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6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紫擦著溼溚溚的秀髮,笑道:“阿夢,讓老爺親親你。”程宗揚訕笑兩聲,一邊扯開話題,“這山裡居然有大象啊,真古怪。剛才的聲音你聽到了嗎?難道那是大象在叫?太奇怪了。大象怎麼能跑到山上去呢?還有,這個象牙彎得也太厲害了。”小紫拿過他的珊瑚匕首,從象牙上截下一段。程宗揚這才發現象牙內部是中空的,切出的牙質潔白細膩,沒有一點發黃的跡象,比尋常的象牙質地還好。他掂了掂切下來的象牙塊,份量沉甸甸地壓手,拿到市面上,也很能賣幾個錢。

※※※※※過了荊溪,浮凌江水勢更顯浩大,兩岸的山峰逐漸變得平緩,由山地變為沼澤,兩岸的密林也被大片大片的蘆葦代替。水面漂滿浮萍,再往下游,一連幾十裡都是望不到盡頭的碧綠蓮葉,如果換成夏季,可以想象荷花一直連綿到天際的勝景。

程宗揚坐在船頭,手裡拿著一杆漁竿,心情快意之極。昨晚遇到那處象牙窩之後,他便在江岸上找了棵大樹,剝下樹皮,刻了一個大大的程字,標明位置,回來的時候也不愁找不到。裡面的象牙至少有幾百枚,如果運回去,算是此行最值錢的意外收穫了。

江面已經氾濫得找不到河道,程宗揚也不費心去找,只順水而行,每隔一會兒,用竹篙試探河道的深淺。過了沼澤,河道又重新出現,水比起上游湍急了許多,如果逆水而行,恐怕要費不少力氣。

身後的船艙內不時發出一聲或是清悅或是喑啞的聲音,那是小紫正和夢娘一道從象牙上取出一段,做成簫。

這麼大一隻好端端的象牙,就被死丫頭這麼費掉,程宗揚不免有些心痛。不過只要死丫頭高興,哪怕她把象牙都削成牙籤呢。

漁船順而下,雖然沒有船帆,但速度平緩,本不用費心控。程宗揚打了個呵欠,把一條魚也沒釣上來的魚竿放在一旁,自己躺在船板上,陽光暖暖曬在身上,心情一片輕鬆。

“死丫頭,要不要回去?”

“不要。”

“已經出來兩天了,回去的時候還得划船,起碼得三天。不如我們拿上那些象牙回去好了。”

“我要你捉只大象給我。”

“別開玩笑了,單象牙就有六七尺,這大象還不得好幾丈長?比咱們的船都大!你就是把它切成幾塊也裝不下。”程宗揚道:“筠州的事,估計秦檜已經辦得差不多了,後天就是初五,一開市,還要收購糧食呢。”小紫回過頭,“阿夢,你說回不回去?”夢娘道:“那邊有船呢。”程宗揚連忙站起身,果然,遠處的蘆葦蕩裡有條船,而且還是條漁船,與荊溪蠻人的獨木舟大相徑庭,船上一位漁翁正拿著網捕魚。

“老丈!”程宗揚呼道:“這是什麼地方?”漁翁抬起頭,遠遠說了幾句,卻聽不清楚。程宗揚移船靠近,詢問之下,才知道這裡已經臨近昭南。往下游十幾裡,便是沐羽城,是山中蠻人與昭南易的地方。

“這一帶是申服君的封地,你們來時那片沼澤,往年只有荊溪人的獨木舟才能通行。”漁翁看看他們的漁船,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程宗揚笑道:“我們這是平底的沙船,最適合走淺水。老丈,你方才說的沐羽城,也是那位申服君的封地嗎?”

“可不是嘛。申服君有六七座城,沐羽城算小的,平常只有他家的宰臣來打理。今天是初三,城裡正熱鬧呢。”程宗揚問明方位,駕船南下,不多時便駛近一座城寨。

進入沐羽城,已經是傍晚時分。沐羽城臨水而建,比起江州和筠州,城中的建築顯得更加質樸和原始,樑柱雖然緻,上面雕繪著各種花紋,屋頂卻大都是茅草搭成。此時城中歡慶的氣氛正達到高。一群沐羽城的居民穿著長長的白羽衣,打扮成巨大的白鶴,沿著街道翩然起舞。滿城居民都湧上街頭,手裡捧著笙竽,跟隨著羽鶴邊歌邊舞,將歡樂的氣氛灑遍全城。

沐羽城常有外地客商,城中居民對外來人並不在意,也沒有人過來盤問,讓程宗揚有時間能從容觀賞這座充滿原始風情的城寨。

與江州和筠州相比,最大的差別是沐羽城沒有官府衙門,只有一座驛館。每年夏季,申服君的家臣會來一趟,收取賦稅。收稅模式也是單純的人丁稅,按每戶人丁多少收取,未成年的兒童和女子收取一半,外地人居住不滿一年的免收。

城中也沒有客棧,外來的商人大多在城內的民家借住,還有一少部分住在驛館。

由於是新年,客商大多返鄉,城中歡慶的人群都是本地人。

程宗揚猜測,昭南實行的是封君制,封君類似後世的土司,對外服從於昭南的君主,對內則是一方諸侯,實行自治。由於沒有嚴格的官吏制度,這種鬆散的統治模式對周圍的蠻族頗有引力,難怪荊溪蠻寧肯多走兩的水路,到沐羽城來易。

在香竹寺出了那檔事之後,程宗揚帶小紫和夢娘出來,都記得讓她們戴上面紗,因此也沒有引多少目光。他們隨著人群走了一圈,意外地看到一座樓閣,雖然只有三層,但矗立在一片茅草屋頂間,不啻於鶴立雞群。城中的居民對那座樓閣也十分尊敬,打扮成白鶴的舞者彙集在樓閣前,歌舞多時,終於院門打開,出來一乘肩輿。

那肩輿由四名年輕的女子抬著,四周垂著白紗,裡面隱約坐著一個曼妙的身影。

兩名老者恭敬地走上前來,像敬拜神祇一樣用額頭觸了觸白紗。接著一名少女從肩輿後走過來,她雙手捧著一隻銀盤,盤上覆著一方錦帕。那少女年紀不過十七八歲,穿著一襲白的錦服,衣襟和袖口翻出一圈絨白的裘,容貌秀麗,皮膚有著水鄉女子特有的白,整個人溫婉如水。

那少女一出面,人群立即安靜下來,顯然在沐羽城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威望。

“沐羽夏每多瘴氣,”那少女道:“我當求得仙丹,列位闢瘴祛,多受其福。但仙丹有時而盡,如今雲中仙子光臨沐羽,賜下仙方,在閣中燒煉七七四十九,終得圓滿。”說著少女取下錦帕,出銀盤中數百顆珍珠大小的紅丹藥。

兩名老者抬掌施禮,小心地取了一顆,然後高高舉起。人群發出一片歡呼,紛紛道:“君姬恩德!”少女嫣然一笑,“這是雲中仙子的恩德。”人群擁過來,爭相去觸摸肩輿,似乎只要能摸到一星半點,就能得到神明的賜福。

施藥的少女退開一步,然後舉起銀盤,將丹藥傾入人群,眾人歡呼聲愈發響亮。程宗揚好奇心起,讓小紫和夢娘待在一旁,自己擠過去,也撈了一顆。其他人得到丹藥,都小心地貼身收好,程宗揚沒那麼多忌諱,咬開味道,與祁遠以前帶的藥酒有點相似,似乎沒有什麼出奇的。

就在這時,一隻玉手分開肩輿的白紗,出一張姣麗的面孔。她戴著一頂玉冠,身上穿著一襲天青的道服,黃昏的陽光映在她玉臉上,美貌得宛如一尊仙子。那仙子對剛才施藥的女子說了句什麼,然後放下白紗。

驚鴻一瞥間,程宗揚渾身的血都彷彿湧到頭部,兩側的太陽霍霍跳動,幾乎聽不到周圍的歡呼聲。

什麼雲中仙子,原來是這賤人!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她居然躲在這裡!真是上天開眼,新年佳節給自己送了份大禮!

※※※※※外面的人群讓卓雲君心神一陣不安,她掀開輕紗,對自己的弟子吩咐幾句,申婉盈隨即讓門人將肩輿抬回,然後閉上門。

“師傅,你怎麼了?”卓雲君一手支著額角,然後搖了搖頭,“外面太鬧,吵得有些頭暈。”申婉盈笑道:“師傅喜靜,耐不得吵鬧。自從盈兒依師傅的方子製成去瘴氣的丹藥,沐羽城的人都把我們太乙真宗的人當成神仙。眼下正逢新年,師傅又正好在這裡,讓他們見見師傅這樣的神仙中人,也是他們的福氣。”

“人多眼雜。太招搖了不好。”

“師傅是擔心藺教御他們吧?師傅放心好了,我爹爹已經說了,過完年,就在宗陽城建一座太乙真宗的道觀,請師傅前去。”聽到“宗揚”這兩個字的諧音,卓雲君手指不住微微一顫。申婉盈是申服君的女兒,六歲時拜在自己門下,是自己最得力的弟子。兩年前,她學成離山,回到申服君的封地宗陽。

太乙真宗在唐國和宋國勢力極強,晉國又無法隱身,因此卓雲君從建康逃離之後,便來到六朝中與諸國聯絡最少的昭南。

到了宗陽之後,她才知道申婉盈已經在沐羽城設了一處道觀。沐羽城鄰近蠻荒,地僻人稀,正是躲避太乙真宗和那個人追蹤的絕佳地點。卓雲君只告訴弟子自己因為掌教與藺採泉起了衝突,不願再回龍闕山,申婉盈對師傅的出現喜出望外,不疑有他。她身為申服君的女兒,在城中備受崇敬,無論什麼事,只需吩咐下去,頃刻即辦。卓雲君便在沐羽城隱居下來,耐心地恢復自己的修為。

和申婉盈說了幾句,卓雲君回到樓上自己的靜室,盤膝打坐。她始終不知道那個少女用了什麼手段,將自己的內息牢牢制住,兩個多月來,無論她使用什麼手段,都無法解開。這件事涉及到自己失手被擒的屈辱經歷,卓雲君對自己的弟子也沒有多說,只說衝突中略受了些傷,需要調養一段。

漸濃,卓雲君將那縷遊絲般的真氣納入丹田,默默思索著自己是不是有什麼疏漏。

耳邊傳來“嗒”的一聲輕響,接著室內亮起燈光。卓雲君皺了皺眉,不悅地說道:“盈兒,為師修煉的時候不要來打擾。”

“嗒”的一聲,又一盞油燈亮起。卓雲君回過頭,身體頓時一僵。

程宗揚將那株銅製的七盞燈樹一盞一盞點亮,然後放下火褶,輕鬆地坐在椅中,微笑道:“卓賤人,不認得我了嗎?”卓雲君臉變了幾變,最初的震驚之後,她眼中閃過一絲狠絕,似乎想放手一搏,接著又猶豫起來。

程宗揚丹田氣輪疾轉,真氣蓄勢待發,雖然這賤人被小紫下過制,但時隔多,誰知道她是不是已經解開制。如果她功力恢復,以她太乙真宗六大教御之一的修為,自己能不能逃出這間靜室都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