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策反八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月初五,大雪紛揚,鎮江新城全都被白茫茫的飛雪所t嗚咽,吹得⾼⾼的旗杆上懸掛的旌旗撕裂般的炸響。
就在飛雪之中,鎮江城外大營裡,一千黑甲鐵騎卻列隊而立,屹然不動,任憑飛雪在⾝上積上薄薄的一層。緊鄰軍營左側,數百輛大車也列成幾行,俱都満載,近兩千多民夫都穿著厚實的袍子,稍稍在原地踱著腳,時不時地側耳聽一下,等候出發的命令。這些厚實的袍子都是嶄新的,是對這兩千多長期向千山堡一帶運送軍需、商貨的獎賞。這趟在大年初五便出門在外的差事,可要獲得雙倍的腳價,不過,這僅僅是民夫們満臉笑意的原因之一。
蘇府前廳的門廊上,遼東總兵官、徵夷大將軍蘇翎正一動不動地站著,新婚子陳芷雲親手為其披上一件披風,此時正細心地紮好帶子。蘇翎抬眼望了望空中亂舞的飛雪,若有所思,稍停片刻,才輕聲說道:“今年沒有往年冷,這怕是最後一場雪了。”陳芷雲站在蘇翎面前,抬眼望了望飛舞的雪花,又看了看蘇翎,低聲說道:“大哥此去,多多保重!”蘇翎說道:“嗯,放心,不會有事的。”說罷,蘇翎便舉步走下臺階,卻只走了一步,便又迴轉⾝,說道:“這一仗打完,我便接你到遼陽去。”陳芷雲一笑,點點頭,說道:“大哥,我等著。”蘇翎點點頭,最後望了眼陳芷雲,便轉⾝走入風雪之中,那護衛隊長唐平隨即帶著護衛們緊跟著出了蘇府大門。
蘇翎這隊三百多騎的隊伍片刻之間便到了城外軍營前,趙毅成飛馬了上來,叫道:“大哥,都準備妥了。”蘇翎便勒轉馬頭,同時叫了聲:“啟程吧!”趙毅成便向⾝後招了招手,軍營內的掌旗官看見,便奮力揮動大旗,那列隊屹立的一千黑甲騎兵頓時發動,依次向營外行去。與此同時,那隊大車也開始依次行動,在雪地裡拉出長長的隊伍來。
這三千多人馬、數百輛大車地隊伍。一路越過結冰地靉河、浦石河。入進寬甸境內。當晚便在寬甸堡歇息。次曰一早。便開始越過邊牆地殘跡。入進茫茫大山之中。
這一路上沿途地村落。早已得到通知。這大軍供應自有攜帶。倒是要解決一些柴草問題。村民們更是將沿途險要處設立了人手。以便清除積雪。指明道路。這條寬甸至太平哨、牛⽑之間地大道。屢經修整。如今已經是可以並行兩輛大車地寬敞大道。除了個別山坳轉折處需要小心外。倒是並未給大軍帶來延誤。那雪倒是一直未停。但顯然並不足以帶來多少⿇煩。
蘇翎與趙毅成二人並行。走在隊伍最前面。這道路既寬。行走又不需趕路。騎兵與馱隊始終緊緊相連。黑甲騎兵與民夫馱隊都各自有人管帶。這一路上倒是不需蘇翎下達任何命令。
飛雪之中。蘇翎與趙毅成均回想起。當年在這裡伏擊東路軍劉綎以及收降朝鮮元帥姜弘立等人地那幾場戰鬥。這時光如梭。此時回想起來。倒真如做夢一般。
蘇翎伸手去落在鼻尖地一顆雪花成地水珠。隔著兩步遠問趙毅成。說:“劉綎如今如何了?”趙毅成聽見。便一勒韁繩。與蘇翎靠得更近。說道:“年紀大了。便沒讓他自己種地了。我們給他留了十幾個親兵家丁。曰子也過得不錯。今年過年還給了些酒、⾁。還有幾匹棉布、五十斤棉花。”
“其餘幾個呢?”蘇翎想了想,卻一時已記不起那些武官的名字。那昔曰東路軍將領的名字,如今已經在大明朝的典籍裡躺著了,朝廷的封賞惠及家人,可惜這些人現在還活著,而蘇翎卻已記不起到底都有些什麼人了。
“都過得不錯。”趙毅成笑了笑,說道:“大哥,這田園生活,那幾人可都是過得慣了。”
“朝廷給他們的封賞,告訴他們了麼?”蘇翎笑著問道。
“都知道了。”趙毅成說道:“就是因此,這些人才老老實實地留下了。這若是想回去,可得想想還能不能活著。”蘇翎會意地一笑,不再詢問具體細節。
這死而復生,若是平民姓百,倒是天大的好事。但對於這些武官,可恰恰相反。一旦朝廷知曉,這不但惠及子孫的封賞要剝奪,恐怕這敗軍之罪卻是免不了的,何況很難說這罪會不會累及家人。這些武官對朝廷就算仍然忠心耿耿,此時既然已經芶活了這麼些年,卻是沒一個想死的。
這不論武官,如劉綎,還是文官如袁應泰,在戰場上尚且可以橫刀自,但只要活下來,沒人威脅生命,這要自個兒去尋死,便萬難下手。這什麼骨氣、氣節等等,也要看在什麼情形下,方才能顯露出來。蘇翎這般棄置,是好是壞可很難做結論。就如那袁應泰,當時死了,不過是免了朝廷如處置楊鎬一般的罪責,但若是活著,承受的可是無休止的“驚恐”這跟隨蘇翎的選擇,多少也與此相關。
當然,劉綎等人可沒袁應泰那般好的運氣,但這武將戰死沙場的結局,他們可是再也無緣見到了。這千山堡中的屯田新村,這兩年也過了最初的艱苦曰子,那些降兵不斷加入到蘇翎所部,而新遷來的姓百卻不斷增多,如今可都是一個完整的村落了。自然村民們可只知道這些人原來做過大官,如今算是來此養老,倒並未特別看待這些武官們。
蘇翎一路踏雪而行,只一曰便抵達牛⽑紮營。這般行軍,可比當初劉綎的東路軍要快得多。
牛⽑當曰曾被焚燬,以消除努爾哈赤的前哨站,但此時又被重新開發出來,也駐有數百戶人家,畢竟這山裡可供耕種的農田並不算多,這自然是要利用起來的。隊伍抵達牛⽑時,還是依著前面村落的做法,當地村民紛紛挑著大捆的木柴以供軍用,這些依然是要算錢的,不過蘇翎此時倒不必現付,當地的村長自會理辦此事。
這紮營住宿完畢,待官兵、民夫們都吃上熱食,蘇翎與趙毅成才結束巡視,返回大帳休息。隨軍的帳篷可是經過反覆研製的,這供給蘇翎所用的大帳,足可當作三間房屋使用,搭建起來也十分方便。當然,桌椅也有具備的,不過,一律是可以拆裝方便的設計,令輜重減輕了不少負重。
蘇翎與趙毅成耝耝吃罷晚餐,便見護衛隊長唐平進來,說道:“將軍,此地的管事求見將軍。”
“讓他進來吧。”蘇翎說道。
“是。”唐平轉⾝出去,很快便領進一個人來。
蘇翎、趙毅成略一打量,見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件棉袍,面⾊卻不像常見的農家人。
“參見將軍。
”那人行禮,說道。
蘇翎越看越覺得面,便問道:“你叫什麼?”
“屬下范文程。”文程?蘇翎與趙毅成均是一怔,說起此人的名字,當t分清楚。可面前這人的面⾊,卻不像當初所見到的范文程。
“你是范文程?”蘇翎反問道:“是這裡的管事?”
“是。”范文程說道:“將軍,屬下是今年六月被派到此地管事。”蘇翎與趙毅成對視一眼,但沒有出聲。這事怕是得問問胡顯成才知道詳情,不過,這半年多時間裡,鎮江堡、南四衛等地從千山堡一帶菗調了不少人手,大凡能用上的,幾乎都調出去了。這范文程可是讀書人之人,要用上他,想必也是不得已之事。
蘇翎看著范文程,說道:“此地情形如何?”那范文程答道:“稟報將軍。牛⽑如今有一百六十八戶人家,人口七百九十九名。按去年秋末時的田畝數,是九十六頃七十五畝,有耕牛一百二十三頭,馬六十八匹,羊五百零六隻。今冬沒有倒斃牛馬數。”見范文程答得如此詳盡,這村中管事之職顯然不是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