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戰略目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回到***堡,王棟就見到了雲龍,從他那裡獲得了最新的消息。
在拉合爾方向上,巴基斯坦陸軍採取的是以守代攻的防禦戰術,簡單的說就是把印度陸軍放進來打。
其實,在此之前,王棟就已經猜到了。
不是說巴基斯坦陸軍沒辦法守住邊境防線,更不是打不過印度陸軍,而是跟巴基斯坦的總體戰略目的有關。
什麼目的?
這場戰爭,會以什麼方式結束?
顯然,這是一個必須考慮清楚的問題。
其實,這也正是雲龍一直留在***堡的原因。
當然,巴基斯坦的領導人開始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而且在考慮清楚之後,朝著確定的目標前進,本⾝就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也從本上說明了一點,即巴基斯坦上下對這場戰爭信心十足。
要知道,在前幾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都是慌亂應對,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而且能夠實現的戰略目的。
說白了,在那幾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的最⾼目的就是不要亡國。
那麼,這場戰爭會以什麼方式結束?
徹底擊敗印度?
顯然,這簡直是痴人說夢。
雖然巴基斯坦是南亞第二大國家,還是全球第五大人口國,僅次於華夏、印度、國美與印度尼西亞,但是巴基斯坦的國土面積還不到印度的百分之三十,而人口總量甚至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一。
拿什麼去徹底擊敗印度?
還有,徹底擊敗了印度,對巴基斯坦有什麼好處?
要知道,現在的巴基斯坦,正在朝著工業化方向前進,而這場戰爭並不會給巴基斯坦帶來任何實質的好處。
真的把印度打敗了,那麼成千上萬,甚至是以千萬計的難民,就會湧入巴基斯坦,給巴基斯坦製造極為嚴重的負擔,甚至導致動亂,也就必然會對巴基斯坦的現代化與工業化產生衝擊。
顯然,這是巴基斯坦國家領導人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但不能徹底擊敗印度,甚至不能把印度打得太狠。
問題是,同樣不能讓印度佔到便宜,必須給印度一個深刻的教訓。
為什麼?
爭取到幾十年的和平。
其實,早在幾年前,也就是伊拉克內戰期間,巴基斯坦當局就對可能爆發的戰爭做出了預判。
當時,巴基斯坦⾼層就提到,如果戰爭不可避免,就得好好打一仗,為國家建設爭取到數十年的和平時間。
顯然,這也是華夏的經驗。
為啥?
當年,在邊境衝突之後,印度老實了幾十年。
對巴基斯坦來說,現在最需要的其實就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好把有限的國力集中用來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