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647章困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後,伊拉克的遜尼派與什葉派達成和解協議,把矛頭對準了北面的庫爾德人,並且出兵收復了被庫爾德人控制的基爾庫克與摩蘇爾,其間還多次跟庫爾德人爆發衝突,差點再次引發內戰。

再後來,就是巴格達的重建工作。

按照和解協議,巴格達分成了東西兩個城區,西部城區由遜尼派控制,而東部城區由什葉派控制。

其實,伊拉克的統一已經名存實亡。

經過內戰的洗禮,伊拉克的什葉派與遜尼派都獲得了⾼度的自治權,只是在外上依然保持統一口徑。

為此,巴格達的重建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為啥?

在沙特等國看來,重建巴格達就是一件面子工程,是向世界證明,遜尼派更適合來管理這個國家。

重建,最需要的是什麼?

沒錯,就是資金。

當時,沙特等阿盟國家聯合組建了“阿拉伯復興‮行銀‬”只是沙特就投入了1500億美元的資金,專門為伊拉克重建提供‮款貸‬。

此外,沙特的王室主權基金還在為參與重建的企業提供‮款貸‬擔保。

然後呢?

就是‮全安‬與穩定。

對於維持一座擁有600多萬人口的城市來說,6萬人絕對不算多,更何況這座城市幾乎就是一片廢墟。

對於穆罕默德搞的面子工程,王棟必須全力支持。

此外,在伊拉克內戰結束之後不久,穆罕默德王儲就成為了國王。

不是說薩勒曼國王駕崩了,而是把王位禪讓給了穆罕默德,讓這個年輕的王子提前幾年掌握了大權。

可以說,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得在巴格達做出點名堂來。

要不然,王棟也不可能在當地僱用5萬名臨時員工。

這些人,大部分負責‮全安‬工作,除了維持治安,還負責為參與重建工作的外國企業與人員提供‮全安‬服務。

不管怎麼說,巴格達並不是一座‮全安‬的城市,特別是在內戰才結束之後的那段時期。

等到第四次印巴戰爭爆發,人手短缺的問題變得格外突出。

為了支援巴基斯坦,王棟從伊拉克菗調了4000名精銳人員,並且在伊拉克僱用了更多的臨時員工。

只是,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

為啥?

在巴基斯坦,4000人本不算多。

雖然巴基斯坦軍隊的表現超乎尋常,沒有給王棟他們太多的機會,但是隨著印巴雙方進行停戰談判,問題就變得複雜了。

這裡面,包括雲龍攬下的爛攤子。

去阿姆利則維和!?

如果這事不是雲龍攬下來的,王棟肯定會撕掉合同,因為以“安固”公司的規模,本完成不了。

巴格達才600萬人,而阿姆利則有1000多萬人。

據後來做的統計,在第四次印巴戰爭結束的時候,阿姆利則的人口達到了驚人的1500萬!

這是個什麼概念?

此外,每天都有大量外地人湧入阿姆利則,特別印度西部地區的***。

即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阿姆利則的人口都會在幾年之後超過2000萬,甚至有可能達到2500萬。

真要如此,阿姆利則恐怕會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

與之相比,則是糟糕的基礎設施,以及胡亂的局面。

按照在巴格達的標準,“安固”公司至少需要在阿姆利則部署15萬人,才能有效的維持城市秩序。

有那麼多人嗎?

就算有,能夠養得起這麼多的員工嗎?

要知道,哪怕是臨時員工,年薪都在5萬美元以上,相當於每年需要支出上百億美元的薪酬。

去哪裡賺這麼多的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