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09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若是平常,自然不算多,但假如貨物少了一半呢?”趙墨軒道:“算緡令一出,長遠看來,貨物易必定大減,再按車船徵收算賦,不啻於雪上加霜,不少靠車船吃飯的人家只怕都要破家了。”

“要緊的是田產。”雲蒼峰道:“止在市籍的商賈佔有田地,他們手中的田產不盡早出售,將來就要被朝廷直接沒收。”

“雲三爺說的沒錯。”陶弘笑道:“我這一路已經遇到不下五位有名有姓的富商,想把田地質押給我們錢莊。”程宗揚道:“陶兄答應了嗎?”

“我幹嘛要答應?我拿了田地,將來說不準也要被徵走。”程宗揚轉頭道:“異國商人怎麼規定的?”秦檜道:“暫時沒有。但既然沒有明文規定,想來除了呈報家產取算賦一項無法執行,其他都少不了。”以天子的脾,自然不會白白便宜了那些外來商蠹,既然沒說,那就是一視同仁了。這樣看來,晴州商人的店鋪被迫關張,倒是碰巧躲過一劫。當然,運氣最好的還要算自己,剛把陶弘擔保的貨物全部出手,局面就急轉直下。

班超看過詔令的抄件,然後道:“算緡令一下,各家商賈都急於出貨,短時間內,無論水路還是陸路,運費都必定大漲。”高智商道:“可不是嘛,堤內損失堤外補,我要是開車馬行的,乾脆把算賦都折算到運價裡面。嘿嘿,到時候洛都的物價要一飛沖天了。”在座的大都是生意場上的老手,聽到高智商這般說法,都微微搖頭。只有班超道:“運費雖然會漲,物價卻未必。”

“為何?”班超解釋道:“一來算緡徵收的是錢銖,而非實物。商賈只有賣出貨物,才能拿到足夠的錢銖繳納算賦。因此會導致錢貴而貨賤。其次,官府核定財產,自然是以物價為準,物價越高,繳納的算賦越多。朝政也正是如此打算,想借此平抑物價。”算緡令一出,城中必定怨聲四起,但如果物價被壓制,甚至全面下跌,百姓的怨氣就小了許多,畢竟有市籍的商人只是一小部分,鬧不出什麼大亂子。最後百姓得了實惠,官員們得到賦稅,倒黴的只有一幫囤積居奇的商賈,可謂是皆大歡喜。

“不管怎麼說,受創最重的必定是有市籍的本地商賈。”程宗揚道:“一邊算緡,一邊止佔田,防止他們轉移資金,再加上奴和告緡,等於綁住他們的手腳,把他們的家產洗劫一遍。”班超道:“相比於算緡令執行之後,塵埃落定時節,現在人心惶惶,才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主公切勿錯失良機。”

“我請大家來,就是談談下一步的計劃。”程宗揚道:“物價大跌,原在我們預料之中,先說說我們眼下的狀況,程兄。”程鄭道:“先說商號的生意。一共十萬金銖的貨物,當初藉著雲三爺的東風出掉一些,獲利六千有餘。其後我們以抬價為主,還通過回購抬升物價,算下來略有虧損。前幾被洛都各家商賈著全部盤出,價錢也比市價低了許多。合計下來,十萬金銖的貨物,一共獲利一萬兩千金銖。”程鄭微笑道:“截止今,洛都物價普遍上漲了六成。”單純從回籠資金的角度看,物價漲了六成,十萬金銖的貨物總共才賺了一萬兩千金銖,不能說是賠錢的生意,但絕對對不住這番辛苦。不過眾人都知道,抬價的重頭並不在於賺取金銖的多寡。程鄭能把物價抬升六成,又趕在算緡令之前把貨物出清,已經很了不起了。

“啪、啪!”程宗揚抬手鼓了幾記掌,笑道:“非常好!班先生。”班超起身道:“洛都物價上漲六成,相當於算賦增加六成。按照兩緡一算,兩千文出一百二十文,增加六成大致是兩千文出二百文。僅此一項,就徵收了商賈一成的家產。”

“這些天我們查閱了市籍,在冊的商人共一萬六千人,合五千戶。但我們走訪洛都九市時發現,由於武帝曾徵商家子為邊卒,洛都商賈通常由一二人在籍,其他脫籍為民,這一萬六千人,大致涉及一萬兩千戶,涵蓋洛都及周邊村鎮。而洛都一地,戶籍逾二十五萬戶,加上週邊,超過四十萬戶。相比於良家子,在商籍的只是少數。”

“以我們查訪的結果,商賈之中坐擁千金的上等之家大概佔一成;家產在千金以下、百金以上的中等人家佔三成;家產不及百金的下等之家,佔六成;家資萬金以上,約二百戶。而洛都大賈田氏、邊氏、鹿氏、吉氏、許氏等八家,皆號稱家產百萬。以此累計,僅洛都一地,所納算賦便超過百萬金銖,整個漢國當在千萬以上,接近漢國歲入的兩倍。”在座眾人都有些出乎意料,“竟然這麼多?”

“在下原本也沒有想到,算過之後才知道不低於此數,而且在下是以最低一檔計算,實際算緡當在此數之上。”班超道:“關鍵在於,一次繳納將近一百二十萬金銖的錢銖,洛都很可能陷入錢荒。”程宗揚笑道:“我們出售的貨物雖然賺錢不多,但手裡的錢銖現在更值錢了。若非抬價六成,洛都商賈繳納的算賦大概在……”班超道:“七十萬。”

“多出來這四五十萬,就是壓垮洛都商賈的最後一稻草。而且我這徒兒前些子收兌銅銖,已經卓見成效,市面上銅銖短缺已初見端倪。再加上算緡令,錢荒必定逾演逾烈。”程宗揚道:“但我們把錢銖拿在手中,也生不出來一文,必須讓它動起來,才能獲得生息。”程宗揚道:“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針對漢國如今的局面,我們往哪個方向投資,才能獲取最大利潤?”

“藥材。”陶弘首先說道:“尤其是貴重藥材,從來都是越捧越高。如果能趁漢國商賈折價清貨的機會大買一批,翻手就是一倍的利潤。”程鄭道:“皮貨和布料。這兩種貨物每到年關都會大漲。吉家和鹿家如果出貨,我們可以吃進一批。”

“珠寶啊,師父!”高智商道:“珠子人人愛!尤其是女人,不管是情竇初開,還是半老徐娘,拿幾顆上好的珠子,肯定能亮瞎她們!”你是把珍珠當鑽石用了?

“閉嘴!”高智商立刻閉上嘴巴。

趙墨軒道:“世間貨物何止萬種?但最穩定的只有兩種:黃金、田地。黃金暫且不論,若能借著田令的機會,從漢國商賈手中低價收購一批田產,所得定是不菲。”雲蒼峰撫掌笑道:“正合我意。”程鄭道:“可惜詔令只止田產,那些商賈的店鋪樓館可值不少錢。”程宗揚笑道:“總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留點餘糧慢慢吃也好。皮貨布料、貴重藥材、田地,唔,再加上珠寶,我們商量一下,用什麼價位,分別收購多少才合適?”陶弘道:“貴重藥材之所以貴重,一是藥效,二是稀少,咱們想多買也沒有。我估摸著,有個十來萬金銖就差不多了。”程鄭道:“皮貨、布料、珠寶之類不宜太多,當以五萬金銖為限。”

“田產獲利太慢,但你們想投資,我也不反對。”陶弘道:“依我看,田價斬是肯定的,咱們的出手價,我覺得三折可以接受。”趙墨軒道:“洛都以往的田價大概每畝十枚金銖左右,三折就是三到四枚金銖一畝,十萬金銖約是三萬畝。三百頃……似乎也不多。”程宗揚向王蕙拱了拱手,笑道:“有請嫂夫人。”王蕙拿出一頁紙,“我們核算了一下,以洛都為例,除去池澤山地,周邊的良田大致在三萬頃上下。洛都商賈名下的田地,有據可查的共兩千六百頃。這個數字是大司農署中抄來的。依我們私下查訪,屬於商賈所有,但未登記在冊的,與此數大致相當。合計有五千頃上下,所僱傭的佃農合計家眷不下五萬人。”程鄭倒了口涼氣,“怪不得要田。竟然有這麼多!”洛都商賈戶數只有總戶數的三十分之一,佔有的田地卻將近六分之一,僱傭數萬佃農,坐收田租——當初算緡令奏疏中對商賈的斥責也非是無因。

王蕙繼續說道:“從收益來看,洛都周邊田地畝產三石,田租通常為四成,合一百四十四斤。漢國田賦三十稅一,再除去管理、運輸和收租的人手成本,每畝可淨收一石左右。洛都糧價如今已漲至每石一千五百文,此數不足為據,按通常年景每石六百文計算,一畝地的田租可收入六百銅銖。”

“洛都田地價格每畝大致在十枚金銖上下,六百銅銖,相當於每年百分之三的收益。”眾人都在心裡盤算,百分之三的年收益並不高,但十分穩定,尤其是有些地方田租收到五成或者更多,糧價也不時波動,若以如今的糧價計算,年收益超過百分之七,收五成田租的話,年收益甚至接近百分之十——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一般生意的利潤了。

王蕙這才開始說到正題,“以此為基礎,田價每畝六枚金銖,年收益為百分之五,已經值得購入;每畝五枚金銖,年收益百分之六;假如降到三折,每畝三枚金銖,年收益為百分之十。一旦降到此價,我建議投入所有資金進行收購。”眾人良久都沒有作聲。

最後陶弘嘆道:“我就是隨口一說,沒想到還真蒙對了。一點風險沒有,坐收一成的年息……嘖嘖,看來永遠都降不到這個價了。”高智商忍不住道:“一成的利息,這不算高啊。”秦檜笑道:“與放貸相比,當然不算高,但風險幾近於無,這可是放貸比不了的。”王蕙道:“據我們的統計,田地價格基本會穩定在三十比一,也就是田租每年收益百分之三。因此我們可以從田地出產算出其真實價格,低價購入之後,轉手即可賺取一倍甚至三倍的利潤,而不必擔心貴買或者賤賣。”高智商咧著嘴道:“真麻煩啊……”

“關於田價的預期,妾身還有一番計算。”王蕙道:“陶五爺所說的三折未必就不會有。”陶弘神一振,“還請指教!”

“商賈所佔的五千頃田地,以畝價十枚金銖計,共值五百萬金銖。而除去商賈手中的錢銖以外,洛都通的全部金銖都未必有此數。再加上還有部分金銖會投入賤賣的各類貨物,甚至奴僕的收購上,能夠用在田地購買上的,不會超過二百萬金銖。因此,妾身認為,此番商賈出售田地的均價,當在四枚金銖左右。前期賣得越高,後期跌得會越狠。如果有一半的田地能賣到六枚金銖,那麼剩下的一半隻能賣到兩枚金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