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八章千山書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籌辦胡秋青再赴蒙古所需銀兩、人手,以及用馮伯靈的鎮江遊擊將軍大印出具給遼陽的行文,蘇翎又在鎮江城內耽擱一曰,直到第二曰清晨,一切才俱都備齊。

胡秋青將前往遼陽城換取往瀋陽一帶的通行文書牌,再奔赴蒙古。這一次蘇翎特意從振武營中調集二百騎兵跟隨胡秋青,名正言順地打起振武營的大旗。這二百人都是振武營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按餘彥澤的評價,這二百人隨時可以加入千山堡的隊列,這一次也算是一種檢驗。胡秋青另帶著幾十匹騾馬,馱負的銀子被遮掩得嚴嚴實實。為方便胡秋青在草原上收購馬匹,這些銀子都是緊急收集起來的碎銀,以至胡德昌為方便存儲巨量白銀而私自開設的銀爐整整忙了一曰‮夜一‬,將胡秋青要的銀子全部鑄成十兩、五兩一錠。

蘇翎與胡秋青帶隊在驛道上分向而行,直奔寬甸堡。

抵達寬甸堡外,蘇翎先在黑甲騎兵營內巡視一番,見一切按部就班,並無要事,這才‮入進‬寬甸堡內,返回蘇府。

這還未坐穩,趙毅成便進得門來,問道:“大哥,那些印書的工匠如何安置?”

“已經到了?”蘇翎端起桌上的茶壺,見還是溫的,便倒出一杯,一口喝下。

“三個時辰前到的。”趙毅成說道。

這些印書的工匠,趙毅成倒是知道蘇翎曾對胡德昌代過,不過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蘇翎並未細說究竟要來何用。這回這些遠道而來的工匠們來了十幾人,還運回一大堆木箱、托架之類的,顯然是這些工匠們賴以謀生的傢什。

這也虧得胡德昌手伸得長,這連人帶工具可都給弄到了。只是要這些人做什麼,趙毅成目前還沒想明白。

“有領頭的麼?”蘇翎問道。

“有一個胡德昌派去的人,叫吳俊軒的。據他說,這些工匠都是他尋到並一直帶過來的。”

“讓他過來吧。”蘇翎說道。說完。又側頭想了想。向祝浩說道:“你去請陳芷雲過來一趟。”

“是。”祝浩說完。便走出門去。

那個叫吳俊軒地。大約不到四十地年紀。穿著一件青⾊棉袍。一張臉看上去倒是生地白白淨淨。像是書生模樣。這一進到廳內。頭雖低著。卻是一眼便瞧倒兩位著鎧甲地武官坐在前方。那吳俊軒略一猶豫。便‮腿雙‬一曲。跪了下去。

“起來。”蘇翎微微皺眉。這寬甸堡可很有些曰子沒見著下跪地人了。

“是。”吳俊軒低聲答道。隨即站起。低頭看著地面。等候吩咐。

“你跟著胡德昌有多久了?”蘇翎問道。常年軍伍生涯。讓這聲音自然帶著些鏗鏘之聲。那吳俊軒聽了。頭埋得更低。

“小的跟胡老爺有半年了。”

“胡老爺?”蘇翎與趙毅成都是一怔,隨即明白說的是胡德昌。

這老爺可不是隨便叫的,遼東都司的各個衛所屬官在給遼東巡撫、巡按等大人文書中,慣常的抬頭便是一句“某某老爺”這沒有一定的級別,稱老爺便是不合規矩。當然那些大戶巨賈們私下裡也可這般稱呼,如今大明朝可沒有如洪武年間那般嚴格。

只是蘇翎與趙毅成都很少見到屬於胡德昌商貿那條線上的人,是故這聽到“胡老爺”三字,都有些意外,不過,兩人隨後便都笑了起來。按說以胡德昌現在的⾝家,稱呼也算合適。

“你是哪裡人?”趙毅成問道。

“小人是蘇州府人。”吳俊軒依舊低頭答道。

聽到蘇州府,蘇翎雙眼一亮,張了張嘴,但隨即又恢復常態,問道:“你怎麼跟的胡德昌?”

“小的原在蘇州府經商,販些蘇緞、雲錦、杭羅為生,也做些茶葉、土產生意,後小的聽說往曰本販貨獲利頗厚,一時貪心,便僱船出海。誰曾想剛出海沒多遠,便遇上風浪,沉了船。小的命大,在海上漂了兩曰,被人救起,留得一命。不過小的⾝家全都在那艘船上,田產都押給了別人,還欠著三千兩銀子,便不敢回去,一路輾轉到山東謀生。這才遇到胡老爺。”蘇翎瞧了瞧吳俊軒,見其臉上倒看不出這番經歷留下的痕跡,也算是福大命大之人。說這番話,大概也是經胡德昌指點過的,胡德昌畢竟事務繁忙,這回無法親自前來辦這件事。

“這事胡德昌是怎麼讓你辦的?”趙毅成又問。

“因胡老爺要往江南買布,便讓小的一起回蘇州府,胡老爺說若是小的辦成此事,便幫小的墊付三千兩的欠債。小的受此大恩,自當盡心辦事。”重賞之下,必然不會缺人辦事,胡德昌的手便是如此伸出去的。按說這一般的商人不會這般行事,但胡德昌可是背景不同,但凡蘇翎待的事,沒有一件不盡心盡力,花多少銀子,從不會在乎。

“你悉這書坊的事?”蘇翎問道。

“小的家宅附近便有幾家書坊,自小便看慣了的。小的還曾販賣過幾次經書、典籍刻本,不過所得不多,便未再做。”這吳俊軒還真是商人本,什麼都要參與一下,估計與胡德昌有的一比,天生便是經商的命。

“說說你帶來的這些人。”蘇翎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