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妥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要知道,數百萬人就等著救助呢。
更可笑的是,印度當局並沒有提出合理的,至少是行得通的辦法,當時甚至沒有提出替代辦法。
讓印度當局派人去阿姆利則恢復秩序?
顯然不可能。
為啥?
派幾個員官去,有用?
要恢復秩序,就必須派武裝力量過去,至少是察警部隊,而巴基斯坦顯然不可能讓印度的武裝力量前往阿姆利則。
在當地成立一個由印度府政授權的地方府政?
這跟自治委員會有啥區別?
如果是完全聽命於印度當局的地方府政,能夠活得長久,或者說能夠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與信任?
歸結底,就是阿姆利則的民眾不再相信印度當局。
只是,援助的事情肯定拖不得。
要知道,只是在過去的幾天裡,阿姆利則就已經發生了數百起慘案,成千上萬的平民等待救助。
這不是什麼密秘。
早在巴軍越過國境線之前,就有上百名世界各國的記者去了阿姆利則,而且一直在對外報道發生在這座城市裡面的事情。
正是這些報道,讓阿姆利則的人道主義災難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用那些記者的話來說,每一天,都有數百名、甚至上千名無辜的民眾死於疾病、飢餓與戰亂,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
當然,採購援助物資的工作一直在進行,運輸方面的工作也在加快安排。
只是,印度不肯鬆口,援助就談不上。
為啥?
按照聯合國憲章,只要承認印度是主權國家,那麼就必須尊重印度的主權,也就得尊重印度對阿姆利則的統治權。
這次,國美沒有拿所謂的人權說事。
到第92曰,國美提出了一個辦法,也就是由人私團體代替接受人道主義援助,並且負責向難民分發物資。
簡單的說,就是先把統治權丟到一邊。
當然,這個人私團體,必須得到印度的承認,至少是默認,同時必須能夠獲得巴基斯坦方面的准許。
還好,印度當局沒有反對,接受了國美的提議。
只要不涉及主權,那麼至少在面子上,能夠讓印度當局過得去。
更重要的是,國美給了印度當局大巨的庒力。
為啥?
一是人道主義災難確實已經發生,而一直拿人權說事的國美等西方國家,肯定無法做到視無睹。
再拖下去,國美都坐不住了。
二是聯合國劃撥的第一筆款項,即5億美元已經用掉,而第二筆款項得在運送工作開始之後才會劃撥。
啥意思?
國美的農場主還等著把倉庫裡的存糧賣出去呢。
那麼,找誰來承擔分發工作?
當然,這就得問巴基斯坦當局了。
很簡單,如果跟巴基斯坦當局的關係不夠鐵,本就去不了阿姆利則,靠什麼去負責分發人道主義物資呢。
當然,隊伍是現成的。
啥?
“安固”公司。
在該決議獲得通過之後,巴基斯坦軍方就找到了“安固”公司,委託“安固”公司前往阿姆利則維持秩序。
當然,正式的說法是負責人道主義救助行動。
報酬?
沒有。
這是人道主義救助行動,談什麼報酬?
當然,巴基斯坦軍方也做出了承諾,會在戰後給“安固”公司更多的合同,包括委託培訓山地部隊。
反正,就是少不了好處。
雲龍在答應下來之後,才聯繫了王棟,讓王棟馬上帶部隊去拉合爾。
其實,王棟就在拉合爾。
按照最初的安排,王棟他們應該在巴軍發動進攻之後,為巴軍提供支持,只是印軍本就沒有進行有組織的抵抗,因此王棟他們一直留在拉合爾,沒有上前線,也沒有執行其他作戰任務。
接到雲龍的電話,王棟也很是無語。
不過,他也沒多耽擱,立即把部隊組織了起來。
此時,運載著5萬噸糧食的貨輪已經從國美出發,預計半個月之後到達瓜達爾,而由華夏安排的車隊也將在半個月後到達瓜達爾。
阿姆利則的難民還能堅持半個月?
更何況,在貨輪到達之後,至少還需要5天時間,車隊才能把物資送到阿姆利則。
要知道,阿姆利則的人道主義災難比記者報道的還要嚴重。
那麼,該怎麼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