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用中國的一句話來說,說曹,曹到,”埃爾韋朝周赫煊招手道,“嗨,周,剛說到你,你就來了。”周赫煊走過去行禮道:“兩位領事先生好。”英國總領事羅傑·鮑威爾看看婉容,又看看張樂怡,笑道:“密斯特周,介紹一下你旁邊這位美麗的小姐吧。”周赫煊說:“這是我的秘……”
“我是他的未婚。”張樂怡突然挽著周赫煊的手說。
周赫煊聞言大為詫異,驚訝地扭頭看著張樂怡。
第150章【問答】這才是張樂怡的真正反應,以未婚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今後哪個女人都不能和她爭。
以周赫煊現在的名聲,他娶姨太太會被視為風韻事,絲毫不影響他“婦女之友”的形象,但如果拋棄未婚,則肯定要背上沉重罵名。
所以說民國的思維很奇葩,容許男人三四妾,但底線卻是不能辜負正(包括未婚)。這個所謂的“辜負”,並非劈腿出軌找小三,而是對外宣佈離婚或悔婚。
三四妾是傳統,不可背棄糟糠也是傳統,一切都是傳統道德觀念作祟。
因此徐志摩離婚再娶要遭唾罵,因此魯迅只敢跟女學生同居,卻不敢打破他的包辦婚姻。
“哇喔,密斯特周,你什麼時候訂的婚?”羅傑故作驚訝地問。
周赫煊不好駁張樂怡面子,只能順著她說:“就在前陣子。”埃爾韋笑道:“等你們結婚的時候,可一定要給我發請柬。”周赫煊說:“希望到時候,兩位領事先生能夠賞臉來參加婚禮。”男人們說話的時候,張樂怡微笑不語。婉容也在笑,但笑得很勉強,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跟周赫煊有結果,但還是到非常失落。
羅傑掏出雪茄盒,遞給周赫煊一支,說道:“密斯特周,關於清理航道的事,我已經知道了,非常高明的辦法。你對此還有什麼建議嗎?”周赫煊沒有回答,而是對張樂怡說:“樂怡,你先跟婉容打球吧,我和領事先生談些事情。”
“你們忙。”張樂怡笑著朝二位領事點頭。
等她們離開後,周赫煊才和羅傑、埃爾韋一起,走到旁邊的長椅坐下細談。
周赫煊直說道:“其實我對清理航道並不關心,我只希望能夠快點開工,以工代賑救助天津的災民。”
“周,你的仁慈令人欽佩,”羅傑說,“但這是個大工程,就算錢款充足,也需要天津地方政府配合。從制定計劃、發行公債到正式開工,沒有半年時間本不可能。”
“可以同時進行,”周赫煊建議道,“天津地方政府不是不想管,而是沒錢,只要有租界董事局和海關籌款,他們肯定樂意配合。而海河的治理,從晚清到現在已經搞過五次大工程,經驗非常充足。找那些老河工當嚮導顧問,再請有能力的水利專家做計劃,很快就能拿出一套方案來。只要確定方案,不必等開會通過,就可以先做一些邊角工程。我想,海關、港口和貿易商們,早已經等不及了吧。對他們而言,也是越快治理越好。”羅傑搖頭笑道:“年輕人做事總是這麼急躁。”埃爾韋突然說:“本方面,似乎不同意用三年後的海關關稅發公債。”
“這很正常,因為他們從沒想過要歸還中國的海關自主權,”周赫煊不屑道,“但天津航道治理,關係到十多個國家的商業利益,他們必須答應!本再強,總不可能單挑全世界吧?而且工程款項頂多花100萬,各國分攤下來就更少,本人年初無償支援張作霖就用了好幾百萬元,這點錢他們是肯定會出的。”羅傑找周赫煊聊天,顯然不是為了航道治理工程,因為這在他眼中只是小事。經過埃爾韋的傳達,羅傑發現周赫煊對世界和中國局勢瞭若指掌,所以想聽聽他的看法,轉開話題問道:“周,你覺得南方政府會贏嗎?”
“我確定,最多一兩年內,中國就會達成名義上的統一。”周赫煊不假思索地說。
羅傑道:“可奉軍還很強大,雖然在戰場上接連失利,但奉軍主力一直沒出動過,最終打起來難見分曉。”
“奉軍主力一直沒動,是因為張作霖在玩驅狼虎之計,”周赫煊笑著說,“驅狼虎你們知道吧?張作霖讓皖系、直系、山西軍隊、奉系雜牌跟北伐革命軍死鬥,自己則保存實力,想等到最後出來收拾殘局。但局勢出乎張作霖預料,北伐軍打得太順了,等待他的不是殘局,而是一支虎狼之軍。”
“然後呢?”埃爾韋問。
周赫煊分析道:“張作霖屬於老狐狸,他的後續行動不外有三:第一,如果北洋各系戰事順利,他將立即派奉軍主力出動,去前線搶奪戰果;第二,北洋各系和北伐軍兩敗俱傷,這對他是最好局面,直接派大軍南下平定全國;第三,就是現在的局面,北伐軍已經打到河南,而且軍勢越來越壯大。在這種情況下,張作霖是不會拿家底去拼命的,他最有可能的舉動,就是率軍退回東北。沒機會就當東北土皇帝,有機會就再次入關爭天下。”羅傑和埃爾韋聽得連連點頭,列強對中國的局勢也有各種分析,但都是從戰略意義上的。周赫煊卻是從張作霖的格展開,聯想到張作霖這些年的一貫做法,顯然很可能被周赫煊說中。
羅傑甚至已經決定,回去就把周赫煊的觀點報之國會,也算是一種參考。
“南方的亂局呢?”埃爾韋問。
周赫煊笑道:“南方局勢已經定了啊,不然南京方面怎麼可能出兵?而且跟武漢方面的戰略配合還打得那麼好。不信你們看著吧,最多半個月內,山西的閻錫山就會改旗易幟,宣佈信奉三民主義。”羅傑驚訝道:“你這麼肯定?”
“再不投降附義,山西的地盤就要被馮玉祥佔了,閻錫山可沒那麼傻。”周赫煊調侃道。
“果然還是中國人瞭解中國人啊。”埃爾韋慨道。他們這些外國領事也經常預估中國時局,但都在猜閻錫山何時潰敗,卻沒去想閻錫山什麼時候投降換大旗。
當然,此刻只是說說而已,他們對周赫煊的話也沒全信。
一直到幾天後,閻錫山通電全國支持革命,掉過頭來幫馮玉祥攻擊奉軍,這才把羅傑和埃爾韋驚得無以復加——居然被周赫煊料中了!
埃爾韋晚年在回憶錄中寫道:“中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就像拿破崙所說,那是一頭睡著的雄獅,它總有一天會驚醒的……我在中國見到過許多富有傳奇彩的人物,周赫煊先生無疑算最特別的那位。他並不熱衷於政治,卻對局勢察銳,總是能分毫不差的預測未來。在天津的時候,只要我有了疑惑,我就會請周先生喝酒。嚴格說來,他算我在中國的免費顧問。當然,我也為此付出了許多酒錢。”第151章【借錢】張作霖終究還是沒有向南方俯首稱臣,在閻錫山改換大旗宣佈革命後,張作霖在北平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將北洋政府踢到一邊,正式宣佈組建安國軍政府。
他終於如願以償的當上國家“元首”。
一直跟汪兆銘默契有加的蔣介石,估計是和張作霖達成了某種秘密協定,突然暫停北伐,決定西征,聯合馮玉祥夾擊武漢國民政府。
武漢方面也放棄北伐,併力東征,想要先解決蔣介石。
馮玉祥八面玲瓏,兩邊討好,但就是不肯出兵,明擺著坐山觀虎鬥。於是南京和武漢方面互相忌憚,同時停戰防備對方,但誰都不敢率先動手。
而西北的閻錫山也在整軍備戰,因為南方進入僵持狀態,奉軍北方主力終於出空來。雖然張作霖一直表示想跟閻錫山結盟,但有可能今天結盟,明天就派兵來收拾他。
南方分裂,互相敵視,一切都按照張作霖的謀劃在發展,但孫傳芳卻壞了他好事。孫傳芳迫不及待地想恢復自己的地盤,在蔣介石屯兵準備對付武漢方面時,孫大帥突然渡江偷襲兵力空虛的南京。
自己的老窩被攻擊,蔣介石終於怒了,又掉過頭來分兵北伐,打算先把孫傳芳滅了再說。
原本好好的戰局,現在打得亂成一鍋粥。各方互相戒備、互相攻擊、互相結盟,你聯合我,我聯合你,你背叛我,我又背叛你,已經分不清誰是敵,誰是友。
各國列強完全看不懂了,他們既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分裂狀態的中國,比統一的中國更好控制,憂慮的是戰爭一直打下去,他們的在華利益會大受損失。
英國天津總領事的家宴上,羅傑笑問道:“周,你現在還能分清局勢嗎?”
“局勢很明白啊。”周赫煊說。
“很明白?”羅傑攤手道,“我已經理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了,南京和北平暗中結盟,卻互相攻擊;南京和武漢名義上為盟友,也打算互相攻擊;西北軍和敵對中的南京、武漢都是盟友,可一直按兵不動;山西名義上支持南方,卻和西北軍實際聯合,似乎還打算跟北平的敵人結盟……偶買噶,你們中國人真會打仗,看得我眼花繚亂。”周赫煊笑道:“我推薦你讀兩本書。”
“什麼書?”羅傑問。
周赫煊道:“《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羅傑點頭說:“我會找來讀的。”周赫煊用手指蘸酒在桌上畫簡易地圖,說道:“咱們中國的圍棋講究官子佈局,此刻棋子已經佈下,真正下棋的雙方,實為北方軍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整個局勢已經進入中盤尾聲,只是出了點小意外,南方的棋手有兩個,因為意見不統一打起來了。如今的關竅就在於南方,只要南方能達成一致,則滿盤皆活,剩下的只是如何收官而已。這叫大勢,中國人信奉順勢而為。”
“你越說,我越糊塗。”羅傑不懂圍棋。
周赫煊笑道:“也就是說,只要南京和武漢和解,馮玉祥和閻錫山必然穩定立場攻打奉軍,張作霖只剩下退兵出關一條路。”
“你認為南京與武漢能夠和解?”羅傑皺眉道。
“拭目以待吧,”周赫煊不再多言,轉而問道,“領事先生,航道治理計劃進行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