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坦克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道光芒出現之後,王棟立即拿起了望遠鏡。
緊接著,第二道光芒劃破了夜空。
不是火箭炮,也不是⾼炮,是防空導彈!
從光芒的運動軌跡與速度看,是某種垂直髮的近程防空導彈。
俄羅斯的“道爾”m1?
沒錯,肯定是俄羅斯的“道爾”m1。
王棟早就收到消息,伊朗很有可能向叛軍提供了這種近程防空系統,而且部署在庫特附近的某個地方。
“道爾”m1是標準的野戰防空系統,採用履帶底盤,能跟隨裝甲部隊行動。
在戰術使用上,“道爾”m1也主要為裝甲部隊提供野戰防空,避免遭到攻擊機與武裝直升機打擊。
幾秒鐘後,兩道光芒消失。
又過了大約十秒鐘的樣子,夜空中出現了一團火球,那是防空導彈命中了正在庫特上空投彈的戰鬥機。
沙特的戰鬥機?
應該是。
受到作戰半徑限制,部署在納西里耶與巴士拉的jf-17全被派往迪瓦尼耶,來這邊的是沙特的f-15sa。
因為缺乏精確制導炸彈,又要達到足夠的命中率,所以f-15sa的投彈⾼度肯定在5000米以下。
遭到防空導彈攻擊,其他沙特戰鬥機立即丟下了炸彈。
倉促投彈,命中率肯定不會⾼到哪裡去。
王棟把一名行動人員叫了過來,讓他帶著一個小隊去找到那架墜落的f-15sa,準確說是跳傘的沙特飛行員。
雖然在夜間,無法看到跳傘的飛行員,但是王棟相信,飛行員肯定會跳傘。
這時,前方發來消息,叛軍的地面部隊已經到達。
衝在最前面的,正是“佐勒菲爾卡”4型主戰坦克,而且多達數十輛,看上去至少有兩個營。
與之對陣的是30輛“薩勒曼”即vt-4型主戰坦克。
因為提前趕到,還處在防守的有利位置上,所以30輛“薩勒曼”均佔據了非常有利的開火陣地。
距離縮短到4000米的時候,“薩勒曼”率先開火。
4000米,也是“薩勒曼”的紅外成像夜視瞄準設備的極限探測距離,可以看成是最大戰距離。
相對而言,坦克炮的威力反到不是問題。
使用第四代長杆鎢合金穿甲彈,“薩勒曼”的坦克炮能在2000米的距離上,打穿80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
在4000米的戰距離上,穿甲深度不會低於700毫米。
顯然,就算“佐勒菲爾卡”4的正面防護強度達到了700毫米,也擋不住“薩勒曼”出的穿甲彈。
靜對動擊,“薩勒曼”在2000米程上的命中率超過了百分之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