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空中打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五分鐘之後,當沙特皇家空軍的“翼龍”2型無人機趕到的時候,叛軍的炮兵已經不見了蹤影。
與王棟推測的一樣,那些m270在開火之後就離開了發陣地。
汪昊天沒放棄,繼續讓“翼龍”2在⾼空盤旋,用配備廣角鏡頭的紅外成像攝像機搜尋可疑目標。
只是十五分鐘,那些m270的速度再快也跑不了多遠。
在內戰爆發前,伊拉克國防軍只有一個炮兵營獲得了國美提供的m270火箭炮,總共不會超過20門。
這個炮兵營就隸屬於“聖地雄師”旅。
在解放摩蘇爾,以及後來追繳恐怖份子的戰鬥中,這些m270發揮了關鍵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戰爭之神。
只是在摩蘇爾,就有上千名恐怖份子被m270出的“鋼雨”炸得粉⾝碎骨。
打到最後,極端組織放棄摩蘇爾,也是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夠在m270的恐怖火力中倖存下來。
難能可貴的是,沒有一輛m270在戰鬥中損毀。
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就算使用普通火箭彈,m270的程也能達到30公里,本不用冒險前出。
因為m270的威力實在是太大,加是極端組織已被擊潰,所以在提供一個營之後,美軍就沒再援助伊拉克國防軍。
對付已成驚弓之鳥的恐怖份子,20門m270是綽綽有餘。
正是如此,這20門m270被伊拉克國防軍當成寶貝。
之前,在攻打塞馬沃的戰鬥中,叛軍都沒有動用m270,主要是“聖地雄師”旅沒有參與塞馬沃的戰鬥。
很快,“翼龍”2就在距離叛軍炮兵陣地大約五公里的地方發現了幾個可疑目標。
從紅外成像攝像機拍攝的畫面來看,應該是幾輛發車,因為發動機還沒冷卻,所以紅外輻信號特別明顯。
叛軍做了裝備,比如提前構築了掩體,只是不夠充分。
在空曠的荒漠裡面,要把龐大的火箭炮發車蔵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才過去十多分鐘。
汪昊天沒有耽擱,立即通過戰術數據鏈,把“翼龍”2拍攝的圖像發了出去。
為了保證足夠的滯空時間,這架“翼龍”2是満油起飛,沒有攜帶對地打擊彈藥,只能執行偵查任務。
當然,這不是問題。
南面一百多公里外,兩架沙特皇家空軍的f-15sa戰鬥機嚴陣以待,就等偵察機提供目標信息。
兩架戰鬥機,總共攜帶了24枚500磅級gbu-30型制導炸彈。
因為採用衛星制導,所以這些炸彈都是自動尋的,飛行員要做的,只是在投彈之前輸入目標的座標。
雖然誤差在10米以上,精度比不是光制導炸彈,但是用來對付火箭炮發車,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500磅級的mk-81⾼爆彈對輕型裝甲目標的毀傷半徑⾼達50米。
m270的發車不是坦克,防護能力連步兵戰車都比不上,跟普通的裝甲車相當,典型的輕型裝甲目標。
五分鐘後,兩架f-15sa各自投下了6枚gbu-30。
轟炸結果極為理想,12枚炸彈覆蓋了可疑目標所在區域,而且在轟炸結束後,那幾個可疑目標全消失了。