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空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印軍開始為戰爭做準備的時候,巴基斯坦肯定收到了消息,也就會響應的提⾼部隊的戰備水平。
不管怎麼說,印軍沒能按照計劃發動地面進攻。
在偷襲了巴基斯坦之後,印軍不得不重新跟巴基斯坦空軍爭奪制空權,為地面進攻做準備。
有那麼容易?
當天上午,雙方圍繞著拉合爾,進行了戰之後的第一場有組織的大規模空戰。
巴基斯坦空軍分三批出動了近40架jf-20,戰印度空軍的24架su-30mki,以及數量不明的f-35ai。
第一輪手,12架jf-20對陣24架su-30mki。
雖然印軍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但是戰鬥結果卻是一面倒,12架jf-20取得了幾乎庒倒的勝利。
2比11的換比!
雙方都出動了預警機,巴基斯坦是zdk-05,印度是“費爾康”雖然後者是大型預警機,但是在探測距離,以及指揮能力上,反到不如噸位小得多的中型預警機。
同時指揮24架su-30mki,對“費爾康”來說確實有點吃力。
為此,印軍採取了典型的空戰戰術,即雙機編隊,只由長機接受指揮,而僚機協同戰機作戰。
這樣一來,印軍的兵力優勢就不存在了。
為什麼?
su-30mki的數字化程度並不是很⾼,雖然長機飛行員能夠通過編隊通信系統,給僚機飛行員下達命令,但是無法直接向僚機發送空情信息,也就無法引導僚機發起攻擊,得由僚機自行搜索目標。
如果需要戰鬥機自行搜索目標,還需要預警機幹嘛?
再說了,su-30mki的無源相控陣雷達的能並不好,就算探測距離不算近,跟蹤與鎖定距離都太短了。
事實上,在面對jf-20的時候,su-30mki的雷達連遠距離探測都做不到。
為什麼?
jf-20使用了隱⾝塗料,而且是跟j-20相同的塗料,其rcs值不到1平方米,遠低於三代機的正常值。
這個rcs值,足夠讓su-30mki的探測距離縮短到200千米以內。
其實,正是為了保守這個密秘,巴基斯坦空軍的jf-20全都部署在西部的空軍基地,之前很少在東部地區活動。
此外,有部分jf-20沒有噴塗隱⾝塗料。
結果就是,印度空軍錯誤的估計了jf-20的rcs值,並不清楚這種戰鬥機的隱⾝能到底有多好。
巴基斯坦空軍只投入了12架jf-20,也跟zdk-05的指揮能力有關。
其實,當時還有4架jf-20在空中,只是沒有參加戰鬥,而是在zdk-05附近,擔任掩護任務。
如此一來,zdk-05也就只能指揮12架jf-20作戰。
此外,zdk-05對su-30mki的探測距離,⾼達600千米。
也就是說,在su-30mki入進戰場之前,zdk-05就發現了,而且立即把相關信息發給了jf-20機群。
相反,在印度空軍這邊,“費爾康”並沒有及時發現jf-20機群。
要知道,“費爾康”對rcs值不到1平方米的空中目標,探測距離最多也就只有400千米。
200千米的差距,足夠決定一場空戰的勝負了。
很簡單,在“費爾康”發現jf-20的時候,巴基斯坦戰鬥機已經佔據有利位置,印軍戰鬥機十分被動。
撤退?
顯然不可能,來找事的是印度戰鬥機。
更何況,對方的數量少得多。
當時,巴基斯坦戰鬥機也採用的雙機編隊,而且是密集編隊,所以“費爾康”最初認定只有6架戰鬥機。
有趣的是,“費爾康”甚至沒有判斷出那是jf-20。
據較小的rcs值,“費爾康”認定那是6架第三批次的jf-17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