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宋軍已經開始涉過第二道溪水。由於少了八個都,第三軍作為前軍,兵力一下少了四成,實力單薄了許多,三面營旗之後,緊接著出現的就是軍旗。軍旗高一丈,旗幟上面有一條橫枝,長條狀的旗面豎垂下來,周圍鑲著黃蘇。旗面正中繪著一個墨
的圓圈,圈中寫著將領的姓氏:“王”。這已經不是統一的制式旗幟,帶有更多的將領個人
彩。
“是王信。”徐永道:“王信出身豪門,自幼習武,是潞原派的大執事。當年帶著幾名弟子大破連雲寨,一人擒下七十多名悍匪大盜,授神衛軍指揮使,由此從軍。他的親兵都是他的親傳弟子。”原來是幫會出身。程宗揚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王信是與狄青並稱的名將,只不過現在只是一個軍指揮使。
兩面大旗同時從山林中馳出,載旗的不再是旗手,而是戰車。兩丈高的旗杆上,火紅的旗幟在風雪中獵獵飛舞,左邊一面中間用金絲繡著一個巨大的“”字,下面是兩個隸體的墨字:捧
,周圍繪著龍虎雲紋捧起一輪紅
。說明這支軍隊是宋國上四軍之一的
軍
銳:捧
軍。
另一面大旗,旗杆鑲嵌著象牙,黃的旗面上寫著一個火紅的“劉”字,正是捧
軍左廂主將劉平的牙旗。兩面旗幟之後,是一杆大纛,高兩丈四尺,最上方是鎦金的槍刺,槍刺下方是一個圓形的羽蓋,蓋下垂著七條豹尾。這是戰鬥中唯一的號旗,大纛所指,就是進攻的方向。
就在宋軍大纛出現的剎那,一聲號角聲起,蒼涼而高亢的聲音直入雲霄。
正在行進的宋軍不放慢腳步,朝聲音傳來處望去。前一聲號角未歇,又一聲號角響起,這次卻是在右前方的山脊處。接著號角次第響起,每一聲都相距數里,最後兩聲卻是宋軍後方。
一名軍士小聲道:“都頭,是不是四面都有敵軍?”劉宜孫呸了一聲,“哪兒那麼多敵人?少自己嚇自己!”張亢眼珠四轉,一手緊緊按住甲。劉宜孫知道他
裡藏著手弩,三川口本來是自己找到的駐營地,沒想到與敵寇的第一場大戰,會在這裡發生。
他朝前方望去,風雪下的三川口,看不到一名敵寇。
號角聲在山中迴盪,纛旗下,劉平在馬上直
背,拿起黃銅望遠鏡,朝遠方瞭望。片刻後,他收起望遠鏡,然後一擺手。周圍的親兵迅速打出旗號。
程宗揚看到宋軍不同的軍旗、營旗、都旗不停搖擺,雜亂中卻有著嚴格的規律。接到命令,正中間的捧軍隨即停住腳步,左右兩翼卻加快腳步,迅速往前推進。不多時,宋軍前鋒便在距離第一道溪水數十步的位置結成一個弧狀的陣形。
“偃月陣。”程宗揚咧了咧嘴,“這場仗有的打了。”偃月陣以主將所在的位置為中心,中央凹陷,兩翼前出,形彎如月。主將可以從中掌控全局,隨時調度。一旦敵軍進攻,前出的兩翼便能攻擊敵軍側翼,是一種穩健的防守陣形。
敖潤躍躍試,“程頭兒,上吧!”
“不用急。”程宗揚雖然說得篤定,心裡卻忍不住發急。宋軍已經涉過兩道溪水,結陣以待,他們面前最寬的那道溪水這會兒已經成了天然的屏障,可自己這一方卻本見不到人,宋軍這樣平推過來,自己這二百來人就成了甕中的死鱉。
結成偃月陣的宋軍凝立不動,他們在正面放了十個都的兵力,每都八名執盾的刀手在前,然後是十六名長矛手,再後面全是弓手和弩手。這樣的兵力配備加上溪水的屏障作用,能充分發揮宋軍遠的威力。
中軍留有兩個都的後備軍,在劉平的大纛前,還有一個完整的步軍營,不過連旗號都沒打,全軍半跪在地,看著頗為奇怪,但在遠處看得不甚清楚。
時間在等待中一分一秒逝,忽然一聲銳響劃破天際,一支帶著鳴鏑的箭矢從空中
而過。劉宜孫下意識地抬起盾牌,那支鳴鏑卻在距離宋軍還有百餘步的地方已經勢盡,掉頭落下,
在結冰的溪水中。
劉平皺起眉頭,這些敵寇故玄虛,先是號角,然後又是鳴鏑,到底搞什麼鬼?
旁邊一個年輕將領忽然道:“敵軍要出動了。”劉平心頭一動,扭頭看去,卻是第三軍都虞侯種世衡。
種世衡指著那枚鳴鏑道:“他們在察看溪水結冰的厚度!”就在這時,溪水前方一聲馬嘶,一團積雪從地上緩緩升起。
白皚皚的雪堆下,先伸出一條馬腿,然後又是一條,接著伏在馬背上的騎手起身體,厚厚的積雪從他身上滾落下來,
出一件深黑
的披風。
眾人這才看出,他的坐騎一直四肢蜷伏臥在地上,任由大雪覆蓋卻紋絲不動,此時突然起身,就像從雪中升起一樣。
寒風呼嘯間,那人身上的披風被風雪捲起,出內側血紅的顏
。他抬起手臂,橫在
前,長聲道:“
出東方!”與此同時,他兩側的積雪轟然一聲飛開,無數半蹲在雪中的軍士同時起身,宛如一片森林,齊聲道:“唯我不敗!”紛飛的大雪彷彿被震動天地的呼聲驚動,紊亂地四散飛開。遠在百步之外的捧
軍為之氣奪,情不自
地後退數步。
程宗揚卻盯著那些軍士,嘴巴張得能下一個拳頭。那些軍士留著寸許長的短髮,年齡大都在三十上下,已經看不出年輕人的青澀和浮燥,顯得更加成
幹練。他們穿著筆
的黑
軍裝,戴著上翹的寬沿軍帽,翻開的衣領呈墨綠
,右側鑲著徽章,左臂佩戴著盾狀的臂章,上面嵌著銀白
的彎月。軍服是清一
的風衣,正面鑲著六粒金屬鈕釦,袖口鑲著細細的白邊。風衣下襬長及膝部,下面是黑
的長筒皮靴,一個個擦得鋥亮。他們的身形宛如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配著帥氣十足的軍服,威武之極,顯示出與這個時空截然不同的軍容。
程宗揚瞪目結舌,一個手錶販子竟然把納粹的軍服用到這裡來!嶽鳥人難道不怕被雷劈?
對面的宋軍受到的驚動顯然更強烈,誰也沒想到敵軍離自己如此之近,偃月陣不微顯散亂。劉平面無表情,他已經冷靜看出,敵軍雖然聲勢駭人,數量卻並不多,只有二三百人,不過宋軍半個營的兵力。在平地上
鋒,即便他們真是星月湖大營餘孽,也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
現在最大的懸念是郭遵軍,他的兩千騎兵出發已經近一個時辰,如果星月湖大營全軍出動,在烈山與自己決戰,那麼他們至少有一千人去攻擊郭遵軍。敵軍有備而來,被誘走的八個都步兵此時也凶多吉少,想全殲這八個都,也需要五百兵力。傳說星月湖大營只有兩千五百人左右的規模,在這裡與自己鋒的,最多隻能有一千人。問題是隻出現了二三百人,餘下的三分之二究竟在哪裡?
劉平沉凝片刻,然後道:“傳令!第七軍戒備,嚴防敵軍偷襲!”一名親兵翻身上馬,向後軍的盧政傳令。
程宗揚也拿出望遠鏡,視線在嚴陣以待的宋軍陣列上停留片刻,然後轉移到星月湖軍士身上。星月湖八駿自己已經見過五位,剩下三位,排名第二的天駟侯玄、第六的青騅崔茂、第七的朱驊王韜,應該都在這裡了。
馬上的騎手看上去三四十歲年紀,身上的披風又厚又重,外黑內紅,披風下的軍服佩戴著兩槓兩星的中校肩章。比起孟非卿的豪猛,謝藝的溫和,斯明信的陰沉,盧景的放誕,小狐狸的風倜儻,他的相貌顯得清雅脫俗,有一種……很藝術家的氣質。
徐永道:“是崔中校。那是第四營的兄弟。二百五十四人,缺員四十六。”程宗揚忍不住道:“不會這麼點人就開打吧?”星月湖軍士兩翼張開,以崔茂為中心,排出同樣的偃月陣形,左右各有一個連,中間是主力連和營直屬的一個排。他們只有宋軍半個營的兵力,偃月陣的寬度卻不遜多少,正面寬近六十步,厚度卻只有區區四列。
劉平臉陰沉,二百多人居然也排出偃月陣,分明是不把自己的捧
軍放在眼中。
星月湖軍士開始向前移動,身上覆蓋的積雪不斷掉落下來。他們黑的軍制風衣在風雪中擺動著,皮靴整齊地伸出,彷彿一部
密的機器。
敵寇踏進程的剎那,宋軍第一輪箭雨立刻襲來。他們的偃月陣正面寬達一百二十步,十個都七百餘名弓弩手同時放箭,每名敵寇平均要攤上三支。
最前列的星月湖軍士一邊邁步,一邊左手抬起,以相同的動作摘下背後的圓盾,擋在身前。來的箭雨一多半被盾牌擋住,另外一些則被後排的軍士用長矛撥飛,整個陣形的前進沒有絲毫停頓。
同樣是偃月陣,星月湖軍士的陣形看起來就像擺出來一樣整齊,左右兩個翼尖的步伐幾乎毫無偏差。每名軍士每一步邁出,都像尺子量過一樣確。程宗揚很彆扭地拿出那隻鬧鐘,開始計時——
覺實在很遜,嶽鳥人的趣味也太惡了,掛個鬧鐘打仗,虧他幹得出來。不過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自己有隻鬧鐘拿,已經很了不起了。
星月湖軍士的步速是每分鐘一百一十步,按兩腳各邁一次為一步,合五十五步,比宋軍步速快了百分之十。看起來似乎不是快很多,但他們的速度遠比估算的要高。宋軍第二輪箭雨襲來,兩個翼尖已經越過第一道溪水。
那道溪水寬有六七步,冰層應該更薄,但星月湖軍士沒有一個踏穿冰面、踩進水中。越過溪水之後,兩翼迅速合攏,形成一條橫陣。
程宗揚終於明白過來崔茂為什麼會擺出這個偃月陣,唯一的原因就是那條溪水。從鳴鏑穿透冰層的情形看,溪面凍得並不緊,人數一多,不等後面的人涉過,冰面就可能破裂。因此崔茂才選擇了偃月陣,拉開陣形,過溪後立即收攏,形成衝擊對方陣列的橫陣。
這樣變陣作起來十分麻煩,還要冒著宋軍弓弩的威脅,但二百多名星月湖軍士靴子連水都沒沾。而宋軍接連涉過兩道溪水,不少人靴子已經進水,這樣的天氣裡,所受的寒意可想而知。
劉平也在同一時間看出對手的意圖,立即下令王信軍衝擊。王信此時還是與郭遵齊名的軍中勇將,接令後親自帶隊前出。
星月湖軍士很快全部涉過溪水,單薄的陣形全面收攏,凝聚在一起,黑的軍服宛如雪地上一柄利劍,
向宋軍陣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