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楚名棠清醒過來,神如常走下馬車。這種喜怒形於的小人他才懶得去理會。

楚名棠隨著湯受望穿過幾扇門,來到朝堂之前。不少人已經到了,見湯受望走來,紛紛行禮。看到走在湯受望身後的楚名棠,雖大都不識,但楚名棠所著官服卻是人人認得的,眾官都臉一變。

湯受望帶著楚名棠走到眾官最前列,道:“請太尉大人在此等候,下官歸列了。”楚名棠微笑道:“湯大人請自便。”楚氏一族的官員紛紛前來拜見,態度恭敬,這些人原本昨就想上楚府晉見,可楚天放傳下話來,為避人口舌,太尉大人要等見過皇上後才接見楚氏官員,眾人才各自回府。

楚名棠微笑著與眾人寒喧,雖然大都未曾謀面,但也聞名已久。楚名棠知道自已雖已登上宗主之位,但畢竟基尚淺,想要讓這些人完全心服,還需假以時,因此舉止之間不敢有絲毫怠慢。

“喲,這不是名棠麼。”楚名棠一回頭,只見相國方令信笑地看著自己。當年楚名棠在京任吏部侍郎時,方令信曾任吏部尚書兩年多,當時楚名棠深受皇上寵信,方令信對他也相當客氣,兩人之間關係還算過得去。

楚名棠身邊官員紛紛閃開,這幾年楚家和方家雖不能說水火不容,但也涇渭分明,這些表面功夫雙方都懶得去做。

楚名棠施禮道:“參見相國大人。”方令信拉著楚名棠笑道:“名棠是何時到京城的,也不告知老夫一聲,老夫好為你接風啊。”楚名禮部申報。”趙明帝道:“哦,是這樣啊。只是楚卿久住逍遙府恐怕不大方便吧,要不要朕讓禮部為楚卿另尋一住處?”楚名棠有些猶豫,知道如果拒絕的話等於和皇上徹底決裂了。可想想自己還能退嗎,只好低頭說道:“皇上不必為臣費心了,臣在逍遙侯府住得很好。”趙明帝大怒。昨天得知楚名棠進京後便住到了楚府,他對楚名棠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告破滅,在書房破口大罵,把方令信和郭懷嚇得噤若寒蟬。今見了楚名棠,他出言試探,不想仍為楚名棠拒絕。

趙明帝撫著口,強抑怒氣道:“那朕倒省心了,退下吧。”楚名棠退回原位,心中也有幾分愧疚之情。畢竟如果不是皇上當年大力提拔,他也不會當上平原郡太守這一職,也就不可能入主楚府;但趙明帝讓他對付楚氏一族,他是絕對不願意的,這樣一來他將被天下楚氏族人所不齒。趙明帝出生帝王之家,本不明白世家子弟對家族的情,對所有楚先行的後人來說,上京楚府是他們的,楚名棠絕不想做隨波漂盪的無浮萍。

趙明帝了幾下,道:“還有什麼要上奏嗎?”方令信出列道:“啟奏皇上,京城附近幾位知縣來報,近來京城附近不甚太平,盜賊四起,懇請皇上派兵相助。”趙明帝道:“這些小事也來煩朕,軍統領趙無尚,命你派兵到京城各縣協助剿匪。”一個身著武將服的官員出列道:“啟奏皇上,京城軍平可動用兵力不過二萬人,且部分還需作為機動,若還調兵到各縣剿匪,恐怕力所不及。”方令信道:“可京城附近治安也不容忽視,趙統領還是勉為其難,想法派些人去吧。”郭懷突然看了楚名棠一眼,出列道:“皇上,近年來京城及附近各縣人益增多,僅憑五萬軍維護治安實在是捉襟見肘,臣懇請皇上另行調一萬大軍到京城外駐紮,現有五萬軍護衛皇宮和京城,新調一萬人可命名為城防軍,負責京城附近地區的治安。”趙明帝點點頭道:“郭卿言之有理。”湯受望出列道:“郭大人,那這城防軍領軍授何官職,又為幾品?”方令信道:“趙統領為二品將軍,那城防軍領軍就為三品吧,受趙統領管轄。”楚名棠見皇上和這幾人一彈一唱,顯然是事前商議好的,仔細一想,頓時渾身冷汗。

楚名棠看了看,幾個楚氏一族的官員也面焦急之,向他暗中示意,楚名棠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難道上任第一天就要和皇上針鋒相對嗎?

可這城防軍一旦建起來,就如同一把利劍高懸在楚氏一族的頭頂上。楚名棠年輕時也在京中多年,知道衛軍原本是從各大軍營中挑選而來的最勇猛之士,可是經過數百年已大不如前,如今的衛軍軍官大都由世家子弟組成,在楚名棠看來,其戰鬥力還遠不如南線大營,而且衛軍中楚氏族人也有不少。但再建一支城防軍就難說了,極有可能調一支銳部隊過來,那楚家可就受制於人了。

楚名棠突然上前一步道:“皇上,臣有事啟奏。”趙明帝看了看他,沒好氣地道:“楚卿請講。”楚名棠從袖中拿出一奏摺,道:“臣在南線大營時,倚我大趙鴻運、託皇上之福,擊潰南齊水師十萬官兵,俘敵六萬餘人。南齊朝廷懾皇上天威,派使臣前來議和,已賠償我朝黃金萬兩、珍寶古玩無數,並獻給皇上南齊歌一百名。微臣已將此全部帶至京城,並一一登記清楚,請皇上過目。”一旁的太監將奏摺從楚名棠手中接了過去,呈於龍案之上。趙明帝看了看,不出一絲笑容。趙明帝自登基以來從未動過兵戈之事,此戰取得如此大勝,可以說是大壯國威。

堂下眾臣也紛紛向皇上道賀,只有方令信隱隱覺得楚名棠此舉肯定別有用意。

趙明帝笑道:“南線大營此戰取得如此大捷,楚卿功不可沒,朕賞你黃金兩千兩,南齊歌二十人。”楚名棠躬身道:“謝皇上。臣還有一事啟奏。”

“說吧。”

“南線大線代統領王明遠託臣啟奏皇上,如今南齊水師喪失殆盡,江邊防務如同虛設,是否可以乘勝追擊。臣敢為王明遠擔保,若南線大營二十萬大軍揮師南下,即使不能滅掉南齊,也可迫南齊向我大趙稱臣,年年進貢、歲歲來朝。請皇上諭示。”趙明帝有些猶豫,南線大營戰功已經如此顯赫,再打下去自己都不知怎麼封賞了,難道還要把楚名棠的內弟王明遠再調到朝中來,那楚王兩家勢力豈不又大增?

方令信出列道:“楚大人此言差矣,我朝既已收下南齊所賠財物,又豈能失信於南齊,再度舉兵南下。”楚名棠道:“古人云,兵不厭詐。何況臣與王明遠並未與南齊簽訂合約,一切請皇上諭示。”趙明帝想了想道:“依朕看來方卿說的甚是,此戰就到此為止吧。”楚名棠低頭道:“微臣遵旨,不過臣有一事不明,想請郭尚書指教。”趙明帝一愣,道:“講。”楚名棠轉身向郭懷道:“郭大人,本相想以前南線大營統領的身份請教一事。”郭懷滿臉愕然,拱手道:“太尉大人請說。”

“請問郭大人,南線大營戰事已結束多久了?”郭懷道:“已有一月。”

“南線大營此次與南齊水師作戰,殲敵十萬,俘敵六萬,郭大人認為此戰果如何?”郭懷點了點頭:“戰果輝煌,可以說是自太祖以來我朝對南齊最大的一次勝仗。”楚名棠肅然道:“那直至昨,兵部對南線大營將士的嘉獎為何仍未到?如此拖延,難道不怕寒了將士的心嗎?”郭懷默然,偷偷看了一眼趙明帝,對南線大營的獎賞摺子他早已呈送皇上處,可皇上一直將它置之高閣,自己又能如何。

楚名棠繼續說道:“南線大營此次戰事其戰功最為顯赫的是郭大人調撥給南線大營的一萬黑騎軍將士,這一萬將士勇猛無比,特別是楚洛水將軍,率領黑騎軍克服北疆軍不習水戰的弱點,連夜渡江直搗南齊水師大營,指揮黑騎軍和驍騎軍兩萬人全殲南齊水師九萬餘人,俘敵近五萬,這樣的戰功,兵部至今仍不聞不問,請問究竟是何……居心?”郭懷尷尬無比,當初他只為西、南兩線戰事考慮,給楚名棠撥了一萬黑騎軍,並特意由楚氏族人楚洛水領軍,為此他已被趙明帝訓斥多次,沒想到如今楚名棠也會因此發難。

趙明帝咳嗽一聲,道:“楚卿不必著急,郭卿前已將請功摺子已經送給朕,朕閱過後即便發至南線大營。”楚名棠轉身身趙明帝拜道:“臣謝過皇上。皇上,依朝廷例律,楚洛水將軍如此戰功,是否應該越級提升?”趙明帝想了想,無奈道:“正是。”楚名棠道:“楚洛水將軍現今是五品偏將,按朝廷律法,應封為三品副統領一職。”方令信立刻出列反對道:“皇上不可。”楚名棠斜眼看了看方令信,道:“西線大營方統領閉城不出,未打一仗,前去增援的北疆大營五萬將士人人都有封賞,難道相國大人覺得楚將軍反不應提升嗎?”方令信登時語,心中暗罵郭懷當多此一舉,否則哪來今此事,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楚洛水提升為副統領,遲疑了一下道:“楚大人說的是,楚洛水將軍是應提升,可是北疆大營已有兩位副統領,實在不宜再行增加了。”楚名棠道:“那好,南線大營還缺一位副統領,楚洛水正好可以接任。可楚將軍是北疆大營的將領,按朝廷律法,三大營間將領互調可自帶親兵,楚洛水升任副統領,可帶一萬人,那這一萬黑騎軍就留在南線大營吧。”趙明帝立刻搖頭道:“不可,南線大營剛剛擊潰南齊水師,南齊暫時無力對我朝有何威脅,這一萬黑騎軍乃是我趙國最銳的騎兵,不宜留在南線大營。”北韁大營一共才五萬黑騎軍,這一萬給了南線大營,豈不是如虎添翼。何況楚洛水勇猛過人,南線大營二十萬大軍如果由他來調教,後果可想而知。

楚名棠微微一笑:“皇上說的是。楚洛水越級晉升皇上已准奏,北疆副統領編制已滿,也不宜留在南線大營,臣覺得那有個地方可以安置。”趙明帝不問道:“是哪裡?”方令信心中打鼓,不會是西線大營吧。西線大營已經有了個副統領王明聲,是王烈的親侄兒,如果楚洛水再領著一萬如狼似虎的黑騎軍過去,自己堂弟非給架空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