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玄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為既是全球頭號石油消費國,還是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加上眾多產油國以美元為結算貨幣,所以國美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力遠在其他國家之上,甚至超過了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就是歐佩克。
之前幾年,特別是在烏克蘭內戰爆發之後,為了打庒俄羅斯,國美一直在庒低油價。
按照世界行銀等國際機構估計,油價每降低十美元,俄羅斯每年的能源出口收入就要減少60億美元。
要知道,這可是純收入。
如果把就業、稅收、消費等算上,俄羅斯的實際損失至少還要增加一倍。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油價在低位維持了十多年,俄羅斯經濟大幅度縮水,幾年前就變得可以忽略不計!
俄羅斯的人口大約是國美的三分之一,而gdp還不到國美的百分之五。
當然,國際油價走⾼,國美依然能夠從中獲益。
別的不說,只是頁岩油產業就能為國美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每年為國美聯邦府政增加數百億美元稅收。
因為完全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所以油價上漲所帶來的負擔,在國美國內就能消化,對國美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並不嚴重。
簡單的說,油價上漲會加劇通貨膨脹,而由頁岩油產業帶來的內需市場恰好起到了對沖作用。
因為國際油價上漲而遭受損失的,肯定是以華夏為首的石油進口國。
去年,華夏進口石油超過七億噸,佔到全球石油總出口量的百分之四十,進口石油的總支出⾼達2500億美元!
那還是年均油價低於每桶50美元。
當油價上漲到120美元,進口7億噸石油就要支出6000億美元。
增加的3500億美元,就是純損失。
要知道,華夏去年的外匯純收入大約2000億美元,如果多花3500億進口石油,全年外匯結算就要純支出1500億美元。
這就意味著,華夏的經濟增長率至少會下降四個百分點。
事實上,在伊拉克內戰爆發後,世界行銀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下調了對華夏經濟增長率的預期。
在最近的一次評估中,世界行銀預測華夏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低於百分之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稍微樂觀一些,不過也只有百分之三點五。
也就是說,兩個最主要的國際金融機構都看衰華夏的經濟。
怎麼回事?
在過去幾十年裡,特別在本世紀,華夏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四十多年來始終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就算收到油價上漲的影響,也不可能一下跌到底吧。
更何況,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國際油價達到了每桶140美元的天價,華夏的經濟依然是蒸蒸曰上。
事出有異,必有妖孽。
想到這,王棟朝雲龍看了過去。
“想明白了?”雲龍已經菗完一香菸,不過沒有摁滅菸頭,而是接上了一。
“伊拉克內戰爆發之後,國美一反常態的置⾝事外,我們就覺得不對勁。接下來兩個多月發生的事情,已經證明了我們的猜測。”王棟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很明顯,國美正在進行戰略調整,不再緊盯俄羅斯,而是把矛頭對準了華夏,準備拿華夏開刀。
其實,早在兩年前就出現了這方面的徵兆。
可惜的是,國美當時是單槍匹馬,現在才找對方向,因為期望國際油價觸底反彈的還有俄羅斯。
拿油價做文章,確實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