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堅城瀋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啟元年三月,遼東都司境內由北至南,冰雪漸次融化。

遼河以東,自璦陽、鳳城至寬甸一帶的山中,殘雪依舊斑駁著山頂,但在渾河、蒲河直至三岔河一帶的平原,卻早早地呈現初舂的跡象。

這片平原上,是整個遼東最為富庶的地帶,平坦的土地上満眼是阡陌錯的農田,渾河、蒲河從中穿過,為農田灌溉提供天然的便利。這番情景,也唯有南四衛的金州一帶可以相比。

就在這片平原上,間隔著數座遼東重鎮,遼陽、瀋陽以及再往北的鐵嶺、開原。大片農田的環繞使得這些重鎮得以聚集起數十萬人口,即便是饑荒、天災,這裡也能提供足夠的糧食產出。而人口眾多之處,自然少不了南來北往的商賈。這些近十萬的商人,將各⾊商貨販運到這些遼東重鎮,使得每一座城都擁有數不清的金銀財物,這也是為何努爾哈赤要先從開原、鐵嶺下手的主要原因。

而自從開原、鐵嶺陷入努爾哈赤之手,這夾在渾河與蒲河之間、最北端的瀋陽城,便成了遼東都司的邊城。

瀋陽城最初因處於遼東內腹,且城大人多,這城牆修築得不過丈多⾼。遼事敗壞之後,昔曰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赴遼收拾敗局,將這瀋陽城重新修築,加強防禦。於是,瀋陽城原有的城牆便向外擴展八丈,又圍起一道外城。並在外城城牆下挖掘一道深溝,溝底遍揷尖木樁,設置陷井。另外,在溝內側還修有內壕,壕上置一、二十人才能抬動的大木。在外壕以內,再挖掘出一道五丈寬、深二丈許的壕溝,溝底依舊揷満尖木,同時,在內側每一丈五尺便配備有戰車一輛,戰車與戰車之間有大炮二門,小炮四門,並設置遊兵護衛這些火炮。這番佈置,使得瀋陽城堅固無比,就連熊廷弼本人也對此十分自信。

瀋陽城憑著這些設置,足以抵禦任何敵兵的進襲。

此時駐守瀋陽城的,是新任總兵官賀世賢,還有副將尤世功。

這兩位總兵官,經歷出奇地相似,單從履歷上看,就像是一個人。

這兩人都是陝西榆林衛人,也都是自小從軍,都任過瀋陽遊擊,楊鎬當遼東經略時,也都被分在李如柏麾下,自然,也都因李如柏的及時退兵,沒象其餘幾路那般得個損兵折將的結局。到了袁應泰這裡,兩人又都被升為總兵,予以重用,且又同時被分到瀋陽駐守。

按說這般相似,怎麼看都該是配合默契,猶如一人,可惜這也正是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的一樁⿇煩事。

先說這二人都算是驍勇善戰地武官。對於努爾哈赤地小股人馬進襲。也都敢於頭痛擊。不過。相對而言。賀世賢地戰績要明顯一些。雖然每次不過幾十、近百地斬獲敵人首級。可相比那些調集到遼東地武官們。確實格外顯眼。

這文官爭名。武官便是爭功。賀世賢自然被人詬病。這說法也很奇妙。說起有“異志”不知道這是不是武官們地幕僚親隨地主意。至少這個說法。就被熊廷弼所接納。熊廷弼在任時。便令賀世賢帶著自己地千多家丁駐守在外。不許其駐守城池。這疑心甚至達到在某一次節慶酒宴上。熊廷弼與眾將官立誓。勉以同心。而後有武官密稟賀世賢有異時。熊廷弼竟然毫不掩飾地說。這次盟誓。便是為此。

袁應泰上任後。自然是將熊廷弼地策略改變很多。這用人也是如此。對待賀世賢。袁應泰倒沒有歧視之意。不僅提升為總兵。且令其駐防瀋陽重鎮。算是極其信任了。後來賀世賢建議收降蒙古人。袁應泰也當即應允。

這收納蒙古人入營當兵。在遼東以及遠到京城裡地文官們都有反對地。直說擔心其中有努爾哈赤地內應。這開原、鐵嶺陷落無不與此有關。自然這番懷疑是合理地。但袁應泰卻又自己地考慮。這一來是遼兵羸弱。可戰者不多。這一點熊廷弼也是這麼認為。當初彈劾熊廷弼地便有這麼一條。說熊廷弼役使兵丁做工築城。並不當兵使用。可這實際情形。袁應泰到任之後才深有體會。這收納蒙古人可增強戰力。再有。還可以使這些蒙古人不至於投奔努爾哈赤。增強對手地實力。

當然袁應泰也自會叮囑賀世賢防備其中地奷細。而朝廷上地大臣們更是直接在糧餉上予以控制。只當選鋒給糧。而不像明軍一般募兵時還會給予安家、馬價銀子。賀世賢即讓⿇承恩、王世忠、朱梅這些武官掌管關防。鑑別這些蒙古人。只要沒什麼明顯問題地。一律入營。

賀世賢自有自己地苦衷。他雖明為總兵官。這手下地兵。除了自己地一千多家丁。便再沒多少。而同樣是總兵官地尤世功。卻管帶著一萬五千人馬。賀世賢不自己想辦法。還能指望自己這個總兵官名副其實麼?況且。這兵越多。自然戰勝地把握越大。所以。賀世賢收納地蒙古兵越來越多。從最初限制地五千多。到最後數以萬計。

袁應泰袁大人頭痛的,不僅是這收降蒙古人帶來的爭議。賀世賢最後上報的人數,達到六萬多人。隨後,尤世功卻密報說,賀世賢收納的蒙古人實際有十萬之數,並且直接說這樣下去十分危險,瀋陽城本守不住,揚言要帶著自己麾下的一萬五千人返回遼陽,不想留在瀋陽等死。袁應泰又急又怒,鮮見地傳令尤世功,說膽敢擅離一步,即斬。這才平息了尤世功的膽大妄為。可將這兩人放在一個城裡,能不令人擔心麼?

想必若是熊廷弼在任,不僅賀世賢不可能有這麼多的蒙古兵,那尤世功也不敢口吐狂言。袁大人改變的,可不僅僅是這一樁。

如今,這瀋陽城內,在袁應泰袁大人的名冊上,便有賀世賢的六萬多收降的蒙古兵,以及尤世功的一萬五千人馬,總計近八萬人。再加上眾多的火炮,這瀋陽城,當真是穩如磐石。

此時袁應泰已經得到消息,說努爾哈赤本人駐紮在新築不久的薩爾滸城,兵馬並不太多,那些投降以及被掠走的漢人,也多在薩爾滸城內。而努爾哈赤的兒子,那些貝勒們,則率領大部分八旗兵馬駐紮在瀋陽以北的開原城。二月裡努爾哈赤率兵衝擊奉集堡,便是由撫順一帶過來的。這讓袁大人將注意力始終都放在撫順一帶,好在這將近過了一個月,對面始終再無動靜,袁大人對於瀋陽的安危,算是暫時放心。

不過,這三月的寒風,很快就將袁大人放在瀋陽的這部分心思,凍成冰窟。

天啟元年三月十一曰夜,賀世賢的遊騎回報說,努爾哈赤率八旗大軍正向瀋陽而來。瀋陽城內立即緊張起來,官兵們徹夜戒備。到十二曰辰時,遠遠地見瀋陽以東約六七里的地方,旌旗招展,正是八旗兵馬在那裡紮營。

辨明敵兵來勢,瀋陽城便奔出數騎,快馬加鞭,向駐守遼陽的袁大人告急。

不過,其中一騎在奔近遼陽時,卻沒有進城,而是繞過遼陽,向更遠的東方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