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峽谷藏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離開二千多建奴葬⾝之地,行不過五里,沿河的山路開始變窄。

蘇翎帶著黑甲騎兵營先行,餘彥澤帶著初戰大勝的振武營隨後逶迤跟進,在群山之中排出長長的隊伍。好在這裡還不算是最為險要之處,大車、火炮均可同行,只不過這行進的速度,卻是慢了一半以上。

一個時辰之後,蘇翎帶著祝浩等護衛騎兵越過先遣騎兵小隊,走在最前面。攻佔鴉鵠關自是在意料之中,‮出派‬去的人馬至今沒有回報,這隻能說明一切順利。不過,蘇翎心中未免有些急切,今曰振武營已經顯現久經訓練軍紀嚴明的軍容,那五百名振武營的士卒,又該如何表現?

轉過山腳,蘇翎一眼便瞧見一座石砌關隘突兀而出,這便是遼東邊牆重要關隘,鴉鵠關。

狹窄的山路便在兩山之間的最低處蜿蜒繞行,竟然找不到一處可以直行數百步的地方。而鴉鵠關,便是一道鐵索,從兩山相對的巖壁上,憑空矗立起⾼⾼的石牆,將山路截斷,厚重的關門若不打開,這騾馬、大車是無處可去。當然,素來在山中行走的人是不懼這道關口的,這也是為何一道遼東邊牆遠遠阻止不了兩邊人員往來之故。可是如今曰這般大軍通行,卻是非要途經此關不可。

蘇翎一邊馬不停蹄向鴉鵠關行進,一邊凝神觀望。行不過數步,已然看見關上、關下都是振武營的人。顯然,鴉鵠關再次易手,眼下算是再次迴歸到大明的疆域之內。

遠遠瞧見蘇翎帶隊來到關前空地,奉命帶隊攻打鴉鵠關的振武營武官,昔曰曾打開邊牆通道的胡立三,立即從關上走下,上前稟報:“稟告將軍,鴉鵠關尊令依時拿下。”蘇翎在馬上點點頭,左右掃視一眼,卻見關下門前絲毫沒有血跡,按理該遺下的箭矢、礌石一類的守關必備之物,也無全然不見蹤影,便問道:“是守兵降了麼?”胡立三抬頭笑著著說:“回將軍,鴉鵠關上只有七十個建奴,我帶隊列陣,還未動手,這關門便打開了。”這倒是省事,可蘇翎原定的實戰練兵未免落到空處。

這胡立三既是湯虎引到蘇翎所部來地。那祝浩又跟著湯虎待過一陣子。這兩人便也算識。當下。瞧著胡立三一臉地笑意。祝浩忍不住揷言道:“胡立三。別樂了。若不是關後又那五百兄弟。你這功豈能讓你這般輕鬆?”胡立三頓時臉上一紅。說道:“我可沒說這是我地功勞。祝兄弟可別亂說。”蘇翎回頭瞪了祝浩一眼。祝浩當即閉口不言。

蘇翎治軍嚴格。待屬下也算寬鬆。不過。這大戰之中。卻是不容這般放肆。但此時倒不是說這些地時候。待有空閒。這對祝浩地一番訓詞是免不了地。

當下。胡立三便簡要說清鴉鵠關開關易手地過程。

原來。這鴉鵠關上七十名後金士卒。奉令駐守關隘。當中卻只有二十名女真。另五十名都是漢人。

努爾哈赤麾下女真兵,實不過數萬而已,逐漸擴充的人馬,多數都是漢人、蒙古人,就連這女真一族,也分為數部,例如葉赫被滅之後,編入八旗的便有近萬人。如今努爾哈赤已將大部分兵力,都放在開原、鐵嶺一帶,赫圖阿拉老城,則全屬後金腹地,既無危險,這駐兵便也不多,精兵更是少之又少。

鴉鵠關雖屬重地,對努爾哈赤目前戰果輝煌的態勢下,卻不是防禦重心。前面被殲滅的後金一部兩千人,便算是全部駐守武力,這鴉鵠關上與其說駐守,倒不如說是報信之人。是故當關前胡立三帶著五百人列隊時,關上後金小頭目還打算閉關防禦,同時派人向赫圖阿拉報信,不過,一轉眼,卻見兩側山上人影晃動,瞧不出有多少人,而關後則也出現一群黑甲士兵,瞧那⾝上的鎧甲,甚至比八旗的甲兵還要厚實。

當關前關後這麼一瞧之後,守關頭目便拿不定主意了。在幾個更小的頭目小聲嘀咕之後,便開關投降,以苟全命。胡立三自此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鴉鵠關換上自己屬下的人。

蘇翎聽著胡立三說完,便問:“人呢?”

“都關在關內。”胡立三答道。

“帶過來。”

“是。”胡立三隨即向關內等著的幾人呼喚幾聲,一場串的守關降兵便被帶到蘇翎馬前。這些人全部被捆得結結實實的,好在胡立三攀巖越嶺一路而來,攜帶的繩索頗多,倒沒被這個小問題難住。

蘇翎瞧著跪在自己馬前的降兵,厲聲說道:“我是鎮江參將蘇翎。願意為我效力,當兵吃糧的,就上前一步。

”大明朝武官蓄養的家丁、親兵,大約都是這般被武官們收入私兵隊伍。家丁們吃糧當兵,餉銀可比一般兵丁豐厚,更別說隔三差五的賞賜。這在遼東都司衛所裡可不是三五年的事,但凡與軍伍沾邊的,都早已知曉。

不論這般降兵如何作想,蘇翎此話一出,便有三十六人跪著向前挪動一步。

“給他們‮開解‬。”蘇翎下令。

那邊胡立三一怔,隨即帶著幾人上前用刀割斷繩索。那三十六人活動著被捆僵直了的手臂,依舊跪著未敢起⾝。

“好,跟著我幹,只要勇於殺敵立功,賞銀、升官,一個都不會少。”蘇翎大聲吼道。

“是。”三十六個降兵參差不齊地答道。

“都起來,列隊。”蘇翎吩咐道,又轉對胡立三說。

“發給他們兵器。”

“是,”胡立三答應著,立即讓人抱出一堆刀、長槍。

蘇翎瞧了瞧這列隊的三十六人,厲聲說道:“都給我拿起兵器,把你們那辮子給我去了。”

“是。”這次,算是整齊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