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新授的宋國正使坐東朝西,背後是降為副使的童貫等一眾宋國官員。宋人起居慣用高背胡,但此時眾人一律席地跪坐。畢竟今
會晤的昭南人慣於跪坐,他們若是還用座椅,雙方會面時一高一下,一坐一跪,那場面……大夥兒就不必談了,直接開打便是。
好在會晤地點是在唐國的鴻臚寺,席、椅兼有,雙方共同採用唐國的坐具,倒是迴避了座席制式可能引起的紛爭。
“君上。”宋國正使、禮部侍郎程宗揚首先開口致意。
申服君頭戴高冠,寬大的長袖羽翼般鋪開,背
得筆直,猶如一柄高古樸拙的長劍,寒氣
人。
見申服君冷著臉沒有開口的意思,程宗揚笑容不變,繼續說道:“昭南與宋國是山水相連的睦鄰,雙方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友好而密切的往,是彼此可以充分信任的好鄰居、好夥伴。我方每年都要花費鉅額資金,從昭南,尤其是君上的封地採購大量物品。”程宗揚拿出一疊寫滿字跡的紙張,“我這裡有一份數據,單是去年,僅筠州等地的糧行,就向貴方採購糧食超過三百萬石,
易額達七十萬金銖以上。可以說,我們雙方的
往和友誼源遠
長,
深蒂固,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貿易往來同樣源遠
長,彼此有著共同的利益和……”申服君蒼老而冰冷的聲音響起:“
出張亢的人頭。不然則戰。”
“我想我們之間有一些誤會。”程宗揚誠懇地說道:“聽聞貴方境內出現的寇傷人事件,我方表示極度震驚,對此高度重視,嚴重關切,同時向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和誠摯的
問。為解決雙方可能存在的誤會和矛盾,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朝廷特命我為通問計議使,全權負責與貴方的
涉事宜。第一步,我建議,雙方立即成立聯合工作組,對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進行徹查。我方將秉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盡一切努力查明真相,決不放過一個壞人,也決不冤枉一個好人。”申服君冷冷道:“汝等虛言堆砌,拖延時
,只是痴心妄想。我昭南六軍齊發,不
便當揮師北上。”說著申服君拂袖而起,談判尚未開始,便宣告破裂。
“君上暫且留步!”程宗揚起身叫道:“我這裡有個一攬子解決方案!無論事後證明事件是否與我方有關,都能最大程度保障貴方的利益……”※※※※※“身兼兩國正使?”李昂放下書卷,笑道:“這位程侯也是奇人。”鄭注道:“聽聞他是宋國太皇太后的外甥,素有理財之能,宋國如今推行的紙鈔,就是由他一手打理。”李昂道:“他既然是宋國外戚,為何又成了漢國諸侯?”宰相李訓笑道:“外界有傳聞說,這位舞陽侯實為漢國陽武侯之子,漢武皇帝嫡傳血脈。洛都之亂,他以一己之力匡扶漢室,討平劉建、呂冀諸逆,扶立定陶王為天子,有安邦定國之功。定陶王登基時,他被授為輔政,引來金龍降世,怒摧殿宇,為之不平。”李昂皺眉道:“金龍降世朕倒是聽說過,所謂不平,又是為何?”鄭注道:“漢國私下裡有傳言,說那位駕崩的天子血統不正。這位程侯身為武皇帝嫡脈,本該繼位天子,卻被百官所阻,最後只受封為侯爵,甚至不得改姓歸宗,列位諸王。漢室護國真龍才因此在登基大典時現身,震懾百官。”李昂恍然道:“漢室嫡脈,宋國貴戚,怪不得呢……”鄭注道:“那位程侯基越深厚,對我大唐好處越大。此乃聖上之福,社稷之福。”李昂笑道:“先別拍馬
了。他們與申服君談得如何了?”李訓道:“開始剛說了兩句,申服君就拂袖而起。後來被程侯開出的條件打動,一直談到此時還未結束。”
“昭南人出兵之意甚決對,有何條件能打動他們?”李訓道:“段文楚段少卿原本在座,但雙方開始商談條款的細節,段少卿就被勸請回避了。”鄭注道:“以微臣想來,若要讓昭南滿意,無非割地賠款,或是兼而有之。就看昭南人胃口有多大,而宋國經歷江州慘敗、晴州反目之後,到底還剩下幾分底氣。”
“割地自是不可,無非是賠多賠少罷了。”李昂笑道:“當初那位程侯得理不讓人,將段少卿得幾
白頭,如今被昭南人抓到短處,倒要看他如何跟古板執拗的昭南人講道理。”
“聖上。”一名穿著黃衫的內侍匆匆進來,低聲說道:“宋國與昭南的談判條款剛剛出來了。”李訓笑道:“弘志果然捷。他們這麼快便談妥了?”
“尚未談妥。”李昂的心腹太監魚弘志拿出一份抄錄的文牘,“宋國堅持條款不能公開,所有內容均屬於雙方密約,若有洩漏,立即作廢。”他笑著小聲說道:“看來宋國這回吃了大虧呢。”鄭注不假辭地呵斥道:“你一介閹人,豈得妄談國是!”魚弘志連忙躬身俯首,雙手奉上文牘,“小的不敢。”鄭注冷哼一聲,拿過那份內侍省宦官私下抄錄的文牘,隨手拆開。
宋國與昭南的談判再隱秘,終究是在大唐的地盤上,怎麼可能瞞過那些宦官的耳目?
李昂道:“申服君只是昭南封君,又是出使大唐的使節,即使與宋使締約,又有何用?昭南大軍北上,哪裡要聽他的號令?”李訓道:“聖上說的極是。他們兩邊怎麼談,其實都於大局無補。多半是彼此試探……”
“不是試探!”鄭注抬起頭,帶著一絲驚愕道:“宋國如此屈辭厚賂,難怪是密約!”雙方的條款說簡單十分簡單,宋國為了避免與昭南開戰,不惜付出重金,提出與昭南簽訂一份每年賠償十萬到三十萬金銖,一共五年,累計五十萬到一百五十萬金銖的鉅額賠償條約。
說複雜,宋國賠償的方式又十分特殊。宋國採取的支付物不是金銖,而是紙鈔,賠償方式也不是直接付款,而是宋國的寶鈔局每年保證授予昭南不低於一百萬金銖,且不高於三百萬金銖的兌換額度。
在此額度內,昭南人可用錢銖九折兌換宋國通行的紙鈔,並且允許在宋國境內易。也就是說,昭南人可以用九十萬金銖兌換面值一百萬金銖的紙鈔,然後拿這一百萬金銖的紙鈔在宋國境內任意使用。
宋國允許以紙鈔等值繳納賦稅,紙鈔的價值與錢銖等同。為了打消昭南方面的疑慮,宋國正使在條款中向昭南方面保證,宋國將指定程氏商會對這批紙鈔進行兜底。也就是說,昭南人拿著紙鈔,不管怎麼使用,最後都可以確保在程氏商會按照面值花出去,或者直接兌換成金銖,而不用擔心手中的紙鈔貶值或者變成廢紙。
李昂和鄭注都猜到宋國會採取賠償的方式,卻沒想到宋國的讓步會這麼大。五年,累計一百五十萬金銖,昭南人即使像他們宣稱的那樣打到臨安城下,也不一定能搶到這麼多錢。不!是一定搶不到!出動大軍,需要給軍隊提供給養、物資,打完仗還要犒賞三軍,撫卹死傷將士,算下來打贏都不一定掙錢。萬一打輸就更別提了。哪比得上安安穩穩坐在家中,讓宋國拱手獻上一百五十萬金銖的鉅款來得輕鬆?
五年一百五十萬金銖,昭南六大封君,再算上昭南君長熊氏,平均下來,每位封君也能分到二十萬多金銖,而且這筆錢不用分給部屬族人,完全屬於封君個人所有。李昂覺得,即使把自己換成申服君,肯定也要心動。說白了,幾個寇能殺幾個人?能值一百五十金銖嗎?
李訓嘆道:“打不起來了。”李昂也是遺憾不已。他剛才還在質疑,申服君只是出使唐國的使節,即使與程侯談妥,對昭南也沒有什麼約束力。但在這份密約中,宋國表示只提供不超過每年三百萬金銖的兌換額度,具體分配由昭南自行決定。作為締約方,申服君毫無疑問會拿到大頭,熊氏作為君長,份額當然是最大的。如此一來,剩下的部分就需要其餘五部彼此爭奪,誰還有心思出兵?
魚弘志道:“不然的話……把這份密約洩出去?”
“荒唐!”鄭注道:“損人不利己,反而得罪了宋國和昭南,何苦來哉?”魚弘志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一百五十萬金銖……”李昂對這個數字仍糾結不已,搖頭嘆道:“宋國還真是捨得。”
“宋國也是無奈,剜補瘡,飲鴆止渴罷了。”李訓道:“拿出一百五十萬金銖買個平安,總好過三面皆敵。”
“到底是一百五十萬。”李昂道:“我倒想看看宋國能不能真拿出來。”鄭注看著抄錄的文牘笑道:“宋國也是煞費苦心,明明花錢買平安,卻不肯說賠償,只說是優惠提款額度——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李昂道:“朕現在反倒奇怪,昭南人為何還不答應?”※※※※※“如果這份協議沒能簽下來,就是我們程氏商會有史以來最大的失敗!”程宗揚揮舞著協議草案,對著下面的祁遠、石超、賈文和、吳三桂、敖潤、韓玉、高智商等人說道:“推行紙鈔、金銖迴、貨幣變相貶值、壟斷金融、指定出口商行、單一採購來源……每一項都是暴利!我們一次全做了!這份協議一旦簽下來,將是我們程氏商會騰飛的起點!”敖潤道:“程頭兒,他們拿九個銅銖換我們十個銅銖,我們不是虧了嗎?”祁遠和石超行商多年,都是懂行的。祁遠笑道:“這相當於九折賣貨。數量這麼大,肯定是不虧的。”
“何止啊。”袁天罡撇著嘴道:“一次鉅額充值,就給個九折優惠?連個充值大禮包都沒有?策劃也太黑了吧!沒有當場返現,超值紅包,我連眼皮都不夾。”
“你給我住嘴。”程宗揚警告道:“你當是垃圾網遊充錢呢?這是真金白銀的生意!”
“得。我住嘴。”袁天罡嘀咕道:“你當昭南人是傻子啊?長得不咋樣吧,想得還美……”自從抱上紫媽媽的大腿,袁天罡的氣焰越來越囂張了,程宗揚也不慣著他,吩咐道:“老敖,你看緊了,再囉嗦就給他
馬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