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積重難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法國現在的動盪局面,是法國人的錯嗎?
顯然不是。
其實,誰都知道,這是國美人弄出來的爛局。
為啥?
如果沒有國美在中東地區挑起的戰事,會有那麼多的難民湧入歐洲?
當然,換個角度來看,法國人也是活該。
為啥?
當年,在對利比亞發起軍事打擊,推翻利比亞政權的時候,法國最為積極,比國美都要積極。
利比亞戰亂,正是整個中東戰亂的開始。
有趣的是,引發利比亞戰亂之前,法國還最先跟利比亞改善關係,甚至一度打算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賣給利比亞,當時的法國總統還是第一個訪問利比亞的西方國家元首,更是第一個接受利比亞領導人到訪。
顯然,法國人自己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再往後發生的事情,也就不是什麼密秘了。
其實,從事後的角度來看,法國被國美人當成了槍使,替國美在中東地區出頭,最終惹得一⾝騷。
在源上,策劃這一切的依然是國美當局,或者說國美的利益集團。
為啥?
後冷戰時代,法國與德國一直在積極推進歐洲的一體化近程,而且分工明確,法國提供政治與戰略全安保障,德國充當歐洲的經濟發動機,兩國聯手控制整個歐洲陸大,通過歐盟來實現稱霸歐洲的目的。
問題是,一個強大的歐洲會對誰構成威脅?
要知道,威脅整個西方世界的蘇聯已經消失了,剩下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國本就不是歐盟的對手。
事實上,很多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還在立獨之後積極謀求成為歐盟成員國。
在那個時候,要是讓法德搞下去,歐盟不但會積極東擴,還很有可能跟俄羅斯形成某種合作關係。
為啥?
在經濟層面上,法德,特別是德國,與俄羅斯的往來非常密切。
即便到現在,德國也有接近一半的石油天然氣由俄羅斯提供。
設想,如果歐盟與俄羅斯和解,組成一個橫跨歐亞陸大的強大集團,那麼還有國美什麼事呢?
然後呢?
就是世貿大廈倒下,全球反恐戰爭打響。
經過十多年的醞釀與發酵,難民問題終於隨著也門戰亂、利比亞內戰、敘利亞戰亂與極端組織控制中東地區爆發。
首當其衝的,就是歐盟國家。
第一個倒下的不是法國,而是英國,準確說是英國人首先反應過來,做出了退出歐盟的決定。
其實,英國人就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歐洲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