮演受害者。他們4月份就在鐵路沿線駐兵,完全有能力這麼做。”阿班還是不肯相信,他說:“不可能,雙方是真槍真炮在火。而且我只是一個記者而已,他們就為了在我面前演戲,從而費進軍速度和槍炮子彈?”
“這種事情,本人做得出來,”周赫煊笑問,“你親眼見到中國軍隊了嗎?”阿班想了想說:“因為是晚上,所以看不太清楚。”
“我們退一萬步來說,”周赫煊道,“就算是中國軍隊襲擊軍,那也屬於正常行為。因為雙方正在濟南火,自然要派兵攔截對方的支援部隊。你說是吧?”阿班點頭道:“是這樣的。我在新聞報道中,也指出了軍的野蠻行為,他們確實不該傷害平民。我只想說,衝突的起因是中國人造成的。北伐軍率先向本僑民開火,軍才被迫還擊,從而爆發戰鬥。這種情況在南京有過先例,北伐軍人都是革命者,他們非常容易動,見到外國人就搶劫殺害。”
“阿班先生,我也是辦報紙的。據我得到的信息,本人早在5月1,就無故殺害了北伐軍士兵,他們在故意挑起事端,”周赫煊譏諷地說,“而北伐軍的領袖蔣介石先生,則命令部下忍辱負重,不得還擊,跟你所說的情況剛好相反。”哈雷特·阿班皺眉思索,假設真如周赫煊所說,他所看到的,都是軍故意製造的假象,他所聽到的,都是方編造的謊言,那玩笑就開大了。而作為一個記者,居然受人愚報道出假新聞,這讓阿班到極其憤怒。
周赫煊指著遠處趕路的災民,說道:“或許,你可以採訪從濟南城裡逃出的難民。又或者,你應該去採訪親身經歷過那次事件的北伐士兵,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我會的。”哈雷特·阿班鄭重地說。
前方那輛車的車軸已經修好,周赫煊起身拍拍股上的灰塵,回馬車取來《菊與刀》的書稿,遞給阿班道:“這是我正在寫的書,你可以看看,方便你以後採訪本人。”
“謝謝,”哈雷特·阿班接過稿子笑道,“不過我中文不是太好,讀起來可能有點吃力。”
“這本書寫得很淺,你一定能夠看懂。”周赫煊說。
兩人各自回到車上,繼續朝商河縣前進。
哈雷特·阿班翻開書稿仔細閱讀,內容讓他到有些驚訝,居然是分析闡述本民族的作品。不過裡面分析得很有道理,解開了許多他對本人的疑惑,比如為什麼常彬彬有禮的本人,卻能做出大屠殺這樣的暴行。
“這本《菊與刀》,應該給白宮的那些傢伙看看。”哈雷特·阿班心想,他知道美國一直在東亞和本競爭。
第210章【紅糧問題】賑災遊藝會的舉辦地點,在城郊太公廟附近。
不少逃難的災民,被僱傭來平整土地、搭建演出臺,現場氣氛極為熱鬧。
周赫煊他們剛到地方,立即有當地的負責人上來,帶著他們進城安排住宿。
縣城內的情況極為糟糕,隨處可見衣衫襤褸的行乞者。街道兩邊的店鋪,也至少有三成關閉著,可見商業之凋敝。
周赫煊甚至看到一家糧鋪也關著門,外面掛了塊牌子,寫道:糧已售訖!
不知是真的已經賣完糧,還是老闆屯著故意不賣,反正情況不容樂觀。
來到旅店,眾人剛剛放下隨身物品,便有個穿長衫的老者過來拜會,抱拳行禮:“多謝諸位鼎力相助,老朽張權安,商河縣慈善會會長。”
“張會長你好,我是天津濟民會周赫煊,”周赫煊介紹說,“這是前清皇后婉容,這是孟小冬,還有她帶來的和班。”張權安有些懵,動道:“皇……皇后娘娘也來了?”
“你好,我是婉容。”婉容落落大方地伸手,她如今可比以前開朗得多。
張權安愣在那裡,有種想要跪地磕頭的衝動,但想了想,還是戰戰兢兢地跟婉容握手,老臉脹紅道:“老朽代商河縣百姓,歡皇后娘娘駕到!”婉容說:“叫我郭小姐就行。”張權安連連稱是,動了好半天,才跟孟小冬以及和班的說話。
等見面寒暄完畢,周赫煊問道:“張會長,能說說商河縣的賑災情況嗎?”
“唉,”張權安先是嘆了口氣,才開始講述,“去年的災荒從魯南開始,那裡是重災區,商河縣其實還算好的。魯南的災民大量北上,都往省府濟南匯集。商河縣就挨在濟南旁邊,接納了不少災民。可後來本地也鬧荒,加上蝗災和旱災,災民數量越來越多。本地的富商士紳,也捐款放了幾次粥,可惜無濟於事。災民們後來又北上闖關東,加上冬天凍死許多,今年初已經只剩下數百人了。”
“那還算不錯啊。”周赫煊說。
“最可恨的,是那天殺的小本子!”張權安痛斥道:“今年的災情愈發嚴重,小本又在濟南到處殺人,城裡居民和災民只好往北方跑。咱們商河縣屬於逃難的必經之路,這幾天一下子湧來兩三萬人,城外的草樹皮都被扒光了。”周赫煊問:“除了錢以外,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錢沒用,”張權安強調說,“最重要的是糧食,現在山東有錢都買不到糧。我這次捐了三萬斤糧,把老底兒都掏出來了,可照眼下的情況來看,這些糧本撐不了多久。說句不好聽的話,老朽家大業大,需要養活的人不少。捐三萬斤糧是我的極限了,我總得留些來以防萬一。”
“政府能運糧過來吧?”周赫煊又問。
“運個,”張權安爆口道,“魯南那邊才是重災區,南方運來的糧食,到魯南就已經被分光了,哪能到得了商河縣?你是不知道啊,這城外還有土匪,原先也就一兩百人規模。可因為饑荒,現在都發展到2000多人了,搶劫綁票是無惡不作,我在城東的莊子被他們洗劫一空,連秧苗都被拔來吃了。再這麼鬧下去,土匪人數會越來越多,甚至有可能來攻打縣城。東南邊的齊東縣(後來併入鄒平縣),前幾天就被土匪給攻佔了,匪首叫張鳴九,聽說以前是張宗昌的勤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