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不懷好意強強聯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道士神神秘秘道:“我瞧著,皇上很是賞識你們家大人呢!嘖嘖嘖,有一個好爹比什麼都強,可惜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土匪,也沒一個唸書人出息。”他覷著⾝側的佟鶴軒,打趣道:“鶴軒兄,你和我們不一樣啊,雖然家世拿不出手,可自己的腦瓜兒靈,是念書的好手,我只看你這幾個月來,就明白下一科殿試狀元非你莫屬。嘿嘿,你可該謝謝我,在閔家的時候,我可沒少在你的岳父老泰山面前為你吉言。”佟鶴軒淡淡一笑,拱手道:“如此說來,我還真要謝大師兄!”小道士無所謂的擺擺手,眼睛偷偷往正房裡瞄,聽了半天,也不見師傅摔東西打碗的動靜,心漸漸放了下來。
只要不發飆就好。
莫非師傅對自己那句封他做“國師”的話動了心?
小道士胡思亂想著,芳菲卻趕緊叫大夥兒進東廂說話。不多時屋子就被燒的暖烘烘一團熱,大家一面說一面問,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芳菲大顯⾝手,做了一大鍋熱乎乎的湯麵。手擀麵,勁道又嚼勁兒;⾼湯用的是昨晚剩下的大骨湯,芳菲順便丟了三大骨頭,骨**切開,連骨髓都露了出來,在熱湯上面綻開白花兒。
一人一個荷包蛋,不多不少,白白嫰嫰。
切了一盤燻⾁放在熱鍋上蒸,等到蒸⾁開始往外滴油,小廚房裡都是白煙。
煙這東西最有靈,什麼香味順著它往外一飄,迅速就凝結在院子上空冰冷的氣息裡。
“丫頭,做什麼呢?”老道士揹著手,伸著腦袋往廚房裡探看。
芳菲手裡拿著大勺。扭頭笑道:“師傅,這是我做的手擀麵,還蒸了您老人家愛吃的燻⾁。”老道士直呑口水,不過想了想,還是酸溜溜道:“什麼我愛吃的,分明是那臭小子喜歡。前幾曰我就想吃手擀麵。你嫌費事,都沒做。”老小孩兒,老小孩兒,越老子越怪。
芳菲笑道:“您老可真是的!連這個醋也要吃。等會兒我單獨再給您炸個饅頭,抹上蜂藌,與您下酒用。”老道士聽了這話才心満意足,只是,他還是有幾句心裡話不忘去囑咐:“你是個女孩子,平曰多留個心眼兒。你大師兄那人…翻臉無情。六親不認。萬事要小心,不要一味信任。”芳菲品出幾分滋味,慎而又慎的衝老道士點點頭。
一時在正房擺了午飯,大夥兒西里呼嚕每人都捧著個大海碗吃的暢快。一盤子燻⾁哪裡夠,芳菲又連切了兩盤,才勉強填飽大夥兒的肚子。
午後的愜意時光,芳菲拉著佟鶴軒在西廂翻看家中帶來的各種禮物。大太太心思縝密,送來的都是最實用的好東西。沒有一件華而不實。給芳菲的棉衣是棗紅⾊的索江布面,佟鶴軒那件是海藍⾊。
這種布結實抗摩。洗的次數多也不會爛。內中的棉兒也用了最上乘的雪花棉,輕巧保暖。
和芳菲⾝上穿的這件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山中最缺少的就是這些東西,下山一次難,芳菲從十月到今天,再也沒見過山下的景⾊。大太太不僅僅帶來了二人急需的衣物,還有閔雲澤貼心送來的書籍。另外妥善包紮好的一個大紙包。裡面都是今年秋闈各地選取的好文章。京城許多書局為賺士子們的錢,又為博得彩頭好名聲,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各地蒐集齊這些文章,集合成冊,⾼價販賣出售。
佟鶴軒一拿到這集子便如獲至寶。頓時間愛不釋手。
芳菲莞爾一笑,拎著幾包乾果子悄悄出了西廂。
老道長中午喝了酒,吃了⾁,睡的正酣。屋中遍尋不著小童,芳菲便猜他是去了東廂,遂抬腳往這邊來。
才到門口,卻聽見兩人的悄聲低語,聲音很小,芳菲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師弟,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你要是不答應,師兄自己一人辦不成。”小童慘白著臉,直搖腦袋:“不行不行,這,這怎麼叫我答應呢?”小道士見他怕的要命,不由得冷笑:“我要是你,便一口答應下來。想想你父親這些年受的苦,原本他才是太子,才是天子繼承人,可當年就因為後宮亂政,讓你父親平白揹負了一個巫蠱作祟的惡名。”師兄的話叫小童陷入沉默。
他被送來鬚眉山並非沒有緣故。
父親雖然過繼給了宜昌侯,但這些年來始終活在皇家的監視之中。新君繼位後,對宜昌侯府的打庒更加嚴重。父親屢屢遭到黑手,深深到了來自宮廷的威脅。
無奈,只好將世子送出來避難,簽了賣⾝契給鬚眉先生做弟子。
當年的巫蠱案雖然早已成為過眼雲煙,但宜昌侯始終難以忘懷,數年間通過各種渠道,悄無聲息的派人打聽,零零碎碎得到些線索,粘合在一起,隱約猜到了幕後真兇是誰。
宜昌侯的⺟親曾是先帝的太子妃,可惜還沒進宮做皇后,就香消玉殞。先帝很快改立了聖懿皇太后為正,聖懿皇太后手段了得,將先帝的後宅打理的井井有條,世人都說她賢良,與先太子妃相比,不知強多少倍。
漸漸地,隨著先帝登基,聖懿皇太后掌管後宮大權,也就沒人再提那位故去的太子妃。
宜昌侯被封做太子那一年,恰好聖懿皇太后被查出三個月的⾝孕。
本來先帝並無立儲的打算,可北邊邊境遊牧民族作亂,先帝剛剛繼位,朝中有不穩趨勢。為求穩固民心,先帝便在那時立了儲君。
據說先帝還在猶豫要不要立儲君的時候,是聖懿皇太后著肚子說了句“公道話”才叫先帝下了決心。
誰知道,就在立儲不到三天的時間。後宮便出了巫蠱案,聖懿皇太后肚裡的孩子沒了,矛頭直指太子。
先帝然大怒,將廢太子貶為庶人,逐出京都,發配邊疆。其後又是聖懿皇太后求情。才將他過繼給宜昌侯,保住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