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八章部族分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未到夜幕降臨,蘇翎率黑甲騎兵營便抵達⻩泥窪。

此地距離遼陽不過六十里,俱都是一馬平川之地,黑甲騎兵營是頭一次進行這般暢快的行軍,連戰馬都似乎帶著某種歡快的節奏,讓隆隆的馬蹄聲彙集成猶如戰歌般奏響在遼東大地上。

⻩泥窪算是遼東邊牆附近眾多屯堡的一部,此地居民早已逃散一空,而遼東都司原本駐守⻩泥窪的衛所旗軍早在幾年前便棄之而去,徒留空空如也的屯堡、烽燧,土築的牆壁已呈坍塌狀,不時有鳥雀飛起,荒涼處寒風幽咽隱隱可聞。

蘇翎帶著李永芳以及護衛們,只是略略巡視一下,便下令黑甲騎兵營開始渡河。

有了蒙古嚮導,黑甲騎兵營很容易便尋到一處渡口,此時河水未漲,渡口處涉河而過,不過只齊馬腹而止。騎兵們只要稍稍抬腳,便連靴子都不必打溼,直接渡河而過。據蒙古前哨待,此處唯有這一條不過兩丈寬的地段可行,若非知之人,斷難在河水之下尋到,而只能沿河而下,再行數十里,才有渡口可過。

過了河,眼前仍舊是稍稍起伏的平坦之地,視野所及之處,倘若在白曰,數里之遙也能歷歷在目。

蘇翎心中略有疑問,便問蒙古前哨,這往後的路上,是否均是如此地勢?

那蒙古人稱均是如此,且再往前數里,便是渾河河岸,過河便即‮入進‬爛蒲河的河套地帶,那裡更是寬廣無邊的平地,是蒙古部族飲馬放牧的所在。

蘇翎一邊隨黑甲騎兵行軍,一邊不住地打量著沿途的地勢。

可惜這一片可供耕種的上好土地,因戰亂而野草叢生,荒蕪至此。這裡水源充沛,大片的森林也隨處可見。足以養活上萬人口,地裡的糧食更是無法估算,如今,可能只有蒙古遊牧人家偶爾放牧至此。

大明朝遼東都司的策略,一向是防禦為主,卻從未相處切實可行的辦法加以實施。都說遼東缺糧。但這塊土地卻一直荒涼著,類似地地方還有很多,倘若都能墾殖出來,必將改善遼東的本態勢。當然,蒙古人也如女真人一樣,是遼東都司防禦的重點,但除了邊牆,便無其它法子了麼?尤其是現在這種態勢,邊牆已然不能達到修築時的目的。

北面防禦努爾哈赤地邊牆已徹底失去作用。而防禦蒙古。也只存在於朝廷上地文書之中。而這一次。自己能將這朝廷屢屢沒有辦法地蒙古人。趁著這一次地戰事趨勢。徹底做一次改變麼?蘇翎地思緒。一直圍繞著這個問題打轉。

一路順暢地行軍。使黑甲騎兵很快便抵達渾河河岸。依舊在蒙古人地指點下。趁著夜幕前地微光。渡過渾河。並沿河西岸又行了十里。這才在一處茂林邊停下。

蘇翎命黑甲騎兵前哨在數名蒙古人地引導下。繼續向北。向西哨探十里。然後就在林邊紮營。

大約是此處邊境地帶。人跡稀少。這片方圓數里地森林獸類因此繁衍極多。就在黑甲騎兵紮營地時候。便不斷能看到受驚而在叢林間跳躍地鹿、以及兔子之類地小獸。此時明月已經自天邊懸空。篝火未燃卻也能依稀看清四周地勢。

此時黑甲騎兵營裡地武官。是依舊如顧南、郭傑中一樣跟隨蘇翎做夜不收時地兄弟。而現今各自管帶千人黑甲騎兵地金正翔、彭維曉、袁玉慶三人。大約是以往獵戶出⾝地緣故。看到這般情形。一時心庠。便在下達例行紮營命令之後。便請求蘇翎允許。要帶著各自地護衛。往林中獵取野味。自從做了武官開始。這些兄弟便再無往曰獨自一人時地自由。不僅軍伍中事務較多。且也還有作為武官地威信問題。自然不能任而為。這次。大約也是實在悶得久了。

蘇翎略微考慮片刻。只答應三人中可以去一人。另外命紮營之後。各隊可選派小隊去林中試試。但不可深入。金正翔、彭維曉、袁玉慶三人便不知尋了個什麼法子。最後金正翔得到了這個機會。回隊裡再次巡視一番。便挑選出十幾人。往林中行去。彭維曉與袁玉慶只好投去羨慕地目光。各自回隊。分派騎兵打獵。

蘇翎的黑甲騎兵紮營方式,與明軍截然不同,並不需設置大量地柵欄以及拒馬一類的防禦‮械器‬,自打設立之初,黑甲騎兵營便以⾼速運動作為本,不會帶上過多的輜重。每一隊黑甲騎兵都會有數匹戰馬馱負一定數量的給養以及馬料。是故只要有水草之地,便能解決全軍的人、馬吃食,並可持續十曰之久。如今已是三月底,這四周青草可満眼皆是。

在紮營時,每千人便有百人輪番戍守,而每小隊之中,也有一人按時辰執勤。所有的士卒都睡在自己戰馬⾝側,兵器就在手邊,一旦警訊傳來,便能迅速投入戰鬥。

這番訓練,已經持續很久,到目前為止,蘇翎對這一營騎兵非常満意,這也是為何蘇翎不願意將其打散的原因之一。就連顧南與郭傑中帶走的人馬,到現在蘇翎都有些遺憾,但也不得不如此。

黑甲騎兵營的戰馬,大多是以蒙古馬為主,雖然馬⾝不⾼,但卻適合長途跋涉,且餵養也很容易。如今到了蒙古人地地界,更是不會為此擔心。

黑甲騎兵營紮營之後,各隊便開始升起篝火,準備吃食。這一切都與往常一樣,按部就班,柴薪隨手可得,林邊便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且喝起來還略有甘甜之味兒。而等到有所收穫的狩獵者返回,更是飄起一股⾁香,即便只有沾著鹽吃,卻也算是美味了。

此時篝火飄忽,明月⾼懸,夜風輕緩,倒讓蘇翎略略升起一股別樣情緒,似乎這些正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都會是令人愉快的消息。

果然,派往瀋陽一帶的哨探終於快馬趕至。連續的奔跑。那戰馬都已渾⾝是汗。哨探們不惜馬力,也是最耗費馬匹的一部,好在趙毅成專門為其置備下不少銀子,以便緊急時,可隨即添置、更換。

那名哨探在最外圍的警戒騎兵小隊處停下,出示牌。便繼續奔進,這般連續越過三道,才抵達蘇翎地護衛們圍成地邊緣。蘇翎旋即下令讓其入內稟報。

哨探跳下馬,小跑著來到蘇翎面前,氣吁吁地說道:“稟報將軍,哨探回報,虎皮驛、奉集堡、瀋陽一帶,均未發現建奴大隊人馬,至撫順附近方有八旗遊騎出沒。”蘇翎問道:“瀋陽城內地八旗兵有何異動?”

“一如往常。”哨探回道。

蘇翎點頭說到:“好。你下去歇息吧。”

“是。”哨探隨即退去,一旁地黑甲騎兵立即給其拿來飲水、乾糧,這一路奔出近百里。可真該歇息一下才能再次上路。

得到哨探帶回的消息,蘇翎算是放下心來。努爾哈赤大約一門心思在處置家事,被郝老六與術虎一番‮騰折‬,可要花上不少時辰才能有點頭緒。蘇翎一直擔心努爾哈赤惱羞成怒,不計代價地回⾝反撲,那樣可是輪到蘇翎難於應付了。不過,既然能成一國之主,便不會讓衝動佔了上風,至少也要掂量一下形勢。才會動手。此時,蘇翎反倒希望努爾哈赤不要犯錯,要冷靜處事,蘇翎才會有時間來進行這一趟蒙古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